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用單元板塊橫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用鋁型材,尤其涉及ー種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用單元板塊橫框,主要用于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單元板塊與單元板塊之間的連接,屬于建筑構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幕墻結構中,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單元板塊與單元板塊之間的連接結構一般采用單元板塊橫框為開ロ式的,傳統的単元板塊橫框具有以下幾個不足
·[0003]I、橫框的連接面為無腔體的開ロ結構,剛度差,穩定性不夠。2、橫框連接面為無腔體的開ロ結構,使得単元板塊橫框之間連接強度差,系統承受負風壓能力差。3、單元板塊橫框的水密性、氣密性較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用單元板塊橫框,使得単元板塊與單元板塊之間連接剛度好,穩定性好,強度高,系統承受負風壓能力強,水密性,氣密性好。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用單元板塊橫框,它包括大腔體和小腔體,所述小腔體位于大腔體的右段上方,所述大腔體的上壁向左設有橫段I,所述橫段I的左端向上設有豎段I,所述豎段I的上端向右設有卡槽I,所述小腔體的上壁向左設有橫段II,所述橫段II的左端向上設有豎段II,所述豎段II的上端向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卡槽II和卡槽III。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閉合的腔體使得単元板塊與單元板塊之間連接剛度好,穩定性好,強度高,系統承受負風壓能力強,系統主結構吸收橫向推力大;通過排水孔使外層水排至室外,同時增加了水密性和氣密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用單元板塊橫框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大腔體I橫段Ill豎段112卡槽113安裝孔14小腔體2[0019]橫段1121豎段II22卡槽1123卡槽11124。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用單元板塊橫框,它包括大腔體I和小腔體2,所述小腔體2位于大腔體I的右段上方,所述大腔體I的上壁向左設有橫段111,所述橫段Ill的左端向上設有豎段112,所述豎段112的上端向右設有卡槽113,所述大腔體I內設有多個安裝孔14,所述小腔體2的上壁向左設有橫段1121,所述橫 段1121的左端向上設有豎段1122,所述豎段II22的上端向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卡槽II23和卡槽11124。使用時,所述卡槽113、卡槽1123和卡槽III24用于嵌置彈性皮條,使得水密性和氣密性得到提高。所述小腔體2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起到排水孔的作用,通過排水孔使外層水排至室夕卜,同時增加了水密性和氣密性。
權利要求1 一種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用單元板塊橫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腔體(I)和小腔體(2),所述小腔體(2)位于大腔體(I)的右段上方,所述大腔體(I)的上壁向左設有橫段I(11),所述橫段I (11)的左端向上設有豎段I (12),所述豎段I (12)的上端向右設有卡槽I (13),所述小腔體(2)的上壁向左設有橫段II (21),所述橫段II (21)的左端向上設有豎段II (22),所述豎段II (22)的上端向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卡槽II (23)和卡槽III(2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外金屬環抱帷幕墻用單元板塊橫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腔體(1)和小腔體(2),所述小腔體(2)位于大腔體(1)的右段上方,所述大腔體(1)的上壁向左設有橫段I(11),所述橫段I(11)的左端向上設有豎段I(12),所述豎段I(12)的上端向右設有卡槽I(13),所述小腔體(2)的上壁向左設有橫段II(21),所述橫段II(21)的左端向上設有豎段II(22),所述豎段II(22)的上端向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卡槽II(23)和卡槽III(24)。本實用新型可以使得單元板塊與單元板塊之間連接剛度好,穩定性好,強度高,系統承受負風壓能力強,水密性,氣密性好。
文檔編號E04B2/88GK202627266SQ20122016632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9日
發明者倪斌, 徐丹 申請人:江陰裕華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