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廠房的布置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冶煉廠廠房布 置結構。
背景技術:
在鈦冶煉廠的生產過程中,鎂電解車間、還原車間及蒸餾車間都是主要 生產車間,四氯化鈦和鎂由專用車輛運至還原車間進行還原反應,產生氯化 鎂及粗海綿鈦,氯化鎂運至鎂電解車間進行電解,產生鎂和氯氣,粗海綿鈦 則運至蒸餾車間,反應后產生成品海綿鈦。這三個車間的生產聯系緊密、運 輸頻繁,而且這三個車間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均具有二層操作
平臺,平臺高度一般5 7m,車間內主要的生產操作均在平臺上進行,車間 之間的運輸主要通過天車將貨物由二層操作平臺吊運至一層地面,然后由專 用車輛運至下一個生產車間,再由下一生產車間的天車吊運至二層操作平臺, 各工序間的所有運輸都是通過車間外部的道路進行的,這就使得車間之間的 運輸距離遠、而且天車的作業時間長。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目 的是縮短車間之間的運輸距離,減少天車的吊運作業時間,使得各工序間運 輸便捷、流暢。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它由下述結構構成鎂電解車間、還原車間、蒸餾車間相互平行布置, 在鎂電解車間與還原車間之間及還原車間與蒸餾車間之間設有運輸通廊。 所述的鎂電解車間、還原車間、蒸餾車間的操作平臺標高相同。
所述的運輸通廊標高為5-10m。
所述的鎂電解車間、還原車間、蒸餾車間外周地面上設有車間外部道路。 所述的車間外部道路與運輸通廊交叉布置。 所述的車間外部道路與運輸通廊為立體交叉布置。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如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將鎂電解車間、還原車間及蒸餾 車間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布局緊湊,工序之間運輸距離減少,由于大部分運 輸車輛可直接在各工序的操作平臺上運行,不必下致一層地面,減少天車的 作業時間,提高運輸效率,此外電解、還原及蒸餾工序均為熱生產過程,由 于設置封閉的運輸通廊,使鎂和鈦在運輸過程中的保溫效果良好,熱量損失 小,節約能源,降低工廠的生產運營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鎂電解車間;2、還原車間;3、蒸餾車間;4、運輸通廊;5、 車間外部道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詳細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不受實施例所限。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由下述結構構成鎂電解車間1、還原車間2、蒸餾車間3相互平行布置,在鎂電解車間1與還原車 間2之間及還原車間2與蒸餾車間3之間設有運輸通廊4,鎂電解車間1、還 原車間2、蒸餾車間3的操作平臺標高相同,使得運輸車輛在各工序間的運輸 暢通無阻,方便、快捷,貨物進出車間時不必再由天車吊運來實現上、下操 作平臺,運輸通廊4標高為5-10m,鎂電解車間l、還原車間2、蒸餾車間3 外周地面上設有車間外部道路5,車間外部道路5與運輸通廊4形成立體交叉 布置,車間外部運輸車輛可在運輸通廊4下自由穿行,車間內、外部運輸互 不干擾。
鎂電解車間1中產生的鎂液,使用專用運輸車輛通過運輸通廊4運至還 原車間2,還原車間2中產生的粗海綿鈦使用專用運輸車輛通過運輸通廊4 運至蒸餾車間3。
權利要求1、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結構構成鎂電解車間(1)、還原車間(2)、蒸餾車間(3)相互平行布置,在鎂電解車間(1)與還原車間(2)之間及還原車間(2)與蒸餾車間(3)之間設有運輸通廊(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鎂電 解車間(1)、還原車間(2)、蒸餾車間(3)的操作平臺標高相同。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運輸 通廊(4)標高為5-10m。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鎂電 解車間(1)、還原車間(2)、蒸餾車間(3)外周地面上設有車間外部道路(5)。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車間 外部道路(5)與運輸通廊(4)交叉布置。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車間 外部道路(5)與運輸通廊(4)為立體交叉布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產廠房的布置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冶煉廠廠房布置結構,由下述結構構成鎂電解車間、還原車間、蒸餾車間相互平行布置,在鎂電解車間與還原車間之間及還原車間與蒸餾車間之間設有運輸通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如下其布局緊湊,減少工序之間的運輸距離,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生產運營成本。
文檔編號E04H5/02GK201314130SQ20082022023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日
發明者楊學春 申請人: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