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彩鋼瓦支架領域,具體是一種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
背景技術:
目前太陽能光伏組件應用非常廣泛,尤其是在中國,光伏組件逐漸的應用到各個領域中。 通常的做法是將太陽能光伏組件固定在屋頂,通過面積較大的屋頂來設置光伏組件,從而來吸收太陽能發電。一般大面積的屋頂的建筑物采用彩鋼瓦作為屋頂,彩鋼瓦的形狀多種,但是均無法直接將光伏組件固定在建筑物屋頂的彩鋼瓦上,這是困擾許多應用者的難題。一般咬口型波紋板的彩鋼瓦是梯形結構,普通的轉接件大多采用四角貼合固定的方式,如中國專利局公開的專利號201120071852. I的名稱為“咬口型波紋夾芯板屋面光伏支架系統”的實用新型專利,它通過四個腳與波紋板固定,受力面在四個腳,這樣容易腐蝕造成漏水,而且它的加工工藝繁瑣,原材料浪費嚴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節省原材料、加工方便且不會造成彩鋼瓦變形的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它包括左支撐板與右支撐板,左支撐板與右支撐板之間通過頂部的頂支撐板連接,頂支撐板上設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在頂支撐板的側面與頂支撐板形成一個平面。所述的固定板與頂支撐板一體設置而成。所述的左支撐板、右支撐板與頂支撐板一體設置而成。所述的左支撐板、右支撐板與頂支撐板的底面上設有一層保護層。所述的保護層為雙面膠或者單面膠。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在安裝C型鋼的時候穩定,對彩鋼瓦不會造成形變以及破損,安裝方便,節省原材料。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它包括左支撐板I與右支撐板2,左支撐板I與右支撐板2之間通過頂部的頂支撐板3連接,頂支撐板3上設置有固定板4,所述的固定板4固定在頂支撐板3的側面與頂支撐板3形成一個平面,固定板4與頂支撐板3 —體設置而成,左支撐板I、右支撐板2與頂支撐板3 —體設置而成。在加工時,原材料是一塊型材板,將該板按工藝要求進行對安裝固定孔加工,加工好后從一側向中間平行切割兩條線,將板的一側分成三份,然后將兩個靠邊的兩份進行彎壓加工形成了左支撐板,中間一份形成了固定板4,板的另一側在進行彎壓加工形成了右支撐板,中間部分形成了頂支撐板3。在安裝的時候 將左支撐板I、右支撐板2以及頂支撐板3安置在截面為梯形的彩鋼瓦上,左支撐板I、右支撐板2以及頂支撐板3同時為受力面,這樣受力均勻,彩鋼瓦不會產生形變,安裝方便,同時固定板4與頂支撐板3是一個平面,安裝C型鋼的時候受力均勻,安裝方便,轉接件的受力在一個平面上,這樣的結構更穩定;由于本實用新型為整塊板材制造,沒有多余浪費,所以節省材料。為了不讓轉接件與彩鋼瓦之間產生磨損生銹,在左支撐板、右支撐板與頂支撐板的底面上設有一層保護層,通常該保護層為雙面膠或者單面膠。
權利要求1.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它包括左支撐板與右支撐板,左支撐板與右支撐板之間通過頂部的頂支撐板連接,頂支撐板上設置有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在頂支撐板的側面與頂支撐板形成一個平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與頂支撐板一體設置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支撐板、右支撐板與頂支撐板一體設置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支撐板、右支撐板與頂支撐板的底面上設有一層保護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層為雙面膠或者單面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彩鋼瓦支架領域,具體是一種咬口型波紋板轉接件。它包括左支撐板與右支撐板,左支撐板與右支撐板之間通過頂部的頂支撐板連接,頂支撐板上設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在頂支撐板的側面與頂支撐板形成一個平面。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在安裝C型鋼的時候穩定,對彩鋼瓦不會造成形變以及破損,安裝方便,節省原材料。
文檔編號E04D3/36GK202577781SQ20122017993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5日
發明者周小剛, 張小衛, 郝啟強 申請人:江蘇沃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