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壓型鋼板條混凝土疊合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鋼筋壓型鋼板條混凝土疊合板,屬建筑結構型材領域,本設計由預制底板和上部現澆層組成,所述預制底板由鋼骨架和混凝土組成,該鋼骨架由上部鋼筋、下部鋼筋和壓型鋼板條組成,壓型鋼板條沿疊合板板橫向平行間隔設置,上、下部鋼筋分別順條狀壓型鋼板條走向與壓型鋼板條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鋼骨架中澆筑混凝土形成的預制底板其壓型鋼板條的上部和上部鋼筋的全部顯露在外,本設計創新采用條狀壓型鋼板取代傳統的腹桿鋼筋,上部現澆層通過預制底板頂部外伸的上部鋼筋和條狀壓型鋼板與預制底板澆筑成一體,疊合板鋼骨架上、下部鋼筋可以伸入鋼筋混凝土梁內,有效限制疊合面的相對滑移,提高了抗剪能力,提高抗震性能和整體承載能力。
【專利說明】鋼筋壓型鋼板條混凝土疊合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鋼筋壓型鋼板條混凝土疊合板,屬建筑結構型材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高層建筑的大量出現,現階段的施工技術已遠遠不能滿足快速施工的要求,導致工期超時。目前現有的鋼筋骨架混凝土疊合板,其鋼筋骨架制作工藝要求較高,無法普及推廣應用。通常依賴自然粗糙面制作的疊合板,其疊合面抗剪能力有限,預制層和現澆層不能很好地呈整體性工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鋼筋壓型鋼板條混凝土疊合板,由預制底板和上部現澆層組成,特點是預制底板由鋼骨架和混凝土組成,所述鋼骨架由上部鋼筋、下部鋼筋和壓型鋼板條組成,壓型鋼板條沿疊合板板橫向平行間隔設置,上、下部鋼筋分別順條狀壓型鋼板條走向與壓型鋼板條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鋼骨架中澆筑混凝土形成的預制底板其壓型鋼板條的上部和上部鋼筋的全部顯露在外。
[0004]所述組成鋼骨架的壓型鋼板條為1型壓型鋼板條。
[0005]所述組成鋼骨架的壓型鋼板條為V型壓型鋼板條。
[0006]所述鋼骨架下部鋼筋上,垂直間隔連接有分布鋼筋。
[0007]本發明疊合板的鋼骨架,創新采用條狀壓型鋼板取代傳統的腹桿鋼筋制作桁架,上部現澆層通過預制底板頂部外伸的上部鋼筋和條狀壓型鋼板與預制底板澆筑成一體,有效限制疊合面的相對滑移,提高了抗剪能力和整體承載能力。疊合板鋼骨架上、下部鋼筋可以伸入鋼筋混凝土梁內,有效的增強梁板之間的相互連接,提高抗震性能。本發明疊合板不僅可以和鋼筋混凝土梁結合使用,而且也可以配合鋼梁一起使用,并且,本發明制作簡便宜行,適于工廠化生產和實施。
[0008]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發明預制底板鋼骨架及分布鋼筋示意圖
[0010]圖3是本發明預制底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現以1型壓型鋼板條為例,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過程。
[0012]本發明由預制底板1和現澆層2組成,預制底板1由鋼骨架和混凝土組成,所述鋼骨架由上部鋼筋3、下部鋼筋4和條狀I型壓型鋼板5組成,條狀1型壓型鋼板5沿疊合板板寬度方向平行間隔設置,上部鋼筋3、下部鋼筋4順條狀I型壓型鋼板5走向分別與條狀I型壓型鋼板5的上、下表面焊接固定,此外,在鋼骨架下部鋼筋4上垂直間隔連接有分布鋼筋6,鋼骨架中澆注混凝土澆筑形成的預制底板其條狀1型壓型鋼板5上部和上部鋼筋3全部顯露在外。待預制底板1達到規定強度后運至施工現場進行裝配,再在現場澆筑上部現燒層2,即形成疊合板。
【權利要求】
1.鋼筋壓型鋼板條混凝土疊合板,由預制底板和上部現澆層組成,其特征在于,預制底板由鋼骨架和混凝土組成,所述鋼骨架由上部鋼筋、下部鋼筋和壓型鋼板條組成,壓型鋼板條沿疊合板板橫向平行間隔設置,上、下部鋼筋分別順條狀壓型鋼板條走向與壓型鋼板條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鋼骨架中澆筑混凝土形成的預制底板其壓型鋼板條的上部和上部鋼筋的全部顯露在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壓型鋼板條混凝土疊合板,其特征在于鋼骨架下部鋼筋上,垂直間隔連接有分布鋼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壓型鋼板條混凝土疊合板,其特征在于,組成鋼骨架的壓型鋼板條為M型壓型鋼板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壓型鋼板條混凝土疊合板,其特征在于,組成鋼骨架的壓型鋼板條為V型壓型鋼板條。
【文檔編號】E04C2/06GK103835433SQ201210484682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李書庭, 黃勝, 張軍, 陳金林 申請人:湖北科翼建筑科技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