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筋連接結構領域,主要是一種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原有的鋼筋之間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其不足在于工藝復雜,成本高,使用安裝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有的缺點,提供一種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在第一鋼筋和 第二鋼筋之間通過套筒螺紋連接,第一鋼筋和第二鋼筋的連接處端頭設有外螺紋,在套筒內 設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
所述的第一鋼筋和第二鋼筋的連接處端頭在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頂緊。 所述的第一鋼筋和第二鋼筋為直徑相同的鋼筋或直徑不相同的鋼筋。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適用于一切抗震設防和非抗震設防的混凝土結構工程,尤其 適用于要求充分發揮鋼筋強度和延性的重要結構,成本低、安裝連接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套筒l,第一鋼筋2,第二鋼筋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這種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在第一鋼筋2和第二鋼筋3之間通過套筒1螺 紋連接,第一鋼筋2和第二鋼筋3的連接處端頭設有外螺紋,在套筒l內設有與外螺紋相配 合的內螺紋。所述的第一鋼筋和第二鋼筋的連接處端頭在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頂緊。
所述的第一鋼筋2和第二鋼筋3為直徑相同的鋼筋或直徑不相同的鋼筋,適合粗直徑、 不同直徑鋼筋連接;彎折鋼筋、超長水平鋼筋的連接;鋼筋籠的對接;兩根固定鋼筋之間的 對接;鋼結構與鋼筋的連接。型鋼柱與梁主筋相交時,可利用焊在鋼板上的螺母連接鋼筋。
工作原理鋼筋等強滾軋直螺紋連接原理為通過滾輪將鋼筋端頭部分壓圓并一次性滾 出螺紋,然后與套筒通過螺紋連接形成的鋼筋機械接頭。施工順序1、鋼筋端部切割;2、鋼筋端部壓圓;3、在壓圓的同時滾軋螺紋。4、利用 連接套筒對接鋼筋。
操作要點1、鋼筋端部應先調直再下料,切口端面應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有馬蹄形或 撓曲,不得用氣割下料。2、滾軋機的滾軋頭冷卻應采用水溶性切削冷卻液,不得使用油類 冷卻液套絲。鋼筋絲紋與連接套的絲紋應完好無損,如發現絲紋表面雜制裁,應予清除。3、 經自檢合格后的鋼筋絲頭,應立即戴上防護蓋或之相連接的連接套,在連接套的另一端安上 塑料防護蓋保護。4、安裝時首先把連接套的一端安裝在基本鋼筋的端頭上用管鉗板手將其 擰緊到位,然后導向對中夾緊連接套,將待接鋼筋通過導向夾鉗中孔對中,擰入接套內擰緊 到位,完成連接。卸下工具隨時檢驗,不合格的立即糾正,合格的在接套上涂上已檢的符號。 5、套管母材應采用優質炭素結構鋼筋或合金結構鋼,其材質應符合GB699規定。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 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其特征是在第一鋼筋(2)和第二鋼筋(3)之間通過套筒(1)螺紋連接,第一鋼筋(2)和第二鋼筋(3)的連接處端頭設有外螺紋,在套筒(1)內設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鋼筋(2)和第二鋼筋(3)的連接處端頭在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頂緊。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鋼筋(2) 和第二鋼筋(3)為直徑相同的鋼筋。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鋼筋(2) 和第二鋼筋(3)為直徑不相同的鋼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粗鋼筋套筒連接結構,在第一鋼筋和第二鋼筋之間通過套筒螺紋連接,第一鋼筋和第二鋼筋的連接處端頭設有外螺紋,在套筒內設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所述的第一鋼筋和第二鋼筋的連接處端頭在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頂緊。所述的第一鋼筋和第二鋼筋為直徑相同的鋼筋或直徑不相同的鋼筋。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適用于一切抗震設防和非抗震設防的混凝土結構工程,尤其適用于要求充分發揮鋼筋強度和延性的重要結構,成本低、安裝連接方便。
文檔編號E04C5/16GK201224954SQ200820121559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6日
發明者王貴祥 申請人:浙江勤業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王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