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施工中的模板。
背景技術:
在建筑物頂板的混凝土澆注施工中,常常需要設置不同截面形式、不同截面尺寸 的預留洞口 ,因此就需要按照洞口截面形式及大小加設圓形套管或方形盒子等形狀的預留 洞口模板,以使預留洞口滿足設計要求的形狀及大小。現有的預留洞口模板采用直接留置 的整體圓形或整體方形等形狀的整體模板。此種預留洞口整體模板需要在混凝土構件具有 一定強度等級后拆除,拆除難度很大,在混凝土強度在初始增長階段拆除會造成對混凝土 洞口邊角的損傷,且對頂板混凝土而言容易人為踩踏混凝土表面,不易保證混凝土觀感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要解決現有的預留洞口模板難于拆
除,拆除時容易損傷洞口混凝土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這種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包括圍合在預留洞口內壁的模板板體,其特征在于所 述模板板體同向斷開至少兩塊,相鄰板塊在斷開兩邊的內面連接有合頁,在模板板體兩個 端部板塊的外邊內面連接有用于閉合模板的插銷。 所述模板板體斷開為占模板板體一半大小的中部板塊和占模板板體1/4大小的 兩塊端部板塊。 所述模板板體的頂部連接有吊環。 所述模板板體的高度高于或等于預留洞口高度。 所述模板板體可為鋼板、木板、硬塑料板或玻璃鋼板。 所述預留洞口的橫截面可為圓形、三角形、方形或多邊形。 所述插銷可以由插座和插板或插棍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在預留洞口模板相應部位相應斷開設置,斷開的部位可以是兩處,也 可以是兩處以上,并且在模板內側加設合頁,連接斷開縫隙兩邊的模板,使相鄰模板可以變 化不同角度,從而減小整體模板展開時的截面尺寸,達到使模板整體縮小的效果,從而能夠 輕易地將模板自混凝土構件洞口內取出。 本實用新型能使施工簡單化,且不易破損混凝土,對該部位混凝土質量能夠有效 地保證。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6]
圖1是本實用新型閉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向內側收展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示意圖。 附圖標記l-模板板體、2-中部板塊、3-端部板塊、4-合頁、5-插銷、6-吊環、7-混 凝土構件、8_頂板模板、9_木方。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見
圖1、圖2所示,這種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包括圍合在預留洞口內壁 的模板板體1 ,所述模板板體斷開為占模板板體一半大小的中部板塊2和占模板板體1/4大 小的兩塊端部板塊3。相鄰板塊在斷開兩邊的內面連接有合頁4,在模板板體兩個端部板塊 的外邊內面連接有用于閉合模板的插銷5,插銷可以由插座和插板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參見圖3所示 將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置于頂板模板8上的預留洞口處,使模板板體的高度高于 預留洞口高度,閉合端部板塊斷開處的插銷,在模板外側澆注混凝土。待混凝土構件7具有 一定強度后,將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上的插銷打開,通過合頁的角度變化,將端部板塊向內 側收展,并用模板頂部的吊環6將模板從混凝土構件洞口內取出。
權利要求一種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包括圍合在預留洞口內壁的模板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板體(1)同向斷開至少兩塊,相鄰板塊在斷開兩邊的內面連接有合頁(4),在模板板體兩個端部板塊(3)的外邊內面連接有用于閉合模板的插銷(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板體斷開為占模板板體一半大小的中部板塊(2)和占模板板體1/4大小的兩塊端部板塊(3)。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板體(1)的 頂部連接有吊環(6)。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板體(1)的高度高于或等于預留洞口高度。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板體為鋼板、木板、硬塑料板或玻璃鋼板。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洞口的橫截面為圓形、三角形、方形或多邊形。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銷(5)由插座和插板或插棍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合頁式預留洞口模板,包括圍合在預留洞口內壁的模板板體,所述模板板體同向斷開至少兩塊,相鄰板塊在斷開兩邊的內面連接有合頁,在模板板體兩個端部板塊的外邊內面連接有用于閉合模板的插銷。模板板體可斷開為占模板板體一半大小的中部板塊和占模板板體1/4大小的兩塊端部板塊。本實用新型在預留洞口模板相應部位相應斷開設置,并且在模板內側加設合頁,連接斷開縫隙兩邊的模板,使相鄰模板可以變化不同角度,從而減小整體模板展開時的截面尺寸,達到使模板整體縮小的效果,從而能夠輕易地將模板自混凝土構件洞口內取出。本實用新型能使施工簡單化,且不易破損混凝土,對該部位混凝土質量能夠有效地保證。
文檔編號E04G15/06GK201502177SQ20092031032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4日
發明者凌國良, 劉愛玲, 宋紅, 楊素珍, 楊耀, 王妍, 董震, 袁恩炤, 趙曉強, 陳斌, 韓玉龍, 黃勃 申請人: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