專利名稱:消水防潮地面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房屋地面裝飾用品,尤其與地面防潮有關。
現時房屋的地面最常見的為現澆的水泥混凝土,或是混凝土中以石粒為骨料而磨成水磨石地面,也有鋪設瓷磚或大理石的,這種地面或地面裝飾品都有一個缺陷,即不能吸水,以致搞衛生時用水擦洗地面后水分久久不能消去,下雨天,鞋子上所帶的泥水將地面弄得泥濘不雅,而且,在春季的南風天時地面也非常潮濕,既不衛生,也不利于存放物品。在80年代中期以前,雖有用粘土燒制的紅地磚,它有防潮作用,但由于其硬度差、容易磨損而逐漸不為人們所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公開一種消水防潮地面磚,這種地面磚能快速地將磚體表面的水分吸干而保持磚面干爽,同時磚體的硬度不受所吸水分的影響,磚體所吸的水分能很快地向下注入地下或向上揮發于空氣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在水泥混凝土磚體中有分散的植物炭末。水泥混凝土主要包含水泥和骨料。水泥為粘結劑,植物炭末為吸水劑。所述的水泥包括普通水泥、白水泥或其它顏色的水泥,可以是只用一種水泥,也可以是兩種或數種水泥配合使用;所述的骨料主要由砂、石粒、石粉、燒制的粘土磚碎塊來充當,可以只用其中一種骨料,也可兩種或數種骨料混合使用。
為便于磚體內水分向下注入地下,同時阻止地下的水分浸濕磚體,磚體下面可有支撐磚體的柱腳。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1、所用的植物炭性質穩定,有很好的吸水性,其吸水后不影響自身的性能和硬度,且能很快地將水分散發,混凝土磚體有分散的植物炭末,磚體有很好的吸水性,從而能保持磚面干爽;2、磚體吸入水分后也不影響磚體的硬度,磚體所吸的水分能較快地向下注入地下或向上揮發于空氣中;3、植物炭可用植物廢料如木屑、竹屑、甘蔗渣、秸稈、谷殼、果殼、稻草等經炭化處理而得,充分利用了植物廢料,變廢為寶;4、可部分替代大理石地面磚、瓷磚,節約自然資源。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圖圖2柱腳為立柱狀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3柱腳為長條狀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1-磚體,2-植物炭末,3-柱腳如
圖1所示,磚體1內含有分散的植物炭末2;為便于磚體內水分向下注入地下,同時阻止地下的水分浸濕磚體,磚體下可有支撐磚體的柱腳3,柱腳可為立柱狀(如圖2),也可為長條狀(如圖3)。
權利要求1.消水防潮地面磚,其特征是在水泥混凝土磚體中有分散的植物炭末。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消水防潮地面磚,其特征是磚體下面有支撐磚體的柱腳。
專利摘要消水防潮地面磚,其特征是在水泥混凝土磚體中有分散的植物炭末,這種地面磚能快速地將磚體表面的水分吸干而保持磚面干爽,同時磚體硬度不受所吸水分的影響,磚體所吸的水分能很快地向下注入地下或向上揮發于空氣中。
文檔編號E04F15/02GK2437783SQ0023553
公開日2001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5日
發明者王金明 申請人:王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