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踢腳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踢腳線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踢腳線。
背景技術:
現有的踢腳線,通常固定在墻腳,在踢腳線的外表面發生損壞時,則需要更換踢腳 線,但是現有的固定踢腳線更換操作麻煩,不方便。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踢腳線面板可拆卸地包覆在固定底座前面的踢腳 線。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踢腳線,該踢腳線包括固定 底座、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踢腳線面板,所述踢腳線面板包覆在所述固定底 座的前面。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底板、從所述底板上朝前延伸出的 連接件、從所述連接件的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可彈性形變的擋塊,所述踢腳線面板包括面板 本體、從所述面板本體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出的至少一對相間隔設置的連接件,成對所述連 接件相對的部位上均向內延伸出可彈性形變的擋塊,所述成對連接件上可彈性形變的擋塊 之間形成可變大或變小的通道,所述踢腳線具有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當所述踢腳線處 于工作狀態時,依靠彈性形變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擋塊朝前穿過所述通道,進入所述踢腳線 面板的成對連接件上的擋塊的前側,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擋塊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相 抵觸,并且所述固定底座上的連接件的前端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的后表面相抵觸;在所述 踢腳線處于非工作狀態時,所述固定底座與所述踢腳線面板相分離。優選地,在所述踢腳線從非工作狀態向工作狀態轉換的過程中,所述固定底座上 的擋塊的前表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的后表面相抵觸,并均發生形變,所述固定底 座上的擋塊的前表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的后表面中至少有一個表面為過渡斜面。優選地,在所述踢腳線從工作狀態向非工作狀態轉換的過程中,所述固定底座上 的擋塊的后表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的前表面相抵觸,并均發生形變,所述固定底 座上的擋塊的后表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的前表面中至少有一個表面為過渡斜面。優選地,所述固定底座的連接件上的擋塊有多組,多組所述擋塊沿著所述連接件 的前后方向相間隔設置,當所述踢腳線處于工作狀態時,依靠彈性形變所述固定底座上的 多組擋塊朝前穿過所述通道,進入所述踢腳線面板的成對連接件上的擋塊的前側,所述固 定底座上的最后一組擋塊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相抵觸。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踢腳線面 板包覆在固定底座的前面,則踢腳線通過踢腳線面板和外部接觸,這樣在踢腳線的外表面 發生損壞時,更換踢腳線面板即可,將踢腳線面板從固定底座上拆卸下來,然后將新的踢腳 線面板裝在固定底座上,該更換踢腳線面板的操作簡單方便。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踢腳線面板裝在固定底座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來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在圖1中,一種踢腳線,包括固定底座1、可拆卸地設置在固定底座1上的踢腳線面 板2,固定底座1固定安裝在墻腳上或者任何需要安裝踢腳線的位置上,在橫截面上踢腳線 面板2兩端朝后彎折,中間也朝后彎折,踢腳線面板2包覆在固定底座1的前面。踢腳線通 過踢腳線面板2和外部接觸,這樣在踢腳線的外表面發生損壞時,更換踢腳線面板2即可, 將踢腳線面板2從固定底座1上拆卸下來,然后將新的踢腳線面板2裝在固定底座1上,該 更換踢腳線面板2的操作簡單方便。在圖1中,固定底座1包括底板3、從底板3的中間朝前垂直延伸出的連接件4、從 連接件4的上下兩側向外延伸出的擋塊5,踢腳線面板2包括面板本體6、從面板本體6的 后表面向后延伸出的一對相間隔設置的連接件7,成對連接件7相對的部位上均向內延伸 出擋塊8,成對連接件7上擋塊8之間形成可變大或變小的通道12,固定底座1、踢腳線面板 2均是采用金屬材質,如鋁合金一體加工出來的,所以固定底座1、踢腳線面板2均是具有一 定的彈性形變能力的,通過擋塊8的彈性形變,使得通道12可以變大或者變小。在踢腳線面板2裝在固定底座1上的過程中,首先,固定底座1上的擋塊5的前表 面與踢腳線面板2上的擋塊8的后表面相抵觸,并均發生形變,從而擴大通道12,使得固定 底座1上的擋塊5可以通過通道12,進入踢腳線面板2的成對連接件7上的擋塊8的前側, 然后通道12發生彈性回復會縮小,此時固定底座1上的擋塊5與踢腳線面板2上的擋塊8 相抵觸,并且固定底座1上的連接件4的前端面與踢腳線面板2的后表面相抵觸,則實現了 踢腳線面板2穩定包覆在固定底座1的前面。為了方便固定底座1上的擋塊5通過通道12 進入,固定底座1上的擋塊5的前表面與踢腳線面板2上的擋塊8的后表面均為過渡斜面。在需要從固定底座1上拆卸下踢腳線面板2時,用力拉動踢腳線面板2,使得固定 底座1上的擋塊5的后表面與踢腳線面板1上的擋塊8的前表面相抵觸,并均發生形變,從 而擴大通道12,使得固定底座1上的擋塊5可以通過通道12脫離出來,實現踢腳線面板2 與固定底座1的分離,在分離后,通道12會發生彈性回復縮小。為了方便固定底座1上的 擋塊5通過通道12脫離,固定底座1上的擋塊5的后表面與踢腳線面板2上的擋塊8的前 表面中至少有一個表面為過渡斜面,在圖1中,踢腳線面板2上的擋塊8的前表面采用過渡 斜面。固定底座1的連接件4上的擋塊5有多組,多組擋塊5沿著連接件4的前后方向 相間隔設置,當踢腳線面板2裝在固定底座1上時,依靠彈性形變固定底座1上的多組擋塊 5朝前穿過通道12,進入踢腳線面板2的成對連接件7上的擋塊8的前側,固定底座1上的 最后一組擋塊5與踢腳線面板2上的擋塊8相抵觸。
權利要求1.一種踢腳線,其特征在于該踢腳線包括固定底座、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固定底座 上的踢腳線面板,所述踢腳線面板包覆在所述固定底座的前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踢腳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底板、從所述底板 上朝前延伸出的連接件、從所述連接件的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可彈性形變的擋塊,所述踢腳 線面板包括面板本體、從所述面板本體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出的至少一對相間隔設置的連接 件,成對所述連接件相對的部位上均向內延伸出可彈性形變的擋塊,所述成對連接件上可 彈性形變的擋塊之間形成可變大或變小的通道,所述踢腳線具有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 當所述踢腳線處于工作狀態時,依靠彈性形變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擋塊朝前穿過所述通道, 進入所述踢腳線面板的成對連接件上的擋塊的前側,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擋塊與所述踢腳線 面板上的擋塊相抵觸,并且所述固定底座上的連接件的前端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的后表面 相抵觸;在所述踢腳線處于非工作狀態時,所述固定底座與所述踢腳線面板相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踢腳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踢腳線從非工作狀態向工作狀 態轉換的過程中,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擋塊的前表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的后表面相 抵觸,并均發生形變,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擋塊的前表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的后表 面中至少有一個表面為過渡斜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踢腳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踢腳線從工作狀態向非工作狀 態轉換的過程中,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擋塊的后表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的前表面相 抵觸,并均發生形變,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擋塊的后表面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的前表 面中至少有一個表面為過渡斜面。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踢腳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的連接件上的擋塊有多 組,多組所述擋塊沿著所述連接件的前后方向相間隔設置,當所述踢腳線處于工作狀態時, 依靠彈性形變所述固定底座上的多組擋塊朝前穿過所述通道,進入所述踢腳線面板的成對 連接件上的擋塊的前側,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最后一組擋塊與所述踢腳線面板上的擋塊相抵 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踢腳線,包括固定底座、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踢腳線面板,所述踢腳線面板包覆在所述固定底座的前面,則踢腳線通過踢腳線面板和外部接觸,這樣在踢腳線的外表面發生損壞時,更換踢腳線面板即可,將踢腳線面板從固定底座上拆卸下來,然后將新的踢腳線面板裝在固定底座上,該更換踢腳線面板的操作簡單方便。
文檔編號E04F19/04GK201826506SQ20102057996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8日
發明者徐玉榮 申請人:吳江市七都方圓鋁型材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