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式活動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活動房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折疊式活動房。
背景技術:
目前的活動板房基本上都是用板材、屋架、連接件等散件,運到現場搭 建拼裝起來的。運輸時工作量大,現場搭建時工序多、工期長,需要大量的 人力, 一旦搭建好后,臨時需要移動時,比較困難、繁瑣。尤其在緊急情況 時,如戰地醫院、戰地倉庫、野外作業、地震時需要安置大量受災人員時, 這種活動板房顯得很不適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快 速搭建的拆疊式活動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解決方案實現的:它主要由前墻體、后墻 體、左墻體、右墻體、底座和房頂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墻體和后墻體 分別與底座相連接,其上端能夠與房頂相配合;所述左墻體和右墻體的上下 兩端分別與房頂和底座相連接,且均由上下兩部分連接而成。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前墻體、后墻體、左墻體、右墻體、底座和房頂相 連接的結構,其搭建和拆疊十分簡便,其折疊狀態各墻體與底座和房頂相互 貼合,所占空間較小,有利于交通運輸,本實用新型與升降裝置結合使用時, 其搭建或拆疊可由一人操作完成,因此,它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活動房之一。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圖2中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前墻體3、后墻體7、左墻體5、右 墻體2、底座4和房頂1構成,所述的前墻體3和后墻體7分別與底座4相連 接,所述左墻體5和右墻體2均由上下兩部分連接而成,所述前墻體3和后 墻體7的上端能夠與房頂1相配合;所述左墻體5由左上部墻體501和左下 部墻體502構成,左上部墻體501和左下部墻體502之間由鉸鏈503相連接, 左上部墻體501和左下部墻體502能夠相疊合;所述右墻體2由右上部墻體 201和右下部墻體202構成,右上部墻體201和所述下部墻體202之間由鉸鏈 203相連接,右上部墻體201和右下部墻體202能夠相疊合;所述前墻體3與 底座4之間由鉸鏈401相連接,所述后墻體7與底座4之間由鉸鏈701相連 接;所述左墻體5和右墻體2的高度與底座4和房頂1的寬度相對應;在右 墻體2 —側的底座4和房頂1之間設有升降裝置6,該升降裝置由上導軌8、 下導軌801、支撐桿9、 10、絲桿15和蝸輪蝸桿減速器12構成,所述上導軌 8和下導軌801分別設置在房頂1和底座4上,兩者之間設有支撐桿9和支撐 桿IO,兩個支撐桿9、 10之間采用銷釘活動連接,用以提高穩定性,兩個支 撐桿9、 IO的上端能夠在上導軌8內位移,在下導軌801內設有絲桿15,支 撐桿9、 10的下端與絲桿15活動配合,所述絲桿15與蝸輪蝸桿減速器12相 連接,在蝸輪蝸桿減速器12上設有搖動手柄13;當轉動搖動手柄13時,蝸輪蝸桿減速器12將搖動手柄13的轉動轉換成絲桿15的轉動,絲桿15轉動 時,與之配合的支撐桿9、 10的下端能夠在下導軌801內移動,支撐桿9、 10 的上端能夠在上導軌8內移動,從而使底座4和房頂1之間間距逐漸改變, 直至房頂1升到設定的位置或使房頂1降到與支撐到與左墻體5和右墻體2 疊合的位置;在左墻體5的一側亦設置有對應的升降裝置6,左右對應的升降 裝置6的蝸輪蝸桿減速器12之間由傳動軸14相連接,在轉動搖動手柄13時, 傳動軸14能夠同步轉動;在搭建活動房時,前墻體3、后墻體7與左墻體5、 右墻體2、底座4和房頂1之間采用公知的方式相固定,在此不作贅述。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前墻體3、后墻體7、左墻體5、右墻體2、底座4和 房頂1可選用兩面采鋼板中間夾絕緣體、木材、高分子材料板材制作,為了 增加強度,左墻體5和右墻體2 —側的升降裝置6均采用四根支撐桿的支撐 方式;為提高搭建或拆疊速度,減輕勞動強度,在絲桿15與蝸輪蝸桿減速器 12之間設有萬向聯軸器16。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運輸時采用的折疊狀態,大小如所選底座 尺寸一樣,厚度約五倍的板材厚度,因此運輸方便。使用時只須將手柄插入
預留的孔里,轉動手柄,可將活動房的側墻體伸展,活動房的主體出現,只 須較短的時間,由一個人完成,因此省時、省力、省事,特別適用于緊急情 況下使用,因此,它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活動房之一。
權利要求1、一種折疊式活動房,主要由前墻體、后墻體、左墻體、右墻體、底座和房頂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墻體和后墻體分別與底座相連接,其上端能夠與房頂相配合;所述左墻體和右墻體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房頂和底座相連接,且均由上下兩部分連接而成。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折疊式活動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墻體和后墻 體的上端能夠與房頂相配合。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折疊式活動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墻體由左上 部墻體和左下部墻體構成,左上部墻體和左下部墻體之間由鉸鏈相連,左上 部墻體和左下部墻體能夠相疊合。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折疊式活動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墻體由右上 部墻體和右下部墻體構成,右上部墻體和所述下部墻體之間由鉸鏈相連接, 右上部墻體和右下部墻體能夠相疊合。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折疊式活動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墻體與底座 之間由鉸鏈相連接,所述后墻體與底座之間由鉸鏈相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折疊式活動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墻體和右墻體 的高度與底座和房頂的寬度相對應。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折疊式活動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房頂之 間設有升降裝置,該升降裝置由上導軌、下導軌、支撐桿、絲桿和蝸輪蝸桿 減速器構成,所述上導軌和下導軌分別設置在房頂和底座上,兩者之間設有 兩個支撐桿,兩個支撐桿之間采用銷釘活動連接,兩個支撐桿的上端能夠在 上導軌內位移,在下導軌內設有絲桿,兩個支撐桿的下端與絲桿活動配合, 所述絲桿與蝸輪蝸桿減速器相連接。在蝸輪蝸桿減速器(12)有搖動手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活動房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折疊式活動房;它主要由前墻體、后墻體、左墻體、右墻體、底座和房頂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墻體和后墻體分別與底座相連接,其上端能夠與房頂相配合;所述左墻體和右墻體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房頂和底座相連接,且均由上下兩部分連接而成;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前墻體、后墻體、左墻體、右墻體、底座和房頂相連接的結構,其搭建和拆疊十分簡便,其折疊狀態各墻體與底座和房頂相互貼合,所占空間較小,有利于交通運輸,本實用新型與升降裝置結合使用時,其搭建或拆疊可由一人操作完成,因此,它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活動房之一。
文檔編號E04B1/343GK201250451SQ20082012112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7日
發明者王啟華 申請人:王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