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槽平面陶瓷掛瓦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磚瓦,特別是關于一種雙槽平面陶瓷掛瓦。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裝飾的需要,各種裝飾瓦品種層出不窮、種類繁多,但大多數結構單一、功能不全,不能滿足工程建筑的需求。對于建筑物需要1、美觀建筑物頂檐的裝飾平整;2、耐用建筑物頂檐經雨水侵蝕和冰凍不出現裝飾瓦脫落和凍裂的情況;3、方便建筑物頂檐為防止經雨水的沖刷造成磚瓦的脫落的現象,須用水泥將裝飾磚瓦固定,而且是用一種簡捷的方法將陶瓷瓦固定。因此發明一種既美觀又方便耐用的建筑裝飾瓦顯得尤為重要。在已公開的專利號為03262463.8的專利中提出了一種新型裝飾磚瓦,在磚瓦上有掛鉤,掛鉤與磚瓦表面有夾角;采用有掛鉤的磚瓦解決了須用水泥將裝飾磚瓦固定的問題,但左右瓦之間的連接有縫隙,須用水泥加固,這樣既不美觀又不方便,費工費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美觀又方便耐用,省工省料,使用方便的雙槽平面陶瓷掛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設計一種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在磚瓦上有掛鉤,其特征是在掛鉤端的對應端面有斜面,掛鉤兩側端有導流槽,導流槽從掛鉤端面到對應端面貫通,導流槽有斜面,導流槽一個在瓦的上表面,另一個在瓦的下表面呈對稱分布。
所述的上導流槽的防水凸棱低于瓦的上表面,上導流槽的下表面高于瓦的下表面,下導流槽的上表面與瓦的上表面齊平。
所述的導流槽上間隔有流水溝和防水凸棱。
所述的流水溝在2-4個之間,防水凸棱2-4個之間。
所述磚瓦周邊上連接的掛鉤與磚瓦是一體結構,磚瓦的長為200mm-500mm,磚瓦的寬為150mm-400mm,磚瓦厚度為6mm-20mm。
所述的掛鉤與磚瓦表面的夾角選擇在90°-115°。
所述的導流槽長同磚瓦同長,寬為20mm-50mm,導流槽上的流水溝2寬為2mm-15mm,防水凸棱3寬為2mm-10mm。
所述的掛鉤的對應端面是直面。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這種裝飾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在保持原有釉面裝飾瓦功能的前提下,采用磚瓦一體的掛鉤結構,并在掛鉤兩側端設有導流槽,導流槽從掛鉤端面到對應端面貫通,兩側端的導流槽一個在上面,另一個在下面對稱分布。使用時相鄰陶瓷掛瓦之間導流槽相互嚙合,不用水泥粘接,減少頂部重量,節省材料,降低成本。并且裝飾磚瓦掛鉤對邊成斜邊,導流槽從掛鉤端面到對應端面慣通有利于排水,防風。美觀大方,掛鉤呈梯形便于加工,省工省料。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實施例磚瓦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磚瓦仰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磚瓦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兩個磚瓦對接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側視圖。
圖中1、掛鉤;2、流水溝;3、防水凸棱;4、磚瓦背面;5、頂面;6、掛鉤對應面;7、斜面;8、鉤邊;9、下棱邊;10、接縫;11、下導流槽;12、上導流槽;A、左磚瓦;B、右磚瓦。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圖1是實施例結構示意圖的磚瓦俯視圖,雙槽平面陶瓷掛瓦采用磚瓦一體的掛鉤結構,在磚瓦的頂面5中間上有防水凸棱3,在掛鉤對應面6上有斜面7,這樣便于流水。掛鉤1兩側端有導流槽,導流槽從掛鉤1端面到對應端面貫通,所述的上導流槽12的防水凸棱3低于瓦的上表面,上導流槽12的下表面高于瓦的下表面,下導流槽11的上表面與瓦的上表面齊平。掛鉤1上有鉤邊8。兩側端的導流槽一個在瓦的上表面,另一個在瓦的下表面呈對稱分布。磚瓦上表面有釉層。
如圖2所示,是實施例結構示意圖的磚瓦仰視圖,在磚瓦背面4與掛鉤對應面6上有向內的斜面7,磚瓦背面4上有下導流槽11,下導流槽11是由兩條流水溝2和兩條防水凸棱3組成,在上導流槽12的底面磚瓦背面4上有下棱邊9。所述磚瓦上連接的掛鉤1與磚瓦是一體結構,磚瓦的長為260mm,磚瓦的寬為210mm,磚瓦厚度為8mm。
如圖3所示,是實施例結構示意圖的磚瓦主視圖,在掛鉤1兩側端設有一個上導流槽12和一個下導流槽11,兩側端的上導流槽12在瓦上表面,另一個下導流槽11在瓦下表面呈對稱分布,導流槽由流水溝2和防水凸棱3間隔構成,它可以是一條流水溝2和防水凸棱3組成,也可以是3條流水溝2和防水凸棱3間隔構成,本實施例是兩條流水溝2和兩條防水凸棱3組成,但不僅限于此。
導流槽長同磚瓦同長,寬為30mm,導流槽上的流水溝2寬為10mm,防水凸棱3寬為8mm。
如圖4所示,是兩個磚瓦對接示意圖,使用時相鄰磚瓦即左磚瓦A與右磚瓦B之間導流槽相互嚙合,在右磚瓦B上導流槽12與左磚瓦A下導流槽11之間的接縫10處可以使水從此流出。
如圖5所示,是實施例側視圖。掛鉤1與磚瓦表面的夾角選擇在90°。磚瓦上端邊的掛鉤1與磚瓦是一次燒結成型的。
實施例2其結構及原理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磚瓦的長為200mm,磚瓦的寬為150mm,磚瓦厚度為6mm。
導流槽長同磚瓦長,寬為20mm,導流槽上的流水溝2寬為2mm,防水凸棱3寬為2mm。
掛鉤1與磚瓦表面的夾角選擇在105°。
實施例3其結構及原理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磚瓦的長為500mm,磚瓦的寬為400mm,磚瓦厚度為20mm。
導流槽長同磚瓦長,寬為50mm,導流槽上的流水溝2寬為15mm,防水凸棱3寬為10mm。
掛鉤1與磚瓦表面的夾角選擇在115°。
實施例4其結構及原理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磚瓦的長為330mm,磚瓦的寬為280mm,磚瓦厚度為12mm。
導流槽長同磚瓦長,寬為35mm,導流槽上的流水溝2寬為12mm,防水凸棱3寬為9mm。
掛鉤1與磚瓦表面的夾角選擇在100°。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以上實施例。掛鉤1的對應端面不僅是斜面7,它還可以是直面。
權利要求1.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在磚瓦上有掛鉤,其特征是在掛鉤端的對應端面有斜面,掛鉤兩側端有導流槽,導流槽從掛鉤端面到對應端面慣通,導流槽一個在瓦的上表面,另一個在瓦的下表面呈對稱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導流槽的防水凸棱低于瓦的上表面,上導流槽的下表面高于瓦的下表面,下導流槽的上表面與瓦的上表面齊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其特征是所述的導流槽上間隔有流水溝和防水凸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其特征是所述的流水溝在2-4個之間,防水凸棱在2-4個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其特征是所述磚瓦周邊上連接的掛鉤與磚瓦是一體結構,磚瓦的長為200mm-500mm,磚瓦的寬為150mm-400mm,磚瓦厚度為6mm-2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其特征是所述的掛鉤與磚瓦表面的夾角選擇在90°-11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其特征是所述的導流槽長同磚瓦同長,寬為20mm-50mm,導流槽上的流水溝2寬為2mm-15mm,防水凸棱3寬為2mm-10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其特征是所述的掛鉤的對應端面是直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磚瓦,特別是關于一種雙槽平面陶瓷掛瓦,其特征是在掛鉤端的對應端面有斜面,掛鉤兩側端有導流槽,導流槽從掛鉤端面到對應端面慣通,導流槽一個在瓦的上表面,另一個在瓦的下表面呈對稱分布。它可以減少頂部重量,節省材料,降低成本;并且裝飾磚瓦掛鉤對邊成斜邊,導流槽從掛鉤端面到對應端面慣通有利于排水,防風。美觀大方,掛鉤呈梯形便于加工,省工省料。
文檔編號E04D13/15GK2903226SQ20062007882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18日
發明者房巍 申請人:房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