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錯流循環冷卻水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冷卻循環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錯流循環冷卻水池。
背景技術:
無論在化工生產過程,還是在其它工業生產過程中,生產過程中用水量 比較大,因此如何將工業水循環應用,是關系到工業生產成本和社會資源的 重要問題。工業生產中,如果將生產中排放的高溫水直接循環使用,會影響 生產過程中產品的質量, 一般采用直接排放,或部分循環使用的方法來處理 使用過的水源。使用過的水源不能全部循環使用,主要是自然冷卻效果差, 若采用冷卻i荅冷卻,效果較好,但動力消耗大,嚴重影響生產成本。工業用 水能否循環使用,除考慮冷卻裝置以外,還需要考慮生產成本,現有技術中 沒有解決這一問題的良好方案。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任務是設計一種新型錯流冷卻水 池,該水池利用了液位差,進行錯流流動,實現降溫效果。循環水和環境溫度差可以降低到4。C以下,水池結構緊湊,造價較低,使用方便。本發明設 計了錯流循環冷卻水池,利用了水的液位差和錯流流動,提高水的降溫效果, 達到"t是高水的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錯流循環冷卻水池,設有若干級緩沖池,各級緩沖池之間由隔墻分隔,緩沖池組設有流入口、出水口和冷循環水泵,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級 隔墻上分別設置有通道口和溢流口,所述的通道口和溢流口交錯設置,其設 置方式是下一級隔墻的溢流口設置在前一級隔墻的通道口投影對角線的位 置;再下一級隔墻的通道口設置在前一級隔墻溢流口的投影對角線的位置; 循環水泵安裝在出水口。本裝置采用循環水的液位差和錯流流動實現循環水的降溫,循環水從流 入口流入第一級緩沖池,然后從第一級的通道口流入第二級緩沖池,由第二 級的溢流口流入第三級緩沖池,按照此方式一直流動,直到達到所需效果, 由水泵從出口處打出。其中隔墻可以采用不同材料砌成,通道口和溢流口分 別在墻的兩側,溢流口在墻的上面,通道口在墻的下面。緩沖池的級數根才居 降溫要求確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可以有以下不同的具體優化方案1 、所述的^t昔流循環水池的溢流口和通道口的開口大小均按照緩沖水池的比例設計,當處理量為30m3/h時,所述的溢流口和通道口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40cm和20cm,或根據循環水流量按比例放大。2、 當處理量為30mVh時,緩沖池設為7級,每級緩沖池的尺寸為10m x5mx2m,長寬高比例為5: 2.5: 1,或同比例;故大。3、 所述的溢流口和通道口分別在緩沖池上下兩側,當流量為30m3/h, 寬度和高度分別為40cm和20cm,寬高比例為2: 1,寬度和高度或根據循 環水流量按比例放大。
采用上述方案,環境溫度為32。C,循環水進入緩沖池溫度為4rc、流量 為30m7h時,緩沖池設為7級,每級緩沖池的尺寸為10mx 5mx 2m,溢流口和 通道口均設為長度40cm和寬度20cm,纟^4普流方式流動,最后循環水溫度達到 35°C,循環水與環境溫差僅為3。C。較小的溫差說明錯流循環水池冷卻效果 較好。通過以上試驗數據可知,采用本實用新型冷卻水池,方法簡單,使用 方便。
圖l是實施例l的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圖1、圖2,錯流循環冷卻7K池包括冷循環水泵1、流入口 2、 通道口 3、溢流口 4、緩沖池5、隔墻6。采用循環水的液位差和4昔流流動實 現循環水的降溫,循環水從流入口流入第一級緩沖池,然后從第一級的通道 口流入第二級緩沖池,由第二級的溢流口流入第三級緩沖池,按照此方式一 直流動,直到達到所需效果,由水泵從出口處打出。其中隔墻可以采用不同 材料砌成,通道口和溢流口分別在墻的兩側,溢流口在墻的上面,通道口在 墻的下面。緩沖池的級數才艮據降溫要求確定;循環水泵安裝在出水口。當循 環水的溫度為41。C、流量為30m3/h時,每級緩沖池的尺寸為10m x 5m x 2m, 溢流口和通道口均設為長度40cm和寬度20cm, 4姿錯流方式流動。
權利要求1、一種錯流循環冷卻水池,設有若干級緩沖池,各級緩沖池之間由隔墻分隔,緩沖池組設有流入口、出水口和冷循環水泵,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級隔墻上分別設置有通道口和溢流口,所述的通道口和溢流口交錯設置,其設置方式是下一級隔墻的溢流口設置在前一級隔墻的通道口投影對角線的位置;再下一級隔墻的通道口設置在前一級隔墻溢流口的投影對角線的位置;循環水泵安裝在出水口。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漆的錯流循環冷卻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迷的溢 流口和通道口的開口大小均按照緩沖水池的比例設計,當循環水的流量為 30m3/h時,溢流口和通道口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40cm和20cm,或根據循 環水流量4妄比例放大。
3、 按照權利要求1或?所迷的錯流循環冷卻水池,其特征在于,當處 理量為30m3/h時,緩沖池豫為7級,每級緣沖池的尺寸為1Qm x 5m x 2m, 或同比例放太。
專利摘要一種錯流循環冷卻水池,設有若干級緩沖池,各級緩沖池之間由隔墻分隔,緩沖池組設有流入口、出水口和冷循環水泵,特征是相鄰的兩級隔墻上分別設置有通道口和溢流口,且交錯設置下一級隔墻的溢流口設置在前一級隔墻的通道口投影對角線的位置;再下一級隔墻的通道口設置在前一級隔墻溢流口的投影對角線的位置;循環水泵安裝在出水口。當循環水的溫度為41℃、流量為30m3/h時,溢流口和通道口尺寸為40cm和20cm;緩沖池設7級,尺寸為10m×5m×2m,或同比例放大。該水池利用了液位差,進行錯流流動,實現降溫效果。循環水和環境溫度差可以降低到4℃以下,水池結構緊湊,造價較低,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E04H4/12GK201027394SQ20072003449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14日
發明者顧正桂 申請人: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