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雨水作為一種寶貴的資源已經(jīng)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發(fā)達國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把收集的雨水用于沖洗廁所、澆灌草坪、水景補水等,不僅可以實現(xiàn)雨水的資源化,還可以減少雨水排除系統(tǒng)的流量,減少城市洪澇。屋面是城市中最適合和常用的雨水收集面,而一種簡單有效的屋面雨水收集裝置對屋面雨水的充分收集和利用至關重要。目前,有關雨水收集利用的裝置很多,如專利號為 200710173257. 7的“帶折疊式蓄水箱的屋頂雨水收集簡易裝置”,專利號為03138439. 0的 “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統(tǒng)”。這些發(fā)明有以下不足之處1)缺乏前期雨水分離功能;2)缺乏防蟲功能;3)缺乏除葉功能;4)雨水收集效率低,雨水水質較差;5)裝置復雜,成本較高。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使雨水得到有效地回收和利用。為實現(xiàn)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包括落水斗、棄流裝置和貯水箱。落水斗內設有兩層格網(wǎng),棄流裝置通過雨水管與落水斗相連;棄流裝置通過隔板分為溢流池和初存池兩部分;雨水管的出水口連接初存池,隔板上沿設有溢流孔;初存池底部設有污水口,污水口上設放空閥;溢流池底部開有出水口并通過雨水管與濾柱相連,濾柱設在貯水箱內,濾柱中填充濾料;貯水箱中部設有紫外燈管;貯水箱右側距箱頂3-5cm處設有倒U型溢流管,溢流管在貯水箱內的管口距底部約2-5cm,溢流管位于貯水箱外面的管口處裝有細格網(wǎng);貯水箱側面設有液位觀測窗, 貯水箱底部設出水管,出水管上設有放水閥。本實用新型投資較小,管理維護簡單,能有效收集屋面雨水,并且手機的雨水水質較好,只用范圍廣,可以作為家庭、公共和工業(yè)三方面的非飲用水。同時本實用新型不占用土地面積,可以作為節(jié)能建筑的一部分同時設計建設。
圖1為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 一落水斗,2—格網(wǎng),3—雨水管,4一棄流裝置,5—初存池,6—溢流池,7— 溢流孔,8—隔板,9 一放空閥,10—污水口,11 一雨水管,12—貯水箱,13—濾柱,14一濾料, 15—液位觀測窗,16—紫外燈管,17—溢流管,18—細格網(wǎng),19一出水管,20—放水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落水斗1、格網(wǎng)2、雨水管3、棄流裝置4、初存池5、 溢流池6、溢流孔7、隔板8、放空閥9、污水管10、雨水管11、貯水箱12、濾柱13、濾料14、液位觀測窗15、紫外燈管16、溢流管17、細格網(wǎng)18、出水管19、放水閥20組成。屋面雨水首先進入落水斗1,經(jīng)落水斗1內設置的共兩層的格網(wǎng)2截污后通過雨水管3進入棄流裝置4 ;棄流裝置4通過隔板8分為初存池5和溢流池6兩部分;雨水經(jīng)雨水管3后首先進入初存池5進行初步沉淀,當雨水充滿初存池5后,通過隔板8上的溢流孔7 流入溢流池6,然后進入與溢流池6底部相通的雨水管11 ;初存池5底部設有污水口 9和放空閥10,以排出雜質較多的雨水和沉淀的污泥;經(jīng)過棄流裝置4的雨水經(jīng)雨水管11到達貯水箱12中的濾柱13,濾柱13中填充有一定高度的濾料14,以進一步凈化雨水;貯水箱12 中部設有紫外燈管16,以對雨水進行消毒滅菌;貯水箱12右側距箱頂3-5cm處設有溢流管 17,溢流管17在貯水箱12內的管口距底部約2-3cm,保證在雨水滿溢時把雜質較多的雨水排出,溢水管17在貯水箱12外部的管口裝有細格網(wǎng)18,以防止蚊蠅等小動物的入侵;貯水箱12側面設有液位觀測窗15,便于觀測水位,避免雨水過溢;出水管19設在貯水箱12底部,出水管19上設有放水閥20。
權利要求1.一種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水斗(1)、雨水管(3)、棄流裝置 (4 )和貯水箱(12 );所述落水斗(1)內設有兩層格網(wǎng)(2 ),所述棄流裝置(4 )通過雨水管(3 ) 與落水斗(1)相連;所述棄流裝置(4)通過隔板(8)分為溢流池(6)和初存池(5)兩部分; 雨水管(3)的出水口連接初存池(5),隔板(8)上沿設有溢流孔(7);初存池(5)底部設有污水口( 10 ),所述污水口( 10 )上設放空閥(9 );溢流池(6 )底部開有出水口通過雨水管(11) 與濾柱(13)相連,濾柱(13)設在貯水箱(12)內,濾柱(13)中填充濾料(14);貯水箱(12) 中部設有紫外燈管(16);貯水箱(12)右側距箱頂3-5cm處設有倒U型溢流管(17),溢流管 (17)在貯水箱(12)內的部分管口距底部為2-5cm,溢流管(17)在貯水箱(12)外面的部分管口處裝有細格網(wǎng)(18);貯水箱(12)側面設有液位觀測窗(15),貯水箱(12)底部設出水管 (19 ),出水管(19 )上設有放水閥(20 )。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水斗(1)為矩形或半圓形結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棄流裝置(4)中隔板(8)上沿的溢流孔(7)距頂部為2-3c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貯水箱 (12)可以為矩形、圓形或橢圓形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柱(13) 距貯水箱(12)底部5-lO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裝置,涉及雨水收集利用裝置技術領域,包括落水斗、雨水管、棄流裝置和貯水箱。本實用新型所述落水斗內有格網(wǎng);所述棄流裝置通過隔板分為初存池和溢流池,隔板上有溢流孔;初存池底部設有污水口和放空閥;所述貯水箱包括濾柱、紫外燈管、溢流管、液位觀測窗,其中溢流管位于貯水箱內的部分直通到貯存箱底部,位于貯水箱外面的部分管口設有細格網(wǎng)。本實用新型通過落水斗收集雨水,然后雨水依次經(jīng)過格網(wǎng)、棄流裝置的初步分離凈化后進入貯水箱,在貯水箱內經(jīng)紫外燈管進一步被凈化、貯存。本裝置收集的雨水可用于灌溉、沖廁、水景補水等,既實現(xiàn)了雨水資源化,還減少了雨水排除系統(tǒng)的流量。
文檔編號E04D13/08GK202117109SQ20102056515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0月18日
發(fā)明者吳春篤, 段明飛, 解清杰 申請人: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