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尤其是一種防水建材的 構造。
背景技術:
為避免下雨的雨水滲入房屋, 一般建筑物的建材多為防水,然而由于房屋 的建筑材料,往往因為日曬雨淋,以及外界溫差變化、風化而產生材質龜裂、 變形,或者導致各接隙產生間距加大之現象,因此防水之效果逐漸喪失。尤其 在屋頂部分,往往最為直接承受雨水,因此更為漏水的縫隙所在。而漏水問題 不僅會造成居家環境上的美觀影響,也對所居住的建筑物進行腐蝕,甚至室內 電子、電器設備容易損壞,結構體也因水的侵入而使建筑物的壽命縮短許多。而屋頂之所以容易產生許多建材的接隙(接合處的間隙),除了本身建材因 為組接之關系,也因為許多增建、改建或營繕工程(建筑物的維護工程)維護 所致,其中又以隔熱工程,為了組接各式之隔熱材料所致,因此「隔熱」與「防 水」的工程,關系密不可分。隔熱工程,往往系于屋頂結構中,設有復數浪板組接為一片狀,除了可以 隔熱并增加強度外以及利用波浪狀之波谷作為疏導雨水,然而由于浪板之整片 組接施工不易,而且接隙容易滲水,并不實用。因此有先前技術為了將該縫隙予以彌補,而設計一種具有折邊之板材,然 后藉由一 「A」之夾扣件,夾制兩兩板材相鄰之框邊(折邊),并且于夾扣件之 外緣套設一 「A」之框條,然而此種「A」之夾扣件與框條,其空間型態對于 兩兩框邊只能形成一種概括式之約束,而并未能防水所注重的「綿密性」要求。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防水效果更好的 兼具隔熱與防水功能的屋頂復合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其特 征是由上而下依序疊合設有一頂板,其包括一第一板材, 一側設有向上的折片; 一第二板材, 一側設有向上的折片;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的折片相鄰且并合;一扣鉤,該扣鉤包括一座片,該座片之一側各設一前、后相鄰之前鉤片與 后鉤片,前鉤片與后鉤片各包括一直片,直片頂部折成一橫片,橫片末端向下 折成一擋片;且前鉤片與后鉤片的橫片形成反向;并以座片墊設于第二板材的 底部,而直立片設于兩兩折片的接隙,各橫片分向跨于各折片頂緣,而以擋片 形成各折片的外側止擋;一隔熱層,系鋪設于第一板材或第二板材表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設有扣鉤的座片,能夠形 成一種疊置的綿密效果,而直片能夠形成一種間隙填補,達到隔熱的效果,并 且藉由橫片與擋片對于折片之夾制,并且所形成概成n形的斷面,空間型態上 能夠形成相對較多的轉折,形成水分子滲入之障礙,配合外覆的防水黏合劑料 保護,更加強化了防水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系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立體分解圖;圖2系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頂板立體分解圖;圖3系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頂板加設第一n形框之立體分解圖;圖4系本實用新型頂板填設防水黏合劑料與第二n形框之立體分解圖;圖5系本實用新型頂板具體實施例組合立體圖6系本實用新型頂板具體實施例組合平面剖視圖; 圖7系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立體圖;圖8系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與相同單元套接之組合立體圖; 圖9系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與相同單元套接之立體分解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 :頂板 1 1 1 :折片 1 2 1 :折片 13 1:座片 1 3 2 A:直片 1 3 2 C :擋片 1 3 3 A:直片 1 3 3 C :擋片 1 5 :防水黏合劑料2:隔熱層 4: C形鋼1 1 :第一板材 1 2 :第二板材 1 3 :扣鉤 13 2:前鉤片 1 3 2 B :橫片 13 3:后鉤片 1 3 3 B :橫片 1 4:第一n形框1 6 :第二n形框 3:底浪板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如圖1與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系關于一種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由上而下依序疊合設有 ① 一頂板l ,包括(圖2所示)第一板材1 1 ,可以為一種PU等防水材料, 一側設有向上之折片111, 該折邊l 1 l可以做為兩兩板材之鄰接使用,該折片l 1 l可以視外圍之組接
狀態而可于第一板材l l之各邊均設或者選擇性設置,而可以與其它單元之板 材并組;第二板材l 2,與第一板材為相同之單元, 一側設有向上之折片l 2 1, 該折片l2l可以視外圍之組接狀態而可于第一板材l2之各邊均設或者選擇 性設置,而可以與其它單元之板材并組。第一板材l l與第二板材l 2之折片 111、 12 1相鄰且并合;② 一扣鉤1 3 ,該扣鉤1 3包括一座片13 1,該座片1 3 1之一側各設一前、 后相鄰之前鉤片1 3 2與后鉤片13 3,前鉤片1 3 2與后鉤片1 3 3各包括 一直片1 3 2 A、 1 3 3 A,直片1 3 2 A、 13 3 A頂部折成一橫片1 3 2 B、 1 3 3 B,橫片1 3 2 B、 13 3 B末端向下折成一擋片1 3 2 C、 13 3 C;且前鉤片1 3 2與后鉤片1 3 3之橫片1 3 2 B、 13 3 B形成反向; 并以座片1 3 1墊設于第二板材1 1之底部,而直片1 3 2 A、 13 3 A設于 兩兩折片l 1 1 、 1 2 l之接隙,各橫片l 3 2 B、 13 3 B分向跨于各折片111、 12 1頂緣,而以擋片1 3 2 B、 13 3 B形成各折片111、 12 l之外側止擋。又,該扣鉤l 3于使用狀態下,可以使用復數個相間之扣鉤l 3 。③ 一隔熱層2 (以巖棉為例),巖棉為多種巖石礦物,高溫熔制而成,但石棉 之成分相當低,且為內填充物,較不會影響人體。④ 一底浪板3,可以為鍍鋅鋼板,由于鋅在大氣中較佳之耐蝕性,因此以鍍鋅 之替代腐蝕保護,保護鋼板,而該鋼板之頂部波浪狀可以形成導水作用以及藉 由皺折形成強化。又該底浪板3下方可以配合建材之強固需要而設有C形鋼4 。如圖3所示,當本實用新型于扣鉤l 3扣設第一板材1 l與第二板材l 2 的折片l 1 1、 1 2 l外緣時,可以于扣鉤l 3外側覆設一第一n形框l 4, 該第一n形框l 4外側可為彈性防水體所構成,加強綿密之包覆,以強化防水 效果。如圖4與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于該第一n形框l 4覆設之后,該第一n 形框l 4之外側,可以進一步涂布防水黏合劑料l 5防水黏合劑料之使用方式,
可為手工或自動加工方式形成。然后再外覆一第二n形框l 6作為固定,而形成如第六圖層層綿密與多轉折之防水面。由前述可以發現,由于本實用新型可以藉由該扣鉤l3的座片13l能夠形成一種疊置的綿密效果,而直片1 3 2 A、 13 3 A能夠形成一種折片1 2 1 、 1 1 1間之間隙填補,并且藉由橫片1 3 2 B、 13 3 B與擋片1 3 2 C、 1 3 3 C分別對兩兩折片12 1、 111形成夾制,且配合第一n形框1 4之n形斷面,對于水分形成相對較多之轉折與滲入之障礙。并且可以更進一步配合外覆第二n形框l 6以及防水黏合劑料1 5之保護,使得本實用新型對于隔熱材料可以強化防水效果。如圖8與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可于第二n形框i 6外緣,套設一n形銜接套l 7,利用滑移而作為與另一個相同之本實用新型單元之第二n形框6 '套接,使得本實用新型組接時可以有較為綿密之穩固性。以上前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 保護范圍。凡是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對本實用新型所作出的等效修 飾或變化,都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申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其特征是由上而下依序疊合設有一頂板,其包括一第一板材,一側設有向上的折片;一第二板材,一側設有向上的折片;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的折片相鄰且并合;一扣鉤,該扣鉤包括一座片,該座片的一側各設一前、后相鄰的前鉤片與后鉤片,前鉤片與后鉤片各包括一直片,直片頂部折成一橫片,橫片末端向下折成一擋片;且前鉤片與后鉤片的橫片形成反向;并以座片墊設于第二板材的底部,而直立片設于兩兩折片的接隙,各橫片分向跨于各折片頂緣,而以擋片形成各折片的外側止擋;一隔熱層系鋪設于第一板材或第二板材表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其特征在于扣鉤 于扣設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的折片外緣的狀態下,外側覆設一第一n形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其特征在于該第 一n形框外側涂有防水黏合劑料,并于第一n形框的外緣覆設第二n形框。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其特征在于該隔 熱層的下方鋪設有一底浪板。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其特征在于該隔 熱層為巖棉層。
6、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其特征在于第一n 形框外側可為彈性防水體所構成。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其特征在于第二n 形框外緣,套設一n形銜接套,并與另一個相同之單元之第二n形框套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兼具隔熱與防水之屋頂復合板,本實用新型主要是于屋頂藉由依序疊合的各個板材,于頂板設置一種兼具隔熱與防水之構造,并且特別于頂板設計綿密的扣接之覆層,以免除頂板之各個組接單元設計時所產生之罅隙,并形成一種疊置之綿密以及防水效果,配合外覆設一第一、二ㄇ形框作為固定,以及防水黏合劑料之保護,更加強化防水效果。
文檔編號E04D3/00GK201033915SQ20072014778
公開日2008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8日
發明者李天生 申請人:李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