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結構技術領域,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有梁、無梁樓板,它是一次成型混凝土澆注的樓板中使用的填充構件。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建筑越來越滿足不了人們對空間的需求,城市建筑正努力向著多、高層拓展。城市建設的加快也促成了建筑技術諸多革命性的突破,而其中之一的空心樓蓋技術以其獨特優勢而引人注目。空心樓蓋技術源于1960-1970年代的預應力混凝土空心預制板,之后采用埋設空心圓管芯模再澆注混凝土的方法成為空心樓蓋的第二代產品,最后發展到現階段埋設空心 箱體再現澆的第三代技術,比如本人協同申請的專利號為ZL200420103010. X、名稱為“一種暗密肋無板式樓蓋用空腔構件”的專利,而第三代產品的顯著優點則體現在能滿足建筑物對大跨度大荷載的要求,最大限度減少了砼用量,防水性能及抗震性能好,而這在實踐中也得到了印證。然而這種空腔構件的制作工藝比較復雜,難以機械化規模生產,運輸和安裝也較困難。目前市場上出現了應用于空心樓蓋的蜂巢芯填充件和聚苯填充體,雖然具有質輕和方便運輸的優點,但施工時很難解決樓蓋澆搗混凝土過程中填充體上浮的問題,使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綜合改進現有技術中的填充構件,使之更好地應用于空心樓蓋已為急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質輕、抗浮、易于規模化生產和安裝的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而實現的所述的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包括預制硬質座板以及結合在預制硬質座板上的輕質體。填充構件在結構上采用了輕重結合的方式,這樣構成的填充體,整體質量較輕,且易于規模化生產和安裝;構件整體容積大,最大程度減少了樓蓋的混凝土用量;使用硬質的座板使構件的重心下移,輕質填充體結合在硬質的底座板上,保證樓蓋在澆搗混凝土時構件不漂浮、移動,保證施工質量。所述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中,所述預制硬質座板與輕質體之間的結合方式包括粘接、焊接、錨固、咬合、捆扎或澆注方式中的至少一種。不同的結合方式針對不同的生產工藝和施工工藝,視現場條件及工程造價等因素而定。所述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中,所述預制硬質座板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錨固件,所述錨固件一端錨固在預制硬質座板內,另一端外露;或所述的錨固件的外露端上設置有可彎折或可拆卸的橫梁裝置;或所述錨固件為螺桿、鋼筋、型鋼、塑料中的至少一種。錨固件的外露端上設置的可彎折或可拆卸的橫梁裝置能夠更好地固定輕質體,以防其上浮或漂移;采用錨固件連接,使構件結合牢固,裝配更為靈活,也易于機械化規模生產和現場安裝。所述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中,所述預制硬質座板或所述輕質體內設置有加強筋;或所述加強筋貫穿預制硬質座板和輕質體設置;或所述加強筋伸出預制硬質座板或輕質體外一段長度。設置加強筋可增強構件的物理性能;加強筋貫穿預制硬質座板和輕質體設置,可使構件結合更牢固,整體性更好;加強筋伸出預制硬質座板或輕質體外,可增強構件在樓板中的連接性能,或可采用如澆注等方式和樓板合為一體,或可參與樓板的承力。所述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中,所述加強筋為鋼筋、鋼絲網、玻璃纖維網、纖維束、纖維布、杜拉纖維、尼龍網、尼龍束、紙筋、秸桿或棉桿中的一種或幾種。加強筋材料的選取則以方便取材、生產、施工以及建筑性能要求、工程造價等因素而定。所述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中,所述輕質體為泡沫塑料、蜂巢塑料、泡沫混凝土、橡膠氣囊、塑料氣囊、木質空箱、塑料箱體、鐵皮箱體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不同的材質會有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能,組合成構件的特性也會不同,如何選取則以方便取材以及建筑物設計要求、工程造價等因素確定。如果建筑物對樓蓋的保溫隔熱功能有要求,則可選擇諸如泡沫塑料、泡沫混凝土等保溫隔熱性能比較好的材料作為輕質體材質。所述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中,所述預制硬質座板與輕質體采用澆注結合方式 時,輕質體設置有至少一條貫通到預制硬質座板的澆注孔道。設置澆注孔道有兩種運用方式如果在生產填充構件時向澆注孔道澆注混凝土或其它凝固性材料,則是在預制硬質座板與輕質體之間起連接成整體作用,而在澆搗樓蓋時,向澆注孔道澆注混凝土,凝固后的部分還能起到與樓面聯接以及承力作用。所述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中,至少一個澆注孔道內對應有至少一個錨固件。澆注孔道對應錨固件設置,這樣在澆注后,構件更堅固,承力性更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制成的填充構件質量輕,能滿足大跨度大荷載樓蓋對填充體的要求,可最大限度減少了混凝土用量;可有效解決填充構件在樓蓋澆搗過程中上浮漂移的問題;易于規模化機械生產,方便運輸和安裝;選用保溫隔熱材料作為輕質體材質,可使樓蓋的保溫隔熱性能明顯提高,大大增強建筑物的節能環保性能。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9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10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11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1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預制硬質座板,2_輕質體,3_錨固件,4_橫梁裝置,5_加強筋,6_燒注孔道。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在各附圖中,編號相同的,其說明相同。圖中I為預制硬質座板,2為輕質體,3為錨固件,4為橫梁裝置,5為加強筋,6為澆注孔道。如圖I所示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包括預制硬質座板I以及結合在預制硬質座板I上的輕質體2。圖I實施例I為本發明的基本結構,輕質體2結合在預制硬質座板I上,整體形成填充構件。如圖2、3、4所示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硬質座板I與輕質體2之間的結合方式包括粘接、焊接、錨固、咬合、捆扎或澆注方式中的至少一種。圖2實施例2中,預制硬質座板I與輕質體2之間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圖3實施 例3中,預制硬質座板I與輕質體2之間采用咬合方式連接預制硬質座板I上均勻設置凸起的燕尾條,而對應在輕質體2的底部配套設置了凹入的燕尾槽,再采用滑插方式使預制硬質座板I與輕質體2合為一體;圖4實施例4中,輕質體2采用捆扎方式連接在預制硬質座板I上。不同的連接方式各有優缺點,具體實施中可靈活選用。如圖5、6、7所示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硬質座板I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錨固件3,所述錨固件3 —端錨固在預制硬質座板I內,另一端外露;或所述的錨固件3的外露端上設置有可彎折或可拆卸的橫梁裝置4 ;或所述錨固件3為螺桿、鋼筋、型鋼、塑料中的至少一種。圖5實施例5中,預制硬質座板I上設置有四個錨固件3,錨固件3 —端錨固在預制硬質座板I內,而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別穿過開在輕質體2上的四個通孔,并外露于輕質體2的上方。實施例5可用于填充構件上面鋪設鋼筋或鐵絲網再澆搗成樓蓋的情形外露輕質體2上方的錨固件3端頭可與鋪設的鋼筋或鐵絲網進行綁扎,這樣澆搗過程中,填充構件不會上浮和左右擺動,而錨固件3在澆筑成型的樓蓋中亦可參與樓蓋承力。圖6實施例6中,錨固件3的上端自下而上穿過設在輕質體2里的通孔,伸出輕質體2的頂面,外露的端頭向一側彎折橫臥,將輕質體2固定在預制硬質座板I上。圖7實施例7中,錨固件3的上端自下而上穿過設在輕質體2里的通孔,伸出輕質體2的頂面,再螺紋連接一個可拆卸的十字橫梁裝置4,旋擰十字橫梁裝置4可將輕質體2緊固在預制硬質座板I上。如圖8、9、10所示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硬質座板I或所述輕質體2內設置有加強筋5 ;或所述加強筋5貫穿預制硬質座板I和輕質體2設置;或所述加強筋5伸出預制硬質座板I或輕質體2外一段長度。圖8實施例8中,預制硬質座板I和輕質體2內都設置有加強筋5 ;圖9實施例9中,加強筋5貫穿預制硬質座板I和輕質體
2設置,相比實施例8,這種方式使構件更結實牢固,但增加了成本;圖10實施例10中,預制硬質座板I和輕質體2內都設置有加強筋5,同時加強筋5伸出預制硬質座板I和輕質體2外一段長度。設置外露的加強筋5,可與樓蓋的密肋梁或框架梁綁扎一起,這樣在澆搗混凝土過程中,可進一步加強填充構件的抗浮力,也增加了澆筑后樓蓋的負載力及吊掛力。如圖11所示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硬質座板I與輕質體2采用澆注結合方式時,輕質體2設置有至少一條貫通到預制硬質座板I的澆注孔道6。圖11實施例11中,輕質體2設置有四條貫通到預制硬質座板I的澆注孔道6,在生產填充構件時直接向澆注孔道6澆注混凝土,是將預制硬質座板I和輕質體2連接成整體;如果在澆搗樓蓋時,向澆注孔道6澆注混凝土,凝固后的部分可參與到樓蓋的承力體系中。如圖12所示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澆注孔道6內對應有至少一個錨固件3。圖12實施例12和實 施例11作用相同,而澆注孔道6對應錨固件3的設置,使實施例12比實施例11在澆注后,構件更堅固,承力性也更好。以上列舉的實施例為講述所用,具體實施中不受列舉示例所限。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包括預制硬質座板(I)以及結合在預制硬質座板(I)上的輕質體(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硬質座板(I)與輕質體(2)之間的結合方式包括粘接、焊接、錨固、咬合、捆扎或澆注方式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硬質座板(I)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錨固件(3),所述錨固件(3) —端錨固在預制硬質座板(I)內,另一端外露;或所述的錨固件(3)的外露端上設置有可彎折或可拆卸的橫梁裝置(4);或所述錨固件(3)為螺桿、鋼筋、型鋼、塑料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硬質座板(I)或所述輕質體(2)內設置有加強筋(5);或所述加強筋(5)貫穿預制硬質座板(I)和輕質體(2)設置;或所述加強筋(5)伸出預制硬質座板(I)或輕質體(2)外一段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5)為鋼筋、鋼絲網、玻璃纖維網、纖維束、纖維布、杜拉纖維、尼龍網、尼龍束、紙筋、秸桿或棉桿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體(2)為泡沫塑料、蜂巢塑料、泡沫混凝土、橡膠氣囊、塑料氣囊、木質空箱、塑料箱體、鐵皮箱體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
7.根據權利要求I和2所述的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硬質座板(I)與輕質體(2)采用澆注結合方式時,輕質體(2)設置有至少一條貫通到預制硬質座板(I)的澆注孔道(6)。
8.根據權利要求7和3所述的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澆注孔道(6)內對應有至少一個錨固件(3)。
全文摘要
一種混凝土樓蓋用填充構件,包括預制硬質座板以及結合在預制硬質座板上的輕質體。所述預制硬質座板與輕質體之間的結合方式包括粘接、焊接、錨固、咬合、捆扎或澆注方式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提供一種輕質的樓蓋用填充構件,能滿足大跨度大荷載樓蓋對填充體的要求,可最大限度減少了砼用量;可有效解決填充構件在樓蓋澆搗過程中上浮漂移的問題;易于規模化機械生產,方便運輸和安裝;可選用保溫隔熱材料作為輕質體材質,使樓蓋的保溫隔熱性能明顯提高,大大增強建筑物的節能環保性能。
文檔編號E04C1/40GK102828571SQ20121034693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明者傅禮銘 申請人:傅禮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