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停車架擋車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擋車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于旋轉停車架的擋車機構。
背景技術:
現代生活中,汽車已成為人們必需品,但隨之帶來的問題是,停車需要占用大量的用地面積,為節約停車空間,出現了旋轉停車架。將汽車停放在旋轉停車架上,然后將其固定,再旋轉停車架,使之處于基本豎直的狀態,因此相同的用地面積可停靠更多的車輛。但是,現有技術中,對旋轉停車架上汽車的固定為橫向固定,當旋轉停車架旋轉時,汽車仍可能在前進或后退的方向上竄出旋轉停車架,造成危險。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可防止汽車在旋轉停車架上前進或后退的旋轉停車架擋車機構。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防止汽車在旋轉停車架上前進或后退的旋轉停車架擋車機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旋轉停車架擋車機構,包括曲柄;所述曲柄的中部通過第一銷軸與旋轉停車架鉸接;所述曲柄的下端鉸接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與第一曲拐鉸接;所述第一曲拐在所述第二銷軸的下方通過第三銷軸與所述旋轉停車架鉸接;所述第一曲拐在所述第三銷軸的下方鉸接有第二連桿;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曲拐通過第四銷軸鉸接;所述第二曲拐在所述第四銷軸的下方通過第五銷軸與所述旋轉停車架鉸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可有效防止汽車在旋轉停車架上前進或后退,從而提高了旋轉停車架工作的安全性。
圖I是本發明一具體實施方式
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向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旋轉停車架擋車機構,包括曲柄1,曲柄I的中部通過第一銷軸5與旋轉停車架9鉸接,曲柄I的下端鉸接有第一連桿2,第一連桿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10與第一曲拐4鉸接。第一曲拐4在第二銷軸10的下方通過第三銷軸8與旋轉停車架9鉸接,第一曲拐4在第三銷軸8的下方鉸接有第二連桿3,第二連桿3的另一端與第二曲拐6通過第四銷軸11鉸接,第二曲拐6在第四銷軸11的下方通過第五銷軸7與旋轉停車架9鉸接。
如圖I所示,汽車的前輪胎12和后輪胎13位于旋轉停車架9的軌道9a上,對應前輪胎12和后輪胎13處均設置有擋車機構。汽車停靠在旋轉停車架9上時,曲柄I處于圖2中實線位置,因此第一曲拐4和第二曲拐6扣在旋轉停車架的軌道9a上,實現擋車的功能。當汽車需要離開旋轉停車架9時,順時針90°旋轉曲柄1,曲柄I拉動第一連桿2,第一連桿2拉動第一曲拐4繞第三銷軸8轉動,同時第一曲拐4推動第二連桿3,第二連桿3拉動第二曲拐6繞第五銷軸7與第一曲拐4相反的方向轉動,從而使第一曲拐4和第二曲拐6離開的、軌道9a,完成擋車釋放。此時,曲柄I、第一曲拐4和第二曲拐6位于圖2中虛線位置。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 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停車架擋車機構,其特征是包括曲柄(I);所述曲柄(I)的中部通過第一銷軸(5)與旋轉停車架(9)鉸接;所述曲柄(I)的下端鉸接有第一連桿(2);所述第一連桿(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10)與第一曲拐(4)鉸接;所述第一曲拐(4)在所述第二銷軸(10)的下方通過第三銷軸(8)與所述旋轉停車架(9)鉸接;所述第一曲拐(4)在所述第三銷軸(8)的下方鉸接有第二連桿(3);所述第二連桿(3)的另一端與第二曲拐(6)通過第四銷軸(11)鉸接;所述第二曲拐(6)在所述第四銷軸(11)的下方通過第五銷軸(7)與所述旋轉停車架(9)鉸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停車架擋車機構,包括曲柄(1);曲柄(1)的中部通過第一銷軸(5)與旋轉停車架(9)鉸接;曲柄(1)的下端鉸接有第一連桿(2);第一連桿(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10)與第一曲拐(4)鉸接;第一曲拐(4)在第二銷軸(10)的下方通過第三銷軸(8)與旋轉停車架(9)鉸接;第一曲拐(4)在第三銷軸(8)的下方鉸接有第二連桿(3);第二連桿(3)的另一端與第二曲拐(6)通過第四銷軸(11)鉸接;第二曲拐(6)在第四銷軸(11)的下方通過第五銷軸(7)與旋轉停車架(9)鉸接。本發明可有效防止汽車在旋轉停車架上前進或后退,從而提高了旋轉停車架工作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E04H6/42GK102677940SQ20121017040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尹冬, 尹剛, 尹在之, 尹平, 尹松, 尹藝臻, 張艷怡, 李卓蔓, 沈重衡, 白家揚 申請人: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