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預應力張弦梁高空換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跨度預應力張弦梁結構高空換索裝置,適用于鐵路站房大跨度預應力鋼結構維修工程。
背景技術:
隨著大型鐵路站房的新建,房間柱間距越來越大,要求其梁跨度也越來越大,大跨度H型鋼平面組合結構張弦梁的施工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H型鋼平面組合結構張弦梁的施工技術由H型鋼實腹梁、撐桿及鋼索組成,三者相互連接,實腹梁通過撐桿與鋼索連接,鋼索端部節點的錨固通過錨具固定在鋼板上,通過加勁板支撐在實腹梁上,鋼索緊度可以調節,通過調節鋼索緊度,對實腹梁施加預應力(如圖I所示)。預應力鋼索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根據統計因使用期間的維護不到位,預應力鋼索的實際使用壽命平均不到30年。目前國內大跨度H型鋼平面組合結構張弦梁的施工技術特別是高空換索技術很不成 熟,因此亟待解決預應力鋼索的維護和更換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預應力鋼索的更換裝置和方法。為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預應力張弦梁高空換索裝置,包括多個換索支墩,所述換索支墩為八三式鐵路輕型軍用橋墩,在換索支墩的頂部與張弦梁之間設置千斤頂和雙工字鋼支撐。所述多個換索支墩之間設置有限制張弦梁變形的拉接鋼絲繩和大手葫蘆,該鋼絲繩通過固定在張弦梁兩端的拉緊抱箍拉緊。在鋼絲繩的中部設置有中柱防偏配重。所述多個換索支墩的分布通過計算和實際監測取得的張拉索力確定。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上部荷載保留不動條件下實現換索,顯著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動車停運時間,同時上部結構的保留,較大程度上減少了換索成本。
圖I為張弦梁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張弦梁底與支墩間支撐連接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變形監測點布置示意圖。圖中I張弦梁、2撐桿、3鋼索、4換索支墩、5千斤頂、6雙工字鋼。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描述。[0014]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張弦梁底與支墩間支撐連接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包括多個換索支墩4,在換索支墩4的頂部與張弦梁I之間設置千斤頂5和雙工字鋼6支撐。為防止換索過程中的張弦梁I變形,在多個換索支墩4之間設置有限制張弦梁I變形的拉接鋼絲繩和大手葫蘆,所述鋼絲繩通過固定在張弦梁I兩端的拉緊抱箍拉緊,在鋼絲繩的中部還設置有中柱防偏配重。本實用新型采用八三式鐵路輕型軍用橋墩作為換索支墩4,較大程度上提高了換索效率,縮短了換索施工工期;八三式鐵路輕型軍用橋墩可以循環使用,節約了換索成本;同時,因八三式鐵路輕型軍用橋墩的強度高、剛度大,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換索時對既有結構的不利影響,換索工作安全可控。多個換索支墩4的分布通過仿真模擬分析和施工監控結合,在不卸除上部結構荷載的情況下,通過計算和實際監測取得在非設計工況下進行張弦梁I高空換索時張拉索力 值的確定(如圖3所示),其中仿真模擬計算可以提供施工技術的最優化方案,施工監控能夠提供精確的施工控制目標圖3所示的I、II、III、IV、V為五個監測點,同時兩者可以相互驗證,這進一步確保了施工的質量和可靠性。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上部荷載保留不動條件下實現換索,顯著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動車停運時間,同時上部結構的保留,較大程度上減少了換索成本。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方案,只是舉例說明,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等同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圍。
權利要求1.一種預應力張弦梁高空換索裝置,包括多個換索支墩(4),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索支墩(4)為八三式鉄路輕型軍用橋墩,在換索支墩(4)的頂部與張弦梁(I)之間設置千斤頂(5)和雙エ字鋼(6)支撐,所述多個換索支墩(4)之間設置有限制張弦梁(I)變形的拉接鋼絲繩和大手葫蘆,該鋼絲繩通過固定在張弦梁(I)兩端的拉緊抱箍拉緊,在鋼絲繩的中部設置 有中柱防偏配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預應カ張弦梁高空換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換索支墩(4)的分布通過計算和實際監測取得的張拉索カ值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應力張弦梁高空換索裝置,包括多個換索支墩,所述換索支墩為八三式鐵路輕型軍用橋墩,在換索支墩的頂部與張弦梁之間設置千斤頂和雙工字鋼支撐,所述多個換索支墩之間設置有限制張弦梁變形的拉接鋼絲繩和大手葫蘆,該鋼絲繩通過固定在張弦梁兩端的拉緊抱箍拉緊;在鋼絲繩的中部設置有中柱防偏配重;所述多個換索支墩的分布通過計算和實際監測取得的張拉索力確定。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上部荷載保留不動條件下實現換索,顯著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動車停運時間,同時上部結構的保留,較大程度上減少了換索成本。
文檔編號E04G23/03GK202559771SQ20122019917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王春生, 文璐, 閆家波, 于建利, 高思祿, 冉悠 申請人:中鐵十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