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物外墻體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現行墻體保溫技術都不完善,如外粘苯板等一些保溫技術壽命短(達到25年即可),外粘苯板還存在防火不好、在高層建筑中抗負風壓不好,因而不安全、不滿足裝飾釉面磚的要求的缺點;其它保溫技術雖然滿足鑲貼釉面磚的要求,但都存在保溫差、價格高、難以滿足高節能對墻體低傳熱系數的要求。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建筑節能,因為始終沒有一個很完美的墻體保溫技術,是導致建筑節能工作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世界能源緊張,現行的墻體保溫技術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也不得不進入到標準圖中被采用,這就使得設計者和投資方在選擇節能墻體時很困難,不利于開展建筑節能。本人已經提出過一種新的技術方案將保溫層與墻體連接,并申報了專利,專利申請號為200410002698.7、公開號為CN1526894A
公開日為2004年9月8日、發明名稱為“有支撐、有鋼筋水泥外保護層的抗震保溫復合墻體”,這種復合墻體仍然用傳統的保溫材料如發泡型聚苯板,也可用擠塑型聚苯板及聚氨酯、礦物棉等保溫材料,具有防火好、防水好、抗撞擊、抗穿孔、抗震好,滿足水密性、凍融循環、健康的優勢,滿足各種裝飾的需求。但通過工程實踐,發現還存在以下缺點1、金屬網設置在豎向鋼筋與保溫層之間,即在豎向鋼筋的內側,這種結構使施工不方便,影響施工進度;2、支撐的安裝固定方式單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金屬網設置在豎向鋼筋的內側,使施工不方便,影響施工進度,支撐的安裝固定方式單一的問題。提供一種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本發明具有施工方便、施工進度快、施工難度低、減少施工成本的特點。本發明包含基層墻體1、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保溫層3、金屬網4、豎向鋼筋5、外保護層7,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的內端固定在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的上部或固定在基層墻體1內,基層墻體1及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的外側設有保溫層3,保溫層3的外側設有豎向鋼筋5,豎向鋼筋5的外側設有金屬網4,豎向鋼筋5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固定在對應的上下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的外端上,在保溫層3的外側至豎向鋼筋5和金屬網4的外側之間設有外保護層7。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將金屬網設置在豎向鋼筋的外側,以及將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的內端固定在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上或砌筑在基層墻體1內,施工方便,降低了施工成本。
圖1是本發明的墻體外立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2的B-B剖視圖,圖4是具體實施方式
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
一(參見圖1~圖3)本實施方式由基層墻體1、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保溫層3、金屬網4、豎向鋼筋5、外保護層7組成;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的內端固定在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上部或固定在基層墻體1內,基層墻體1及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的外側設有保溫層3,保溫層3的外側設有豎向鋼筋5,豎向鋼筋5的外側設有金屬網4,豎向鋼筋5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固定在對應的上下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外端的預埋鐵件上,在保溫層3的外側至豎向鋼筋5和金屬網4的外側之間設有外保護層7。本實施方式的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可以是現場澆注的也可以是預制的。所述的保溫層3為發泡型聚苯板、擠塑型聚苯板、聚氨酯或礦物棉。
具體實施方式
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在于,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由型鋼代替。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參見圖2)本實施方式保溫層3的外表面上涂刷有建筑膠配置的界面劑9,通過采用與保溫層3具有相容、粘接作用的建筑膠配置的界面劑涂刷在保溫層3上,使外部水泥砂漿抹灰的外保護層7與保溫層3粘結為一個整體,防止外保護層7空鼓,外保護層7由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構成。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四(參見圖1)本實施方式在建筑物的窗臺下增加了鋼制小桁架13,鋼制小桁架13與窗臺下的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及窗臺外側的豎向鋼筋5固定連接。金屬網4綁扎在豎向鋼筋5和鋼制小桁架13的外側,這可有效地加強窗臺下外保護層7的強度和剛度,增加耐久性和安全性。
具體實施方式
五(參見圖2、圖3)本實施方式對穿過保溫層3的混凝土或型鋼懸挑梁支撐件2周邊和端頭密封有保溫材料11,并在混凝土或型鋼懸挑梁支撐件2的外端頭保溫材料11的外側設有聚合物膠漿夾耐堿玻璃網格布8加強,并與相鄰水泥砂漿抹灰搭接。這可減小熱橋的影響,防止室內結露;防止混凝土或型鋼懸挑梁支撐件2的外端頭抹灰開裂。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六(參見圖1、圖2)本實施方式豎向鋼筋5與基層墻體1之間設有水平連結桿件6,水平連結桿件6的一端固定在基層墻體1內,水平連結桿件6的另一端與豎向鋼筋5固定連接。增加的水平連結桿件6是為了防止若干年后界面劑9失效,外保護層7成為幕墻時,由于變形過大發生開裂。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七(參見圖4)本實施方式豎向鋼筋5由橫向鋼筋10代替,橫向鋼筋10與左右的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固定連接,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它包含基層墻體(1)、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保溫層(3)、金屬網(4)、豎向鋼筋(5)、外保護層(7),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的內端固定在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的上部或固定在基層墻體(1)內,基層墻體(1)及建筑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構件(12)的外側設有保溫層(3),保溫層(3)的外側設有豎向鋼筋(5),豎向鋼筋(5)的外側設有金屬網(4),豎向鋼筋(5)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固定在對應的上下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的外端上,在保溫層(3)的外側至豎向鋼筋(5)和金屬網(4)的外側之間設有外保護層(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層(3)為發泡型聚苯板、擠塑型聚苯板、聚氨酯或礦物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由型鋼代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外保護層(7)由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的窗臺下增加了鋼制小桁架(13),鋼制小桁架(13)與窗臺下的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及窗臺外側的豎向鋼筋(5)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對穿過保溫層(3)的混凝土或型鋼懸挑梁支撐件(2)的周邊和端頭密封有保溫材料(11),并在混凝土或型鋼懸挑梁支撐件(2)的外端頭保溫材料(11)外側設有聚合物膠漿夾耐堿玻璃網格布(8),并與相鄰水泥砂漿抹灰搭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保溫層(3)的外表面上涂有建筑膠配置的界面劑(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豎向鋼筋(5)與基層墻體(1)之間設有水平連結桿件(6),水平連結桿件(6)的一端固定在基層墻體(1)內,水平連結桿件(6)的另一端與豎向鋼筋(5)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豎向鋼筋(5)由橫向鋼筋(10)代替,橫向鋼筋(10)與左右的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固定連接。
全文摘要
有支撐的捆綁式保溫復合墻體,它涉及一種建筑物外保溫墻體構造的改進。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金屬網設置在豎向鋼筋的內側,支撐件的安裝固定方式單一,增加了施工難度和成本的問題。本發明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的內端固定在混凝土構件12的上部或基層墻體1內,豎向鋼筋5的外側設有金屬網4,豎向鋼筋5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固定在對應的上下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外端的預埋鐵件上,在保溫層3的外側至豎向鋼筋5和金屬網4的外側之間設有外保護層7。本發明將金屬網設置在豎向鋼筋的外側,由于施工方便,提高了施工進度;混凝土懸挑梁支撐件2的內端被固定在混凝土構件12的上部或基層墻體1內,位置容易確定,施工難度低、工程質量好,降低了施工成本。
文檔編號E04C5/01GK1920201SQ200510010010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23日
發明者吳淑環 申請人:吳淑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