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互嵌無縫拼接異形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墻磚或地磚,尤其涉及一種互嵌無縫拼接異形磚。
背景技術:
普通的建筑用墻磚或地磚一般都是正方形、長方形、正六邊形等常規形狀,使用時對應 邊相互貼靠拼接形成一定面積的裝修墻面或地面。采用這種常規形狀的墻磚或地磚存在一些 缺點,如在鋪設施工時,由于磚與磚之間僅為直線段貼靠拼接,沒有防錯位結構,定位不 穩固,易產生錯位,影響裝修質量,雖然有的磚設計了專門的防錯位結構,但造成磚體結構 復雜,加工難度大;由于磚為常規形狀,使鋪設后的墻面或地面顯得過于簡單、難以產生藝 術表現力,雖然有的磚在磚的上表面模注出圖案結構或彩印上圖案或粘貼上圖案來達到藝術 效果,但造成產品加工過程復雜,生產成本高,藝術效果表現不強。
公開號為CN2898100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地磚,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和下 半部分,上半部分的前邊緣和后邊緣的全部或部分向外凸出,下半部分的前邊緣和后邊緣的 全部或部分相對向外凸出的部分向內凹入,上半部分的左邊緣和右邊緣的全部或部分向內凹 入,下半部分的左邊緣和右邊緣的全部或部分相對凹入的部分向外凸出。本實用新型的地磚 其四邊緣具有防止錯位、傾斜的凹凸結構,徹底避免了在人腳的踏動下,有時會產生錯位、 傾斜,給人行走造成不便,甚至在受力不均時,發生損壞或斷裂的現象。
公開號為CN101063369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墻磚,包括壞體、覆蓋在坯體表面的 釉體,所述釉體的上表面為玻璃,與釉體結合處的玻璃上呈現出布滿整個釉體的不規則水晶 體。同時還公開了本發明磚墻的加工方法,本發明制作經過施白色底層-加熱-施顏色釉-加熱-放置玻璃-加熱等工藝步驟制成成品。由于玻璃經高溫后由于線膨脹系數的變化和玻璃固有的 厚度在驟然冷卻后,形成與釉體結合處的玻璃上呈現出布滿整個釉體的不規則水晶體,形成 猶如同水晶、冰花、鉆石、水珠等一樣的裝飾效果,形成的不規則水晶體在自然光和人造光 源的反射、折射的作用下,會出現立體感極強的五彩斑斕效果,裝飾效果極強,可廣泛應用 于高檔裝飾場合。
公開號為CN2923885的實用新型公丌了一種扣接裝配式墻地磚,包括有墻地磚體和托 架,其特征在于墻地磚體粘固于托架上,托架的四周每邊設有至少一對方向相反的扣勾,每對扣勾可與相對邊上的互補設置的扣勾形成卡扣配合,這樣的設計,無需使用水泥等膠凝 材料便可進行墻地磚的鋪貼,通過扣勾扣接緊固,既便于鋪貼,同樣也便于更新替換,省時 省力,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公開號為CN201011091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磚拼裝結構,包括由面層和基層兩層 材料組成的塑料地磚,地磚面層的周邊均光滑平整的邊緣,基層周邊采用凹凸相間的拼接塊, 相鄰兩地磚基層部分的拼接塊之間相互交錯咬合,基層上的面層邊緣處則相互連接成縫;其
優點該地磚使用方便可靠,地磚拼裝時,既有普通地磚接縫光滑平整的特點,又有凹凸相
間地磚連接緊密,定位準確的優勢。
公開號為CN2589566的實用新型一種裝飾用新型墻磚,由底板和面磚構成,其特點是, 底板用硬度材料制作,面磚用各種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天然或人造石材或其它硬質材料制作, 面磚用粘結劑粘貼在底板上,再經打磨和拋光表面處理而成,這種新型墻磚,不但比公知的 馬富克磚施工方便,成本低,而且還有更好的美學效果。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作為活動的 壁畫,使用非常方便。 發明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簡單、藝術表現力強、拼接準確穩固的互嵌無縫拼接 異形磚。
本實用新型設有磚體,磚體的外周邊沿設有至少2條直線段和/或至少2條曲線段;每l 條直線段都有與之對應的至少1條直線段,所說的對應是2條直線段長度相同,其中的1條 直線段經平移或旋轉可得到另1條直線段;每1條曲線段都有與之對應的至少1條曲線段, 所說的對應是2條曲線段長度相同、曲率變化相同、其中的1條曲線段經平移或旋轉可得到 另1條曲線段。 '
磚體的相鄰兩條邊中的至少1條邊為折線或曲線。
磚體可為樹葉形磚體、魚形磚體、鳥形磚體或板手形磚體等。
使用時,只需采用同一種造形的磚進行鋪設,將對應的直線段和/或曲線段相互嵌合拼接 即可.由于拼接為互嵌無縫拼接,所以可保證拼接準確穩固、不產生錯位,拼接后的墻面或地 面美觀大方、藝術表現力強,制造時可一次注模或沖模成型,十分方便。由于磚磚體的造形 可制為仿真造形(如樹葉形、魚形、鳥形、板手形等),磚體的造形可根據具體場所的環境需 要而設置,因此,磚體自身就具有藝術效果,拼接后的墻面或地面可以滿足環境的要求。此 外,為了更加增強藝術效果,可先采用透明的材料制作異形磚體,然后在異形磚體的底面附 上圖案層,從外表面看,不僅體現磚體的造形,還可看出圖案的細節,使鋪設后的墻面或地面更具藝術表現力。
圖l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l(板手形磚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鳥形磚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魚形磚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樹葉形磚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為板手形的磚體1、磚體1的外周邊沿設有14條直線段11—17及 11'—17'。每l條直線段都有經平移可得的長度相同且互相平行的l條直線段。即直線段ll 一17分別經平移可得的長度相同且互相平行的直線段是11'一17'。
在圖1中,直線段17同時也是直線段11的旋轉對稱的直線段。直線段17'通時也是直 線段11'的旋轉對稱的直線段。
參見圖2,鋪設時,板手形的磚體1經相互嵌合拼接即可得到組合的墻面或地面。將相 鄰的磚體l的對應的直線段(即經相互平移可得的2條直線段)相互靠貼拼接(如11與11' 接合,17與17'接合),同時還將其中1個磚體1的直線段14'和12共同與相鄰磚體2的直 線段16拼接,拼接為無縫拼接,這種互嵌無縫拼接能產生自鎖功能,使拼接準確穩固、不會 產生錯位。鋪設后的墻面或地面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可用于廠區環境裝修。
參見圖3,本實用新型為鳥形的磚體2、磚體2的外周邊沿設有10條直線段21_25及 21'—25',每l條直線段都有經平移可得到長度相同、互相平行的l條直線段。即直線段21 一25分別經平移可得到長度相同且互相平行的直線段21' —25'。
參見圖4,鋪設時,鳥形的磚體2經相互嵌合拼接即可得到組合的墻面或地面。相鄰的 磚體2的對應的直線段(即經相互平移可得的2條直線段)相互靠貼拼接(如21與21'接 合,25與25'接合),拼接為無縫拼接,這種互嵌無縫拼接能產生自鎖功能,使拼接準確穩固、 不會產生錯位。鋪設后的墻面或地面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可用于動物園、公園、家室等 環境裝飾。
參見圖5,本實用新型為魚形的磚體3、磚體3的外周邊沿設有8條直線段31—34及31'一34',直線段31經平移可得到長度相同且互相平行的1條直線段31',直線段32經平移可 得到長度相同、互相平行的2條直線段32'和34,直線段33經平移可得到長度相同且互相平 行的1條直線段33'。直線段34'是直線段34旋轉對稱的直線段。
參見圖6,鋪設時,魚形的磚體3經相互嵌合拼接即可得到組合的墻面或地面。相鄰的 磚體3的同一位置的直線段或對應的直線段(即經相互平移或經旋轉可得的2條直線段)相 互靠貼拼接(如31與31'接合,32與32接合,33與33'接合,34與34或34'接合),拼 接為無縫拼接,這種互嵌無縫拼接能產生自鎖功能,使拼接準確穩固、不會產生錯位。鋪設 后的墻面或地面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可用于公園、水族館、家室等環境裝飾。
參見圖7,本實用新型為樹葉形的磚體4、磚體4的外周邊沿由4條曲線段AB、 BB' 、 A' B' 和M'組成。磚體4的外周邊沿類同平行四邊形,相當于將平行四邊形的4條直線邊變化成4 條曲線邊(若只將平行四邊形的2條對應直線邊變化成2條對應曲線邊則形成其它形狀)。曲 線段AB經平移可得到長度相同、曲率變化相同的曲線段A'B'。曲線段BB'經平移可得到長度 相同、曲率變化相同的曲線段AA'。磚體4內的葉莖41和葉脈42可與磚體4 一次性注模得 到,也可先采用透明的材料(如玻璃、塑料等)制作磚體4,然后在磚體4的底面貼上樹葉 圖案得到。
參見圖8,鋪設時,樹葉形的磚體4經相互嵌合拼接即可得到組合的墻面或地面。相鄰 的磚體4對應的曲線段相互嵌貼拼接(即BB'與AA'接合,AB與A' B'接合),拼接為無縫拼接, 這種互嵌無縫拼接能產生自鎖功能,使拼接準確穩固、不會產生錯位。鋪設后的墻面或地面 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可用于公園、植物園、家室等環境裝飾。
以上僅舉出4個實施例,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可設計制作出任意造形的異形磚 (尤其是仿真造形),均可實現互嵌無縫拼接。可以滿足不同環境和人們的需求,使城市面貌 更加美麗,使大眾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權利要求1. 互嵌無縫拼接異形磚,其特征在于設有磚體,磚體的外周邊沿設有至少2條直線段和/或至少2條曲線段;每1條直線段都有與之對應的至少1條直線段,所說的對應是2條直線段長度相同,其中的1條直線段經平移或旋轉可得到另1條直線段;每1條曲線段都有與之對應的至少1條曲線段,所說的對應是2條曲線段長度相同、曲率變化相同、其中的1條曲線段經平移或旋轉可得到另1條曲線段。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互嵌無縫拼接異形磚,其特征在于磚體的相鄰兩條邊中的至少l 條邊為折線或曲線。
專利摘要互嵌無縫拼接異形磚,涉及一種建筑用墻磚或地磚,尤其涉及一種互嵌無縫拼接異形磚。提供一種制造簡單、藝術表現力強、拼接準確穩固的互嵌無縫拼接異形磚。設有磚體,磚體的外周邊沿設有至少2條直線段和/或至少2條曲線段;每1條直線段都有與之對應的至少1條直線段,所說的對應是2條直線段長度相同,其中的1條直線段經平移或旋轉可得到另1條直線段;每1條曲線段都有與之對應的至少1條曲線段,所說的對應是2條曲線段長度相同、曲率變化相同、其中的1條曲線段經平移或旋轉可得到另1條曲線段。
文檔編號E04C1/00GK201232284SQ20082010322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5日
發明者吳清涼, 蔡程灝 申請人:福建省廈門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