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鋼結構外天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鋼結構外天溝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與一種鋼結構外天溝有關。
技術背景[0002]隨著建筑工程技術的進步,輕鋼廠房類建筑在國內不斷的發展。在輕鋼維護這塊領域,如何將維護體系做得更加合理、經濟、實用而美觀一直是我們探索與追求的目標。因此,設計一套完美的輕鋼維護體系成為了一門有待我們長期不斷修訂與完善的技術課題。[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人設計出一種鋼結構外天溝,本案由此產生。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對普通外天溝進行了有效改進并應用于實際工程,本實用新型有效導流,加工精度高,穩定性好、安裝施工工序靈活。[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0006]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包括天溝本體、若干套組合拖帶;組合拖帶包括連接件一和連接件二,連接件一的兩端分別與天溝本體的兩個溝壁固定連接,與連接件一固定的連接件二連接至鋼結構屋面蓋板上。[0007]所述的天溝本體兩端面采用封堵板封堵。[0008]所述的天溝本體的兩個溝壁形成向內收邊。[0009]所述的天溝本體的外溝壁高于內溝壁。[0010]所述的天溝本體的外溝壁具有向內突起階狀結構,臺階以下部位為斜面。[0011]所述的連接件一為金屬片材兩端彎折,與天溝本體兩溝壁相貼固定連接。[0012]所述的天溝本體和組合拖帶采用鍍鋅鋼板材質制成。[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諸多有益效果[0014](1)本實用新型可形成外高內低。一方面可以保證雨水流量過急的時候,水流不會順著屋面板凹槽面的方向沖出天溝,能很好的將雨水進行阻擋,流入外天溝水槽內;第二方面,可以保證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天溝水槽內的雨水有外溢發生,只能溢至墻面板外側,而不至于內灌到屋內;第三方面,如果人員站立于天溝下方及較遠處觀看屋檐,此天溝能有效阻擋屋面板端部的波高,所以其外形顯得更為美觀。[0015](2)本實用新型制作精度高。新研發的組合托帶零部件采用維護系統常用的鍍鋅鋼板材質,通過裁剪、沖壓、折彎等簡單制作工藝精加工而成。因此,具有加工精度高,安裝后顯得格外整齊等優點。[0016](3)對外天溝進行了加強。從結構上來分析,組合拖帶在使用自攻螺釘與天溝內外側進行有效連接后,對外天溝槽體自身附加了一個加勁的作用,明顯的加強了外天溝水槽自身的穩定性,同時很好的解決了外天溝自身易變形的缺陷。[0017](4)施工工序更為靈活。常規的外天溝的做法是一邊壓在屋面板下,另一邊通過拉帶連接在屋面板上方。其施工順序必須是先鋪墻面板,再屋面板與天溝同時安裝。而本實用新型用自攻螺釘將外天溝槽體與組合托帶連接后,再用自攻螺釘將托帶固定在屋面檁條上。可以在屋墻面板全部施工完成后再實施安裝。[0018]綜上所述,此外天溝在結構、外觀、防水效果、施工順序、操作難易程度上比傳統做法均有所改進,明顯的具有科學性及先進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案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組合拖帶的示意圖;[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組合拖帶的連接件二示意圖;[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組合拖帶的連接件一示意圖;[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組合拖帶的天溝本體示意圖;[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天溝本體和組合拖帶連接的截面示意圖;[0024]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天溝本體與組合拖帶地面組裝示意圖;[0025]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天溝本體提升至檐口示意圖;[0026]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天溝本體在檐口與檁條連接示意圖;[0027]圖9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天溝本體對接裝配示意圖;[0028]圖10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天溝本體對接完成示意圖;[0029]圖1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天溝本體端部封堵示意圖;[0030]圖1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天溝本體落水管安裝示意圖;[0031]圖1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安裝完成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0033]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包括天溝本體1、若干套組合拖帶2,都是采用鍍鋅鋼板材質制成。[0034]天溝本體1為一個槽體結構,天溝本體1包括溝底11、內溝壁12、外溝壁13、收邊 14。內溝壁12、外溝壁13的上邊沿形成水平向內水平彎折的收邊14。外溝壁13的高度高于內溝壁12,而且在外溝壁13中間形成一個臺階15,臺階15的下方形成斜面,有利于雨水的導流。[0035]組合拖帶2包括連接件一 21和連接件二 22。連接件一 21是鍍鋅鋼板片材兩端彎折,與天溝本體1的內溝壁12、外溝壁13相貼,然后采用固定件固定。連接件二 22同時與連接件一 21相連,連接件二 22也是鍍鋅鋼板片材彎成的部件,連接件二 22的前端與連接件一 21固定連接,中間向上彎折,尾部略微斜上翹起,這樣方便與屋面板連接固定。[0036]本實用新型在安裝施工時,按照以下順序進行[0037]1、天溝本體1與組合拖帶2地面組裝,如圖6所示。[0038]根據天溝本體1在每一塊屋面板中均布設一套組合拖帶2的原則,首先把組合拖帶2橫檔置于天溝本體1內,并與天溝本體1內溝壁12、外溝壁13相貼形成有效扣合;然后使用自攻螺釘將天溝本體1在地面上與組合拖帶2的連接件一 21形成有效連接;最后使用8mm的鍍鋅螺栓將連接件一 21與連接件二 22進行連接,并處于半擰緊狀態,并保證兩零件間能左右轉動為宜。[0039]2、天溝本體1提升至檐口,如圖7所示。[0040]在屋面板及墻面板安裝完成后,使用吊裝設備將地面組裝好的天溝本體1提升至屋面板下方位置,并靠牢于墻面板外側。[0041]3、天溝本體1在檐口與檁條連接,如圖8所示。[0042]在天溝吊裝就位后,將組合拖帶連接件二 22進行調整,分別置于屋面板凹槽中間位置,采用2顆自攻螺釘穿透連接件二 22及屋面板與屋面板下方的檁條進行有效連接。最后,以組合拖帶兩零件間可進行微調的特點,將天溝本體1調齊整平,并對8mm鍍鋅螺栓進行終擰,從而將外天溝牢固的懸掛于屋面檐口上。[0043]4、天溝本體1的對接,如圖9、圖10所示。[0044]在天溝本體1有設置有搭接的地方,先鋪設一層丁基防水膠帶3,再鋪設一層搭接板件4,并用鋁拉鉚釘5進行連接,最后在搭接外延IOcm區域內涂刷一層耐侯止水硅膠6, 增強防水性能。[0045]5、天溝本體1的端部封堵,如圖11所示。[0046]在天溝本體1端部的地方,采用板件對接的同種工藝。先鋪設一層丁基防水膠帶, 再就位封堵板7,并用鋁拉鉚釘進行連接,最后在搭接外延IOcm區域內涂刷一層耐侯止水硅膠,完成天溝本體1端部的封堵。[0047]6、天溝本體1落水管的安裝,如圖12所示。[0048]根據設計要求,在天溝設置有落水管的位置將落水管8均安裝到位。此新型外天溝就安裝完成了,如圖13所示。[0049]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其特征在于包括天溝本體、若干套組合拖帶;組合拖帶包括連接件一和連接件二,連接件一的兩端分別與天溝本體的兩個溝壁固定連接,與連接件一固定的連接件二連接至鋼結構屋面蓋板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溝本體兩端面采用封堵板封堵。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溝本體的兩個溝壁形成向內收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溝本體的外溝壁高于內溝壁。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溝本體的外溝壁具有向內突起階狀結構,臺階以下部位為斜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件一為金屬片材兩端彎折,與天溝本體兩溝壁相貼固定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溝本體和組合拖帶采用鍍鋅鋼板材質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主要公開了一種鋼結構外天溝,包括天溝本體、若干套組合拖帶;組合拖帶包括連接件一和連接件二,連接件一的兩端分別與天溝本體的兩個溝壁固定連接,與連接件一固定的連接件二連接至鋼結構屋面蓋板上。本實用新型對普通外天溝進行了有效改進并應用于實際工程,本實用新型有效導流,加工精度高,穩定性好、安裝施工工序靈活。
文檔編號E04D13/064GK202280213SQ2011203834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1日
發明者余繼軍, 曾維鋒, 李明威, 王蓬勃, 肖湘, 黃珊 申請人:浙江精工鋼結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