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U型陽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U型陽光板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溫室屋面材料,具體涉及一種U型陽光板。
技術背景[0002]傳統溫室屋面材料有農用PE膜和玻璃兩種材料。農用PE膜成本低廉,安裝簡易, 但壽命只有1-2年,保溫效果差,北方很多地方冬天都會在使用農用PE膜的溫室上覆蓋棉被或草墊,如此又失去了采光的效果。玻璃外表美觀,使用壽命長,但玻璃有自爆,容易造成人員傷害,傳熱系數大,在冬天不能起到保溫效果,同時容易有嚴重的結露現象,嚴重影響到透光率;另外一方面,玻璃由于自重較大,對鋼結構的強度要求較高,會大大增加建設成本。[0003]近些年出現了一直新型的采光材料,聚碳酸酯中空板,俗稱“陽光板”被引用到了溫室行業,該材料具有質輕,采光效果和保溫性能好等一些優點。[0004]且現有的陽光板為平板,標準寬度為2100mm,需要溫室縱向骨架按照間距1050mm 鋪設。如圖1所示,陽光板1鋪設在支架7上,考慮到防水需求,在陽光板1與陽光板1之間的接縫處2上方鋪設防水膠帶4,并上壓鋁合金弧壓條3,并配合防水自攻釘5,此外,還需要沿著接縫處2打中性硅膠6進行密封。安裝方式復雜,且隨著陽光板1的熱脹冷縮,接縫處2會出現松動,中性硅膠6和防水膠帶4也會逐漸老化,漏水現象就會越來越突出。因此,尚需提供一種新型的溫室屋面材料,不僅保溫性能好,還應安裝簡單、防漏水,壽命長。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U型陽光板,安裝簡單,防漏水,且使用壽命長。[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U型陽光板,包括板材主體、以及扣合部,其中,[0007]所述扣合部包括位于板材主體左側的左扣合部,以及位于板材主體右側的右扣合部,[0008]板材主體的兩側具有向上延伸的所述左扣合部和右扣合部。[0009]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左扣合部和右扣合部均包括位于外側的翻邊及位于內側的齒部。[0010]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齒部具有一個或多個齒尖,所述齒尖朝向所述板材主體。[0011]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齒尖為1 3個。[0012]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U型陽光板為實心結構或中空結構。[0013]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中空結構為1 7層中空結構。[0014]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中空結構具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可以貫穿或不貫穿所述U 型陽光板的板材主體和/或扣合部。[0015]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U型陽光板的聚碳酸酯基層的表面覆有聚碳酸酯UV保護層或防滴露層。[0016]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聚碳酸酯UV保護層上覆有防滴露涂層。[0017]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U型陽光板是不透明的、半透明的、或透明的;和/或[0018]所述U型陽光板是無色的、白色的或彩色的。[0019]應理解,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中,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各技術特征和在下文(如實施例)中具體描述的各技術特征之間都可以互相組合,從而構成新的或優選的技術方案。 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0020]圖1為現有的溫室屋面材料陽光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0021]圖2為U型陽光板的整體結構示意圖。[0022]圖3為U型陽光板的截面結構示意圖。[0023]圖4為U型陽光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申請的發明人經過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發現將用于溫室屋面的材料設計成U 型,即在平板本體的兩端形成扣合部,在安裝時,相鄰兩塊溫室屋面板地兩個扣合部相互靠背,直接用一個扣條卡扣住兩個扣合部即可完成安裝,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板材的熱脹冷縮不受空間的限制,對延長板材壽命大有裨益,且有效地解決了漏水問題。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本實用新型。[0025]U型陽光板[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U型陽光板,如圖2所示,U型陽光板10,包括[0027]板材主體13、扣合部[0028]所述扣合部包括位于板材主體左側的左扣合部18,以及位于板材主體右側的右扣合部19,其中,[0029]板材主體13的兩側具有向上延伸的所述左扣合部18和右扣合部19。[0030]優選的,所述板材主體13為平板。[0031]所述的左扣合部18和右扣合部19位于板材主體13的上表面。[0032]所述的扣合部(包括左扣合18和右扣合部19)與板材主體13是一體化的。[0033]進一步地,所述U型陽光板10的左扣合18和右扣合部19均包括位于外側的翻邊 14及位于內側齒部15,所述齒部15的齒尖16朝向所述板材主體13。[0034]本實用新型的U型陽光板10的長度為1 IOOm或更長,優選10 60m。為方便運輸,優選為10 17m。[0035]U型陽光板10的寬度為0. 5 :3m。[0036]板材主體13的厚度為5 100mm,較佳地,為10 50_。[0037]扣合部的高度為8 100mm,寬度為10 60mm。其中,翻邊14的高度為3 50mm, 寬度為4 30mm。[0038]所述U型陽光板10的齒部15具有一個或多個(較佳地1-3個)齒尖16。[0039]所述U型陽光板10具有實心結構或中空結構。[0040]所述中空結構為一層或多層中空結構,優選為2 7層中空結構。4[0041]所述中空結構具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可以貫穿或不貫穿所述板材主體和/或扣合部。較佳地,所述的通孔可以貫穿所述板材主體和/或扣合部。[0042]所述中空結構的通孔的形狀是規則的或不規則的。[0043]所述U型陽光板的組分為95-100wt%聚碳酸酯,以及任選的余量的添加劑。[0044]所述的添加劑包括聚碳酸酯抗UV料、防滴露處理劑、顏料。[0045]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U型陽光板10的截面示意圖,其中,U型陽光板10的基層11由聚碳酸酯制成,為聚碳酸酯層,基層11的部分或全部表面具有聚碳酸酯抗UV保護層12。優選為上表面。厚度為40 80微米,優選為50 60微米。[0046]所述聚碳酸酯UV保護層的重量占所述U型陽光板總重量的0. 5 5%。[0047]所述的U型陽光板還具有位于最外層的防滴露層。厚度為5 20微米,優選為 10 15微米。[0048]防滴露處理劑輥涂在所述聚碳酸酯UV保護層12的表面。[0049]所述防滴露處理劑的量為15 50g/m2,較佳地為20 30g/m2。[0050]所述U型陽光板是不透明的、半透明的、或透明的。[0051 ] 透光率大于40 %,更佳地,透光率大于75 %,甚至透光率大于90 %。[0052]所述U型陽光板是無色的、白色的、或彩色的。[0053]經測試,本實用新型的陽光板的最小彎曲半徑大于1000mm。[0054]U型陽光板的安裝[0055]如圖4所示,當安裝本實用新型的U型陽光板10時,將兩個翻邊14相互靠背,直接用一個扣條20卡扣住相鄰兩個U型陽光板的右扣合部19和左扣合部18即可完成安裝, 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0056]優選的扣條20的本體兩端分別具有一個齒部21,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一突起部分 23。在安裝時,突起部分23抵在兩個翻邊14的上端,所述兩個齒部21分別于相鄰兩個U 型陽光板的右扣合部19和左扣合部18相扣合。[0057]按照以上描述的安裝方法,可以將多個U型陽光板無釘連接,延長陽光板的寬度。[0058]本實用新型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實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組合。本案說明書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與任何組合物形式并用,說明書中所揭示的各個特征,可以任何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別說明,所揭示的特征僅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005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0060](1)安裝方式簡易,不僅節省了其它輔材的使用,且提高了安裝效率。[0061](2)采用扣條緊密扣合相鄰陽光板的左扣合部、右扣合部,徹底解決現有溫室普遍存在的漏水現象。[0062](3)多板拼接,延長了陽光板的寬度。[0063](4)無釘安裝形式使得陽光板的使用壽命延長到至少10 15年(或更長)。[0064](5)節能防火、質輕(IOmm厚的材料每平方米彡2kg),安裝時減少鋼材的用量。[0065](6)具有UV保護層,抗紫外防老化。[0066](7)防止結露、滴露。[006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條件或按照制造廠商所建議的條件。[0068]除非另行定義,文中所使用的所有專業與科學用語與本領域熟練人員所熟悉的意義相同。此外,任何與所記載內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應用于本實用新型中。文中所述的較佳實施方法與材料僅作示范之用。[0069]實施例1[0070]U型陽光板[0071]本實施例的陽光板為U型陽光板,包括板材主體、以及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包括位于板材主體左側的左扣合部,以及位于板材主體右側的右扣合部,其中,[0072]板材主體為平板,兩側具有向上延伸的所述左扣合部和右扣合部。即所述的左扣合部和右扣合部位于板材主體的上表面。[0073]扣合部與板材主體是一體化的。[0074]所述扣合部包括位于外側的翻邊及位于內側的齒部,所述齒部具有1-3個齒尖, 齒尖朝向所述板材主體。[0075]U型陽光板的長度為10 60m。[0076]U型陽光板的寬度為0. 5 :3m。[0077]板材主體的厚度為5 100mm。[0078]扣合部的高度為8 100mm,寬度為10 60mm。其中,翻邊14的高度為3 45mm, 寬度為4 30mm。[0079]U型陽光板具有實心結構,由聚碳酸酯制成,白色,不透明的,最小彎曲半徑大于 IOOOmm0[0080]實施例2[0081]U型陽光板[0082]本實施例的陽光板的結構與實施例1的陽光板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0083]U型陽光板為中空結構,通孔貫穿U型陽光板的板材主體和扣合部。[0084]板材主體的厚度為10 50mm。[0085]U型陽光板為透明的,透光率大于90%。[0086]實施例3[0087]U型陽光板[0088]本實施例的陽光板的結構與實施例2的陽光板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0089]所述U型陽光板的組分為95-99. 5wt%聚碳酸酯,以及余量的聚碳酸酯抗UV料,即基層為聚碳酸酯層,基層表面覆有聚碳酸酯抗UV保護層。[0090]實施例4[0091]U型陽光板[0092]本實施例的陽光板的結構與實施例2的陽光板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0093]所述U型陽光板還具有最外層的防滴露層。[0094]實施例5[0095]U型陽光板[0096]本實施例的陽光板的結構與實施例3的陽光板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0097]所述U型陽光板還具有最外層的防滴露層。[0098]實施例6[0099]U型陽光板[0100]本實施例的陽光板的結構與實施例1的陽光板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0101]所述U型陽光板的組分為95-98wt%聚碳酸酯,以及余量的聚碳酸酯抗UV料,即基層為聚碳酸酯層,基層上表面覆有聚碳酸酯抗UV保護層。[0102]實施例7[0103]U型陽光板[0104]本實施例的陽光板的結構與實施例6的陽光板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0105]所述U型陽光板的組分為95-98wt%聚碳酸酯,聚碳酸酯抗UV料及余量的黃色顏料,即基層為聚碳酸酯層,基層上表面覆有聚碳酸酯抗UV保護層,U型陽光板為黃色。[0106]本實用新型的U型陽光板的安裝不需要使用防水膠帶和膠水等輔材,徹底解決現有溫室普遍存在的漏水現象。材料的熱脹冷縮不受空間的限制,對延長壽命大有裨益,無釘安裝形式使得聚碳酸酯板材的使用壽命提高到10 15年;另外一方面,材料是垂直于次檁安裝的,即施工安裝不受縱向龍骨間距(主龍骨)的影響,不僅安裝施工非常簡單,而且質輕(IOmm厚的材料每平方米< ^g),大大節省了在主檁上的鋼材使用,提高了安裝效率。且本實用新型的U型陽光板具不僅保溫而且可以從結構上防止結露。本實用新型的U型陽光板,適用于采光屋頂、溫室大棚、透明幕墻等場所。[0107]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的上述講授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陽光板包括板材主體、以及扣合部,其中, 所述扣合部包括位于板材主體左側的左扣合部,以及位于板材主體右側的右扣合部, 板材主體的兩側具有向上延伸的所述左扣合部和右扣合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扣合部和右扣合部均包括位于外側的翻邊及位于內側的齒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齒部具有一個或多個齒尖,所述齒尖朝向所述板材主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齒尖為1 3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陽光板為實心結構或中空結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結構為1 7層中空結構。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結構具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可以貫穿或不貫穿所述U型陽光板的板材主體和/或扣合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陽光板的聚碳酸酯基層的表面覆有聚碳酸酯UV保護層或防滴露層。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UV保護層上覆有防滴露涂層。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U型陽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陽光板是不透明的、半透明的、或透明的;和/或所述U型陽光板是無色的、白色的或彩色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U型陽光板,包括板材主體、以及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包括位于板材主體左側的左扣合部,以及位于板材主體右側的右扣合部,其中,板材主體的兩側具有向上延伸的所述左扣合部和右扣合部。本實用新型的U型陽光板,安裝方式簡單,提高安裝效率,提高使用壽命,且減少鋼材的用量。
文檔編號E04D3/24GK202248557SQ20112029207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1日
發明者吳保山, 周旭東, 陳增軍, 陳昌春 申請人:品誠塑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