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外排柵腳手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型外排柵腳手板,主要針對施工現場外排柵一般采用的是金屬網墊片,其安全性能不高,容易滑落,本模塊是對傳統外排柵腳手架在建筑施工中腳手板的創新。使得腳手板的安全系數更高,容易施工,且牢固性能高,在工地上使用,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背景技術:
建筑工程中,外排柵腳手板一般用竹笆片、或者用鋼筋網片作為樓層間隔的鋪板,這些板、片構成的腳手板容易滑落、牢固性差、安全系數低,此種外排腳手板多產生安全事故,而且所用的建筑材料難以回收,因此,傳統的外排腳手板不能確定安全施工,又不能做 到重復使用,節約材料的目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外排柵腳手板,其采用帶有彎鉤和扣件的模塊單元,而將模塊單元串搭在建筑物外排柵的兩條縱向鋼管上構成施工站立平臺,從而使建筑施工速度快,安全性能高。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外排柵腳手板,包括角鐵、扁鋼、彎鉤、扣件,其特征是角鐵構成模塊框架,扁鋼設置在模塊框架內,在模塊框架的四角位置分別設有彎鉤,彎鉤通過焊接固定在模塊框架上,在彎鉤上設有兩個定位點,在扣件上開有定位槽,定位槽與定位點的位置相對應,通過定位槽與定位點的配合將扣件連接在彎鉤上,模塊框架、扁鋼、彎鉤和扣件構成模塊單元。所述模塊單元設有若干塊,若干塊模塊單元通過彎鉤和扣件串搭連接在建筑物外排柵的兩條縱向鋼管上,構成外排柵腳手板。所述模塊單元中的扁鋼用竹木片代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外柵腳手板采用模塊拼裝,結構牢固,安全性好,工作效率高,所用材料可以重復使用,且由于模塊定型生產,易于管理,并能減少材料的損耗。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A的放大圖;圖3為模塊扣接在鋼管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敘述。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外排柵腳手板,包括角鐵I、扁鋼2、彎鉤3、扣件4,角鐵I構成模塊框架,扁鋼2安裝設置在模塊框架內,在模塊框架的四角位置分別設有彎鉤3,彎鉤3通過焊接固定在模塊框架上,在彎鉤上設有兩個定位點31、32,在扣件4上開有定位槽41,定位槽41與定位點31、32的位置相對應,通過定位槽41與定位點31、32的配合將扣件4連接在彎鉤3上,模塊框架、扁鋼2、彎鉤3和扣件4構成模塊單元。模塊單元設有若干塊,若干塊模塊單元通過彎鉤和扣件串搭連接在建筑物外排柵的兩條縱向鋼管5上,構成外排柵腳手板。當然,模塊單元中的扁鋼還可以用竹木片代替,同樣能達到相同效果。外排柵腳手板制作簡單,外排柵腳手板周邊采用角鐵作為整個板面的框架及固定 端,根據外排柵的規定寬度,設定腳手板的寬度,長度則自己根據需要定制。在固定的尺寸下,彎鉤剛好能夠搭接在外架的縱向鋼管上,彎鉤搭接在外架的縱向鋼管上后,利用扣件將模塊單元扣在縱向橫桿上,并用定位點定位扣件的滑動距離。外排柵腳手板采用模塊拼裝,可以重復使用,且由于腳手板定型生產,易于管理,能夠減少外排柵使用材料的浪費。
權利要求1.一種外排柵腳手板,包括角鐵、扁鋼、彎鉤、扣件,其特征是角鐵構成模塊框架,扁鋼設置在模塊框架內,在模塊框架的四角位置分別設有彎鉤,彎鉤通過焊接固定在模塊框架上,在彎鉤上設有兩個定位點,在扣件上開有定位槽,定位槽與定位點的位置相對應,通過定位槽與定位點的配合將扣件連接在彎鉤上,模塊框架、扁鋼、彎鉤和扣件構成模塊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排柵腳手板,其特征是所述模塊單元設有若干塊,若干塊模塊單元通過彎鉤和扣件串搭連接在建筑物外排柵的兩條縱向鋼管上,構成外排柵腳手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排柵腳手板,其特征是所述模塊單元中的扁鋼用竹木片代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外排柵腳手板,包括角鐵、扁鋼、彎鉤、扣件,角鐵構成模塊框架,扁鋼設置在模塊框架內,在模塊框架的四角位置分別設有彎鉤,在彎鉤上設有兩個定位點,在扣件上開有定位槽,定位槽與定位點的位置相對應,通過定位槽與定位點的配合將扣件連接在彎鉤上,模塊框架、扁鋼、彎鉤和扣件構成模塊單元。本實用新型外排柵腳手板可在工地現場重復使用,結構牢固,在外排柵腳手板上行走方便,使用便利,且安全系數較高。
文檔編號E04G5/08GK202559712SQ20122016114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7日
發明者鄧志峰, 鄭守平, 陳濤, 陳穩德, 彭建良 申請人: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