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及移動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裝卸平臺,屬于建筑施工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房地產開發商在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在完成某一層或各層的結構施工后,都需要將各種建筑材料和設備輸送到相應樓層進行繼續(室內)施工,通常這種情況都會在相應樓層搭設建筑平臺,以供輸送施工物料使用。但是,目前的建筑平臺一般都是利用鋼管支架和鋼板組成的簡易平臺,在施工物料輸送到簡易平臺后,建筑工人需要在平臺上來回搬運施工物料到室內,既危險,容易發生事故,又需要通過手工搬運,勞動量非常大,費時,工作效率非常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滿足廣大用戶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必須向各樓層吊運各類物資的需求而創新設計制造的可提高搬運工作效率高,又能整體移動的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快捷、整體地移動上述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的移動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包括設置有軌道的平臺架,在平臺架上有可沿軌道移動的裝卸建筑物的小車。如上所述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車與軌道之間還設有防止小車脫軌的定位結構。如上所述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為防脫鋼板,多個防脫鋼板分布在小車四邊角,防脫鋼板下部開有開口槽,開口槽環抱著軌道。如上所述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架為框架結構,平臺架由兩條水平放置的工字鋼,以及將兩條工字鋼連接形成一體結構的多根空心橫管組成,兩條工字鋼平行設置以形成所述的軌道;所述防脫鋼板下部的開口槽兩相對側分別設有抱著工字鋼兩側開口的折邊。如上所述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架一端裝有可拆卸的護攔結構。如上所述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護攔結構為三面封閉護攔,三面封閉護攔由L形骨架和前側木板、左、右側木板通過螺栓鎖緊連接,L形骨架底部螺栓連接有護攔托管,護攔托管連接端插入所述空心橫管內且用螺栓鎖緊連接。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的移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小車與平臺架通過定位銷定位,再用塔吊通過四根鋼絲繩拉住小車四角進行整體吊裝,吊裝過程中,塔吊牽引小車且通過防脫鋼板帶動平臺架、護攔結構隨小車一起從高層建筑物的一層移動到另外一層。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軌道采用兩條水平放置的工字鋼與多根空心橫管焊接而成的框架結構,其中工字鋼既作為小車道軌,又作為大梁作用使用,整體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在平臺架上有可沿軌道移動的裝卸建筑物的小車,小車為電動車,小車可裝卸各種建筑材料,如3米或6米或更長的鋼管,水泥等,上述各種建筑材料可通過塔吊直接吊裝在小車上,搬運到建筑物內時,小車經過軌道移動到建筑物內,整個搬運過程簡單、方便,省時省力,可大大提高工作搬運的效率。2、小車與軌道之間設有防止小車脫軌的定位結構,定位結構為與小車固定相連的防脫鋼板,防脫鋼板下部開有開口槽,開口槽環抱著軌道,使得防脫鋼板能沿軌道平行移動且限制防脫鋼板相對于軌道上、下垂直移動,防脫鋼板在平移過程中既可掃清軌道周圍的路障,又能確保小車車輪永不脫軌,如需吊動本發明中裝置至另一樓層時,只需用塔吊通過四根鋼絲繩拉住小車四角即可進行護攔結構、平臺架和小車一起整體吊裝,移動及其方便,本發明的結構設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無法在高層建筑中移動造成的及其不方便的技術問題,而本發明在落地搬遷時又能很快將其拆開,且拆裝過程快捷方便。3、平臺架與護攔結構之間采用插入式裝配結構,再用螺栓緊固形成一體,運輸、存放過程中可將平臺架與護攔結構分離開,大大方便運輸和存放。4、使用時,平臺架一端與高層建筑物內的預埋件可拆卸連接,平臺架另一端伸出高層建筑物外,平臺架位于高層建筑物外一端裝有三面封閉的護欄結構,且平臺架位于建筑物外一端通過斜拉鋼繩與建筑物外墻上的預埋件拉緊連接,在平臺架上加裝有地板,使用安全。5、小車為電驅動控制,當停電時,只需脫開小車上的離合器手柄,個人的力量便能推動小車前進,使用輕便,不受有無電源接入的影響,真真符合高層新樓建筑設備的實用要求。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是小車與軌道配合示意圖;圖3是小車上防脫鋼板結構示意圖;圖4是整體式的平臺架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在聞層建筑上使用不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的目的與功效容易明白了解,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包括設置有軌道10的平臺架I,在平臺架I上有可沿軌道移動的裝卸建筑物的小車2,小車2與軌道10之間還設有防止小車脫軌的定位結構,在平臺架I 一端還裝有可拆卸的護攔結構。本發明中,平臺架I由兩條水平放置的工字鋼11,以及與兩條工字鋼11焊接連成一體結構的多根空心橫管12組成,兩條工字鋼11平行間隔設置以形成軌道10,軌道10內側鋪設木板,其主要是防止雜物垂落,嚴禁站人。軌道10長度可設定為七米,用戶可根據具體長度需求自行選擇不同的軌道長度,其中四米軌道懸空斜拉在室外,其余部分則通向室內作裝卸作業;小車2置于軌道10上,小車2為電驅動控制,其既可裝運6米長的排山管,又能裝運門字架、木條以及瓷磚、砂石等各類雜物。護攔結構為三面封閉護攔4,三面封閉護攔4由L形骨架和前側木板、左、右側木板通過螺栓鎖緊連接而成(圖中未表示出),L形骨架底部螺栓連接有護攔托管,護攔托管連接端插入空心橫管12內且用螺栓鎖緊連接,在兩側L形骨架上設置又安全帶扣環,使用十分安全可靠。定位結構為防脫鋼板3,四片防脫鋼板3被用螺栓、螺母擰緊在小車2四邊角處,防脫鋼板3下部開有開口槽31,開口槽31環抱著軌道10。本發明中,防脫鋼板3下部的開口槽31兩相對側分別設有抱著工字鋼11兩側開口的折邊310,使得防脫鋼板3能沿軌道10水平移動且限制防脫鋼板3相對于軌道10垂直移動,從而實現小車2與軌道10的防脫結構設計。如圖5所示,平臺架I 一端與高層建筑物內的預埋件可拆卸連接,平臺架I裝有三面封閉護攔4的一端位于高層建筑物外,在軌道10前端的封頭方管內插裝有斜拉管,斜拉管通過斜拉鋼繩5與建筑物外墻上的預埋件拉緊連接。在平臺架I上還加裝有地板(圖中未示出),地板與L形骨架用螺栓、螺母鎖緊連接。平臺架I與預埋件可拆卸連接為:采用鋼筋制作多組門形框架且預埋在水泥地板上固定,然后在軌道10位于室內端的空心橫管12兩端插入配有千斤頂的方管,各方管對應頂住各門形框架,門形框架主要用于防止平臺架I內端向上翹起,而平臺架I位于建筑物外一端通過斜拉鋼繩5與建筑物外墻上的預埋件拉緊連接,使用十分安全。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的移動方法,先將小車2推至軌道面上的兩插孔之間,插上定位銷以防止小車2在軌道10移動,再用塔吊通過四根鋼絲繩拉住小車2四角進行整體吊裝,吊裝過程中,小車2通過各防脫鋼板3抱著工字鋼11兩側的槽口帶動平臺架
1、三面封閉護攔4隨小車2 —起從高層建筑物的一層移動到另外一層,完成移動后只需進行簡單安裝即可使用,移動安全、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有軌道的平臺架,在平臺架上有可沿軌道移動的裝卸建筑物的小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車與軌道之間還設有防止小車脫軌的定位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為防脫鋼板,多個防脫鋼板分布在小車四邊角,防脫鋼板下部開有開口槽,開口槽環抱著軌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架為框架結構,平臺架由兩條水平放置的工字鋼,以及將兩條工字鋼連接形成一體結構的多根空心橫管組成,兩條工字鋼平行設置以形成所述的軌道;所述防脫鋼板下部的開口槽兩相對側分別設有抱著工字鋼兩側開口的折邊。
5.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架一端裝有可拆卸的護攔結構。
6.權利要求5所述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護攔結構為三面封閉護攔,三面封閉護攔由L形骨架和前側木板、左、右側木板通過螺栓鎖緊連接,L形骨架底部螺栓連接有護攔托管,護攔托管連接端插入所述空心橫管內且用螺栓鎖緊連接。
7.—種權利要求4所述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的移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小車與平臺架通過定位銷定位,再用塔吊通過四根鋼絲繩拉住小車四角進行整體吊裝,吊裝過程中,塔吊牽引小車且通過防脫鋼板帶動平臺架、護攔結構隨小車一起從高層建筑物的一層移動到另外一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包括設置有軌道的一整體式的平臺架,在平臺架上有可沿軌道移動的裝卸建筑物的小車,小車與軌道之間還設有防止小車脫軌的定位結構,定位結構為防脫鋼板,多個防脫鋼板分布在小車四邊角,防脫鋼板下部開有開口槽,開口槽環抱著軌道,防脫鋼板在平移過程中既可掃清軌道周圍的路障,又能確保小車車輪永不脫軌,如需吊動本發明中裝置至另一樓層時,只需用塔吊通過四根鋼絲繩拉住小車四角即可進行整體吊裝,移動及其方便,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無法在高層建筑中移動造成的及其不方便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整體移動,使用安全、方便的可移動式建筑裝卸平臺及移動方法。
文檔編號E04G5/14GK103206076SQ20121006551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冼二啟 申請人:佛山市南海保達建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