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智能墻面溫度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建筑控溫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智能墻面溫度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室內的氣溫大多是依靠墻體流失的,為了達到降低溫度流失的目的,目前通行的辦法大多是在墻體的外側滿貼一層泡沫保溫層,這樣做雖然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并降低溫度流失的速度,但是實際上還是采取的較為被動的保溫方式,并不能進一步的控制溫度流失的速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智能墻面溫度控制裝置,它能有效地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三翻板1、控制總成2、鋼架7和膨脹螺絲8 ;所述的三翻板I三角板的三個面分別涂有吸熱圖層、降溫涂層和美術涂層,并通過鋼架7進行固定,鋼架7通過膨脹螺絲8固定在墻面10的側面,控制總成2與三翻板I相連接。所述的鋼架7與墻面10之間設有空隙9。所述的控制總成2分別與溫度感應裝置5和鍵入式開關6相連接,紅外控制裝置3通過紅外接收裝置4與控制總成2相連接。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保溫效果理想,且在為墻體保溫的同時,還可以達到為墻體增溫和降溫的目的。
圖1是本發明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控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看圖1-2,本具體實施方式
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三翻板1、控制總成2、鋼架7和膨脹螺絲8 ;所述的三翻板I三角板的三個面分別涂有吸熱圖層、降溫涂層和美術涂層,并通過鋼架7進行固定,鋼架7通過膨脹螺絲8固定在墻面10的側面,控制總成2與三翻板I相連接。所述的鋼架7與墻面10之間設有空隙9。所述的空隙9間距為5-lOcm。所述的控制總成2分別與溫度感應裝置5和鍵入式開關6相連接,紅外控制裝置3通過紅外接收裝置4與控制總成2相連接。
本具體實施方式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保溫效果理想,且在為 墻體保溫的同時,還可以達到為墻體增溫和降溫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智能墻面溫度控制裝置,它包含三翻板(I)、控制總成(2)、鋼架(7)和膨脹螺絲(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翻板(I)三角板的三個面分別涂有吸熱圖層、降溫涂層和美術涂層,并通過鋼架(7)進行固定,鋼架(7)通過膨脹螺絲(8)固定在墻面(10)的側面,控制總成⑵與三翻板⑴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智能墻面溫度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架(7)與墻面(10)之間設有空隙(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智能墻面溫度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隙(9)間距為 5-1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智能墻面溫度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總成(2)分別與溫度感應裝置(5)和鍵入式開關(6)相連接,紅外控制裝置(3)通過紅外接收裝置(4)與控制總成(2)相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新型智能墻面溫度控制裝置,涉及智能建筑控溫領域,它包含三翻板(1)、控制總成(2)、鋼架(7)和膨脹螺絲(8);所述的三翻板(1)三角板的三個面分別涂有吸熱圖層、降溫涂層和美術涂層,并通過鋼架(7)進行固定,鋼架(7)通過膨脹螺絲(8)固定在墻面(10)的側面,控制總成(2)與三翻板(1)相連接;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保溫效果理想,且在為墻體保溫的同時,還可以達到為墻體增溫和降溫的目的。
文檔編號E04B1/74GK103161273SQ20111035784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3日
發明者丁濤 申請人:蘇州瑞維思軟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