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流體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流體分配器技術領域[0001]一種流體分配器,主要應用于玻璃成型的制造工藝中,本實用新型尤指一種可將制造工藝過程中多余氣泡排出的流體分配器。
背景技術:
[0002]請參閱圖1,圖中所示為一種現有的流體分配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中所示的流體分配器10,其具有一第一流體分配管101及一第二流體分配管102,且兩分配管101、102的末端呈封閉狀,而兩分配管101、102的下方連接有一成型渠道103,其中,兩分配管101、102 之間共同連接有一接頭104,可供與一供料管11完成組設,所稱的供料管11用以導入一玻璃液,當呈熔融狀的玻璃液通過接頭104后,分流進入兩流體分配管101、102內,并分別向兩流體分配管101、102的末端流動,以使玻璃液均勻地被分配至流體分配器10的兩分配管101、102內;再者,流入兩流體分配管101、102的玻璃液12,可經由成型渠道103向下流動, 依下拉法的原理,沿流體分配器10的長度方向,制作出厚度一致的薄板玻璃;再請參閱圖 2,圖中所示為現有的流體分配器的實施示意圖,如圖所示的流體分配器10,當玻璃液12進入到兩流體分配管101、102時,由于兩流體分配管101、102為彎管狀且呈末端密閉,故,當玻璃液12在進入兩流體分配管101、102的過程中,極易將氣泡13包覆于玻璃液之中,當氣泡13過多時,會集中附著于兩流體分配管101、102的內部靠上方的管壁,而所形成的氣泡 13除容易再被混入流動的玻璃液12之中,造成成型后的平板玻璃14內部摻雜有氣泡13, 且過多氣泡13的累積,也會影響玻璃液的正常流動;再者,當附著于管壁的氣泡13揮發后, 會形成細微的玻璃結晶,進而造成流經而過的玻璃液的表面形成細微的痕跡(筋紋),當情況嚴重時,即會影響平板玻璃14的制成品整體的質量,故有必要解決此問題。實用新型內容[0003]有鑒于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依據發明人多年來從事玻璃成型的經驗,針對流體分配器整體的結構及實施方式,進行研究及改良,期能設計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實體產品; 緣此,本實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排除玻璃液在分配管內部所產生的氣泡,以維持平板玻璃成型后的質量的流體分配器。[0004]為達上述目的,該種流體分配器,包括[0005]一個接頭,其上方成型有一個開口端,在兩側則分別成型有一個第一接口及一個第二接口,該開口端與該供料管連接;[0006]—個第一流體分配管,其中一端與該第一接口完成連接,其另一端呈封閉狀,及一個第二流體分配管,其中一端與該第一接口完成連接,其另一端呈封閉狀;[0007]一個成型渠道,內部呈中空狀,連接于該第一流體分配管及該第二流體分配管的下方,并與該第一流體分配管及該第二流體分配管呈相連通;以及[0008]一個以上的排氣管,設于該第一流體分配管及/或該第二流體分配管的外部上方,該排氣管與該第一流體分配管及該第二流體分配管內部呈連通。[0009] 本實用新型的流體分配器,其主要具有一第一流體分配管及一第二流體分配管, 且兩分配管分別設有一個以上的排氣管,所述的排氣管與兩分配管內部成連通狀,借此,當呈熔融狀態的玻璃液流入兩分配管時,如因此而有氣泡的產生,其即可借助排氣管將氣泡快速排出,達到防止氣泡影響玻璃成型的功效。[0010]為使貴審查委員能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僅以下列說明搭配圖示,敬請參閱。
[0011]圖I為一種現有的流體分配器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2為現有的流體分配器的實施示意圖。[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組裝實施示意圖。[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示意圖(一)。[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示意圖(二)。[0017]主要組件符號說明[0018]10流體分配器101第一流體分配管102第二流體分配管[0019]103成型渠道104接頭11供料管[0020]12玻璃液13氣泡14平板玻璃[0021]20流體分配器201接頭202第一流體分配管[0022]2011開口端204成型渠道2012第一接口[0023]2013第二接口203第二流體分配管205排氣管[0024]21供料管22玻璃液Al氣泡。
具體實施方式
[0025]請參閱圖3,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如圖中所示的流體分配器20,其主要由一接頭201、一第一流體分配管202、一第二流體分配管203及一成型渠道204所組構而成,其中,接頭201成型為中空狀,上方成型有一開口端2011,兩側則分別成型有一第一接口 2012及一第二接口 2013,使接頭201整體形成一三通狀的管體,而接頭201的第一接口 2012及第二接口 2013,分別與第一流體分配管202及第二流體分配管203完成連接,使接頭201的開口端2011與兩流體分配管202、203形成連通,又,兩流體分配管202、 203的上方分別具有一個以上的排氣管205,且兩流體分配管202、203的內部與排氣管205 呈連通狀,又,兩流體分配管202、203的末端呈封閉狀,再者,在兩流體分配管202、203的下方,與成型渠道204形成連接狀,所述的成型渠道204可使呈熔融狀態的玻璃液,沿流體分配器20的長度方向經由成型渠道204向下流動,以制作出厚度一致的平板玻璃。[0026]請參閱圖4,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組裝實施示意圖,如圖中所示的流體分配器 20,其架設于一平臺上,并與相關組構件完成組設,且常態下利用接頭201與一供料管21完成連接,使供料管21可將呈熔融狀態的玻璃液導入流體分配器20內,以進行平板玻璃的成型作業。[0027]再請搭配參照圖5,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示意圖(一),承上所述,供料管21在進行玻璃液22的供給時,使玻璃液22由供料管21流向流體分配器20的接頭201,再進一步由接頭201分流向第一流體分配管202及第二流體分配管203中,如本圖所示的第一流體分配管202及第二流體分配管203,當玻璃液22流入兩流體分配管202、203內時,由于呈熔融狀的玻璃液22本身處于高溫狀態,其在兩流體分配管202、203內部流動時,極易將空氣包覆于玻璃液之中,而被包覆的空氣即會形成氣泡Al,當氣泡Al過多時,會集中附著于兩流體分配管202、203的內部靠上方的管壁。[0028]再請搭配參照圖6,圖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示意圖(二),承圖5所述,氣泡 Al聚集于兩流體分配管202、203內部管壁時,由于兩流體分配管202、203的上方設有排氣管205,使得兩流體分配管202、203內部管壁所聚集的氣泡Al,可通過各排氣管205由兩流體分配管202、203的內部排出,借此,當本實用新型流體分配器20進行平板玻璃的成型作業時,即可通過所設的數個排氣管205將平板玻璃制造工藝中所產生的氣泡Al排出,避免氣泡Al混入玻璃液22中,影響到平板玻璃的制成品的質量。[0029]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主要借助第一流體分配管及第二流體分配管的上方分別設有排氣管,有效的將玻璃液所產生的氣泡排出,可有效避免氣泡或是空氣摻雜到玻璃液中, 影響到平板玻璃的制成品的質量;依此,本實用新型其據以實施后,確實可達到提供一種可有效排除玻璃液在管體內部所產生的氣泡,以維持平板玻璃成型后的良率的流體分配器。[0030]以上所述的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圍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流體分配器,應用于平板玻璃成型的制造工藝中,供與一個供料管連接,以導入呈熔融狀態的玻璃液,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個接頭,其上方成型有一個開口端,在兩側則分別成型有一個第一接口及一個第二接口,該開口端與 該供料管連接; 一個第一流體分配管,其中一端與該第一接口完成連接,其另一端呈封閉狀,及一個第二流體分配管,其中一端與該第一接口完成連接,其另一端呈封閉狀; 一個成型渠道,內部呈中空狀,連接于該第一流體分配管及該第二流體分配管的下方,并與該第一流體分配管及該第二流體分配管呈相連通;以及 一個以上的排氣管,設于該第一流體分配管及/或該第二流體分配管的外部上方,該排氣管與該第一流體分配管及該第二流體分配管內部呈連通。
專利摘要一種流體分配器,應用于下拉式玻璃成型的制造工藝中,本實用新型具有一第一流體分配管及一第二流體分配管,且流體分配器與一供料管連接,使熔融狀態的玻璃液可由供料管流入到兩流體分配管內,并可均勻的流入流體分配器底部成型的一渠道,以生產一厚度一致的玻璃板,而本實用新型主要在兩流體分配管的上方,分別成型一個以上的與該等流體分配管連通的排氣管,借此,使兩流體分配管內多余的氣體排出,以防止空氣影響玻璃板的成型。
文檔編號C03B7/02GK202808569SQ20122034217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余襄程 申請人:富蕎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