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
背景技術:
幕墻是建筑物的外墻圍護,不承重,像幕布一樣掛上去,故又稱為懸掛墻,是現代大型和高層建筑常用的帶有裝飾效果的輕質墻體。由結構框架與鑲嵌板材組成,不承擔主體結構載荷與作用的建筑圍護結構。斷橋式幕墻的原理是利用塑料型材將室內外兩層幕墻 (幕墻主框和幕墻壓板)既隔開又緊密連接成一個整體,構成一種新的隔熱型的幕墻。這種幕墻在兩層玻璃之間增加塑料,而兩層玻璃框之間采用螺釘連接,不但熱密封效果不好,而且成本較高,且亟待改進。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 通過本發明的實施,提高密封隔熱效果,節約成本。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包括
幕墻主框;
開啟框,與所述幕墻主框固定連接;
開啟扇,與所述開啟框活動連接;
幕墻壓板;
開口窄底面寬的卡槽,分別相對地設置在所述幕墻主框與所述幕墻壓板相對應的面上;
兩端具有與所述開槽形狀對應的卡頭的連接件,通過所述開槽將所述幕墻主框與所述幕墻壓板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幕墻主框套芯,設置在所述幕墻主框內側。
優選地,還包括幕墻裝飾蓋板,設置在所述幕墻壓板外側。
基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公開,本發明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幕墻主框與幕墻壓板相對應的面分別設置對應的開口窄底面寬的卡槽,并使用具有與上述開槽形狀對應的卡頭的連接件連接,提高密封隔熱效果,節約成本。
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I的一種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I、眷墻王框;2、眷墻王框套芯;3、開啟框;4、開啟扇;5、眷墻壓板;6、眷墻裝飾蓋板;7、卡槽;8、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I提供了一種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幕墻主框 I ;開啟框3,與所述眷墻王框I固定連接;開啟扇4,與所述開啟框3活動連接;眷墻壓板5 ; 開口窄底面寬的卡槽7,分別相對地設置在所述幕墻主框I與所述幕墻壓板5相對應的面上;兩端具有與所述開槽7形狀對應的卡頭的連接件8,通過所述開槽7將所述幕墻主框I 與所述幕墻壓板5連接。幕墻主框套芯2,設置在所述幕墻主框I內側。幕墻裝飾蓋板6, 設置在所述幕墻壓板5外側。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眷墻王框; 開啟框,與所述幕墻主框固定連接; 開啟扇,與所述開啟框活動連接; 眷墻壓板; 開口窄底面寬的卡槽,分別相對地設置在所述幕墻主框與所述幕墻壓板相對應的面上; 兩端具有與所述開槽形狀對應的卡頭的連接件,通過所述開槽將所述幕墻主框與所述眷墻壓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幕墻主框套芯,設置在所述幕墻主框內側。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幕墻裝飾蓋板,設置在所述幕墻壓板外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幕墻斷橋明框轉接結構,包括幕墻主框;開啟框,與所述幕墻主框固定連接;開啟扇,與所述開啟框活動連接;幕墻壓板;開口窄底面寬的卡槽,分別相對地設置在所述幕墻主框與所述幕墻壓板相對應的面上;兩端具有與所述開槽形狀對應的卡頭的連接件,通過所述開槽將所述幕墻主框與所述幕墻壓板連接。本發明,在幕墻主框與幕墻壓板相對應的面分別設置對應的開口窄底面寬的卡槽,并使用具有與上述開槽形狀對應的卡頭的連接件連接,提高密封隔熱效果,節約成本。
文檔編號E04B2/96GK102979230SQ20121044202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7日
發明者孫金東, 李 杰, 曾林娟 申請人:安徽鑫發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