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攪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混凝土、輕質混凝土和砂漿的一種裝置,具體為一種新型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19世紀40年代,就出現(xiàn)了以蒸氣機為動力源的白落式攪拌機,其攪拌腔由多面體狀的木制筒構成,一直到19世紀80年代,才開始用鐵或鋼件代替木板,但形狀仍然為多面體。20世紀初,圓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攪拌機才開始普及,其形狀的改進避免了混凝土在拌筒內壁上的凝固沉積,提高了攪拌質量和效率。但在混泥土攪拌機的發(fā)展歷程中,一直以各種有葉片或無葉片的自落式攪拌機的發(fā)明與應用為主。自落式攪拌機依靠被拌筒提升到一定高度的物料的自落完成攪拌。工作時,隨著拌筒的轉動,物料被攪拌筒內壁固定的葉片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依靠自重下落。由于各物料顆粒下落的高度、時間、速度、落點和滾動距離不同,從而物料各顆粒相互穿插、滲透、擴散、最后達到均勻混合。自落式攪拌機雖然結構簡單、可靠性高、維護簡單、功率消耗小、拌筒和葉片磨損輕,但攪拌強度不高,生產(chǎn)效率低,攪拌質量不易保證。隨著多種商品混凝土的廣泛使用以及建筑規(guī)模的大型化,復雜化和高層化對混凝土質量,產(chǎn)量不斷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力地促進了混凝土攪拌設備在使用性能和技術水平方面的提高與發(fā)展,為了與時俱進我們研發(fā)了一種新型攪拌裝置。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攪拌裝置,解決現(xiàn)有攪拌機在攪拌時的強度不高,生產(chǎn)效率低,攪拌質量不易保證的問題。為了實現(xiàn)所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攪拌裝置,包括腳輪1、攪拌電機2、上料機架3、減速箱4、升降滑塊機構 5、齒輪齒條6、槳葉7、操縱桿8、底盤9、攪拌軸10、刮邊槳11、隨動槳12、攪拌筒13、攪拌蓋 14、筒體15、電氣箱16,機架17。其特征在于機架17下裝有四個腳輪1可以方便地轉移工作場地,攪拌電機2、升降滑塊機構5、攪拌蓋14、筒體15、電氣箱16均安裝機架17上;槳葉7固定在底盤9的下部,操作桿8安裝在筒體15中,攪拌蓋14上安裝刮邊槳11、隨動槳 12、攪拌筒13、攪拌蓋14,機架17為此攪拌機的支承部。當攪拌電機2經(jīng)減速箱4減速后帶動筒體15旋轉時,隨動槳12被動地攪拌物料。升降滑塊機構5中的升降器內的頂架桿, 由手輪經(jīng)齒輪齒條6帶動作上下直線運動。物料攪拌均勻后,關閉攪拌電機2,打開攪拌蓋 14,逆時針轉動手輪,齒輪齒條6向上運動,推動升降滑塊機構5的滑槽板繞橫桿沿滑槽運動,滑槽板上升的同時推動兩滑塊繞固定軸轉動;這樣,通過底盤9推動筒體15,筒體15與主軸脫離,并隨著筒體15的傾斜倒出物料。最后,順時針轉動手輪,齒輪齒條6向下運動, 使筒體15復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調混工作,可長期加熱使用, 攪拌強度高,攪拌質量易于保證。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包括腳輪1、攪拌電機2、上料機架3、減速箱4、升降滑塊機構5、齒輪齒條 6、槳葉7、操縱桿8、底盤9、攪拌軸10、刮邊槳11、隨動槳12、攪拌筒13、攪拌蓋14、筒體15、 電氣箱16,機架17。
具體實施方式
實例 1一種新型攪拌裝置,如圖所示,包括腳輪1、攪拌電機2、上料機架3、減速箱4、升降滑塊機構5、齒輪齒條6、槳葉7、操縱桿8、底盤9、攪拌軸10、刮邊槳11、隨動槳12、攪拌筒13、攪拌蓋14、筒體15、電氣箱16,機架17。其特征在于機架17下裝有四個腳輪1可以方便地轉移工作場地,攪拌電機2、升降滑塊機構5、攪拌蓋14、筒體15、電氣箱16均安裝機架17上;機架17為此攪拌機的支承部件。當攪拌電機2經(jīng)減速箱4減速后帶動筒體15 旋轉時,隨動槳12被動地攪拌物料。物料攪拌均勻后,關閉攪拌電機2,打開攪拌蓋14,逆時針轉動手輪,齒輪齒條6向上運動,推動升降滑塊機構5的滑槽板繞橫桿沿滑槽運動,滑槽板上升的同時推動兩滑塊繞固定軸轉動;這樣,通過底盤9推動筒體15,筒體15與主軸脫離,并隨著筒體15的傾斜倒出物料。最后,順時針轉動手輪,齒條向下運動,使筒體15復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調混工作,且可長期加熱使用,攪拌強度高,攪拌質量易于保證。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攪拌裝置,包括腳輪(1)、攪拌電機O)、上料機架(3)、減速箱G)、升降滑塊機構(5)、齒輪齒條(6)、槳葉(7)、操縱桿(8)、底盤(9)、攪拌軸(10)、刮邊槳(11)、隨動槳(I2)、攪拌筒(I3)、攪拌蓋(14)、筒體(I5)、電氣箱(16)、機架(17);其特征在于機架 (17)下裝有四個腳輪(1),攪拌電機(2)、升降滑塊機構(5)、攪拌蓋(14)、筒體(15)、電氣箱(16)均安裝機架(17)上;槳葉(7)固定在底盤(9)的下部,操作桿(8)安裝在筒體(15) 中,攪拌蓋(14)上安裝刮邊槳(11)、隨動槳(12)、攪拌筒(13)、攪拌蓋(14),機架(17)為此攪拌機的支承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塊機構(5)中的升降器內設置頂架桿,其由手輪經(jīng)齒輪齒條(6)帶動做上下直線運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攪拌裝置。其包括腳輪、攪拌電機、上料機架、減速箱、升降滑塊機構、齒輪齒條、槳葉、操縱桿、底盤、攪拌軸、刮邊槳、隨動槳、攪拌筒、攪拌蓋、筒體、電氣箱、機架;特征在于機架下裝有四個腳輪可以方便地轉移工作場地,當物料攪拌均勻后,關閉攪拌電機,打開攪拌蓋,逆時針轉動手輪,齒輪齒條向上運動,推動升降滑塊機構的滑槽板繞橫桿沿滑槽運動,滑槽板上升的同時推動兩滑塊繞固定軸轉動使筒體與主軸脫離,并隨著筒體的傾斜倒出物料。最后,順時針轉動手輪,齒條向下運動,使筒體復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調混工作,可長期加熱使用,攪拌強度高,且攪拌質量易于保證。
文檔編號B28C5/08GK202106471SQ20112017590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張世霞 申請人:張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