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停車場內全自動停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停車場內的裝置,尤其是一種停車場內的全自動停車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的停車場,中間是通道,兩邊停放車輛,通道占用空間大,約占40 %,導致停放車輛少,場地使用率低,只有60%左右。盡管有一些多層汽車庫,但是,該車庫設計中間是通道,通道兩側停放車輛,由一臺轎廂及曳引機完成垂直升降及平行輸送等將車輛停放在多層汽車庫內,結構復雜,成本大,同樣是有一通 道,場地使用率還是很低。本發明的一種停車場內全自動停車裝置,就是停車場內無須車輛進出的通道,全部場地均可停放車輛,充分利用空間,使用率大大提高,幾乎達到10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停車場內全自動停車裝置,通過傳送帶可將車輛停放在停車場內的任何位置,同樣也可以將停車場內車輛傳送出停車場外。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停車場內全自動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傳送帶(I)、移動停車位(2)、內固定停車位(3)、外固定停車位(4)、進出口(5)五個部分組成,傳送帶(I)安裝在停車場內四周,移動停車位(2)位于傳送帶(I)上面,內固定停車位(3)位于傳送帶(I)內側、停車場內中間,外固定停車位(4)位于傳送帶
(I)與停車場外圍之間,進出口(5)位于停車場側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停車場內無須車輛進出的通道,全部場地均可停放車輛,充分利用空間,使用率大大提高,幾乎達到100%。結構簡單,維修簡易,可在窄小場地設置,也可在大型場地內設置,特別適用于大中城市市區,以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傳送帶,2.移動停車位,3.內固定停車位,4.外固定停車位,5.進出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I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停車場內全自動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傳送帶
(I)、移動停車位(2)、內固定停車位(3)、外固定停車位(4)、進出口(5)五個部分組成,傳送帶(I)安裝在停車場內四周,移動停車位(2)位于傳送帶(I)上面,內固定停車位(3)位于傳送帶(I)內側、停車場內中間,外固定停車位(4)在傳送帶(I)與停車場外圍之間,進出口(5)位于停車場側邊。傳送帶⑴是環形狀,安裝在停車場內側四周,可以電動順時針旋轉,也可以電動逆時針旋轉,其長度視停車場大小而定。
移動停車位(2)位于傳送帶(I)上面,一條傳送帶(I)上面有多個移動停車位
(2),數量多少視傳送帶(I)長度而定。內固定停車位(3)位于傳送帶⑴內偵彳、停車場內中間。外固定停車位(4)位于傳送帶(I)與停車場外圍之間。進出口(5)位于停車場側邊的任何位置,視停車場需要而定。車輛進入停車場內時,從進出口(5)進入到傳送帶(I)上面的移動停車位(2)停好,然后旋轉傳送帶(I)到內固定停車位(3)或者外固定停車位(4)對應的位置,再將車輛停放到內固定停車位(3)或者外固定停車位(4),當內固定停車位(3)或者外固定停車位
(4)停滿車輛而無位置時,車輛可以停放在移動停車位(2)上面。反之,車輛駛離停車場時,車輛就從內固定停車位(3)或者外固定停車位(4)進入傳送帶(I)上面的移動停車位(2),旋轉傳送帶(I)將車輛送到進出口(5)對應的位置,再將車輛通過進出口(5)駛離停車場。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停車場內全自動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傳送帶(I)、移動停車位(2)、內固定停車位(3)、外固定停車位(4)、進出口(5)五個部分組成,傳送帶(I)安裝在停車場內四周,移動停車位(2)位于傳送帶(I)上面,內固定停車位(3)位于傳送帶(I)內側、停車場內中間,外固定停車位(4)位于傳送帶(I)與停車場外圍之間,進出口(5)位于停車場側邊。
全文摘要
一種停車場內全自動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傳送帶(1)、移動停車位(2)、內固定停車位(3)、外固定停車位(4)、進出口(5)五個部分組成,傳送帶(1)安裝在停車場內四周,移動停車位(2)位于傳送帶(1)上面,內固定停車位(3)位于傳送帶(1)內側、停車場內中間,外固定停車位(4)位于傳送帶(1)與停車場外圍之間,進出口(5)位于停車場側邊。停車場內無須車輛進出的通道,全部場地均可停放車輛,充分利用空間,使用率大大提高,幾乎達到100%。結構簡單,維修簡易,可在窄小場地設置,也可在大型場地內設置,特別適用于大中城市市區,以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文檔編號E04H6/10GK102704726SQ201210188548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
發明者陳韻姿 申請人:陳韻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