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吊籠,尤其是涉及一種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
背景技術:
在現代工業廠房的墻面(皮)系統,彩鋼瓦因其施工周期短、美觀、透光性好而已被廣泛應用,但每片彩鋼瓦的長度長,在墻面系統安裝又處于垂直位置,安裝時,通常使用繩索作為工人作業時吊掛工具,但在繩索換位時極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不僅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而且使用時安全可靠,有效地減少、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簡稱吊籠),其特征是該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主要由掛鉤、后立桿、前立桿、前橫桿、后橫桿、左橫桿、右橫桿和底平臺組成;此后立桿和前立桿均分別呈左右對稱設置且共同組成矩形,此后立桿比前立桿長但后立桿與前立桿的底端平齊,將后立桿的上端段折彎成后置的直角掛鉤或在后立桿的上端段上分別對應焊裝直角掛鉤,在前立桿的上端與后立桿的上段之間均焊裝后高前低的斜拉桿,該后立桿可比前立桿高1200mm,掛鉤的高可為300mm、寬可為320mm,在左右對稱設置的后立桿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后橫桿,在左右對稱設置的前立桿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前橫桿,在左側的前、后立桿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左橫桿,在右側的前、后立桿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右橫桿,在后立桿和前立桿的下端部焊裝底平臺并鋪設平臺板,組成鋼結構的立式吊籠,吊籠的掛鉤、后立桿、后橫桿、左橫桿、右橫桿、前立桿、前橫桿和斜拉桿均可采用φ16 mm的圓鋼制作;焊縫(雙面焊)的長度大于5d (d為圓鋼的直徑),各前橫桿和后橫桿長度均可為700_,各左橫桿和右橫桿的長度均可為600_,各后橫桿之間的間隔均可為400mm,各前橫桿、左橫桿和右橫桿之間的間隔均可為800mm。使用時,將本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掛在廠房內墻面的檁條上,作業人員在本吊籠內根據需要上下分布安裝墻面(皮)彩鋼瓦,安全又可靠。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不僅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而且使用安全可靠,有效地減少、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作進一步說明。
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的主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的左視示意圖。圖I-圖2中1、掛鉤 2、后立桿 3、后橫桿4、左橫桿 5、右橫桿 6、前立桿 7、前橫桿 8、斜拉桿 9、底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I-圖2中可以看出一種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簡稱吊籠),其特征是該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主要由掛鉤I、后立桿2、前立桿6、前橫桿7、后橫桿3、左橫桿4、右橫桿5和底平臺9組成;此后立桿2和前立桿6均分別呈左右對稱設置且組成矩形,此后立桿2比前立桿6長但后立桿2與前立桿6的底端平齊,將后立桿2的上端段折彎成后置的直角掛鉤I或在后立桿2的上端段上分別對應焊裝直角掛鉤1,在前立桿6的上端與后立桿2的上段之間均焊裝后高前低的斜拉桿8,該后立桿2可比前立桿6高1200mm,掛鉤I的高可為300mm、寬可為320mm,在左右對稱設置的后立桿2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后橫桿3,在左右對稱設置的前立桿6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前橫桿7,在左側的前、后立桿6、2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左橫桿4,在右側的前、后立桿6、2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右橫桿5,在后立桿2和前立桿6的下端部焊裝底平臺9并鋪設平臺板,組成鋼結構的立式吊籠,吊籠的掛鉤I、后立桿2、后橫桿3、左橫桿4、右橫桿5、前立桿6、前橫桿7和斜拉桿8均可米用Φ16 mm的圓鋼制作;焊縫(雙面焊)的長度大于5d (d為圓鋼的直徑),各前橫桿7和后橫
桿3長度均可為700mm,各左橫桿4和右橫桿5的長度均可為600mm,各后橫桿3之間的間隔均可為400mm,各前橫桿7、左橫桿4和右橫桿5之間的間隔均可為800mm。使用時,將本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掛在廠房內墻面的檁條上,作業人員在本吊籠內根據需要上下分布安裝墻面(皮)彩鋼瓦,安全又可靠。
權利要求1.一種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其特征是該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主要由掛鉤(I)、后立桿(2)、前立桿(6)、前橫桿(7)、后橫桿(3)、左橫桿(4)、右橫桿(5)和底平臺(9)組成;此后立桿(2)和前立桿(6)均分別呈左右對稱設置且共同組成矩形,此后立桿(2)比前立桿(6 )長但后立桿(2 )與前立桿(6 )的底端平齊,將后立桿(2 )的上端段折彎成后置的直角掛鉤(I)或在后立桿(2)的上端段上分別對應焊裝直角掛鉤(I),在前立桿(6)的上端與后立桿(2 )的上段之間均焊裝后高前低的斜拉桿(8 ),在左右對稱設置的后立桿(2 )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后橫桿(3),在左右對稱設置的前立桿(6)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前橫桿(7 ),在左側的前、后立桿(6、2 )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左橫桿(4),在右側的前、后立桿(6、2 )之間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右橫桿(5 ),在后立桿(2 )和前立桿(6 )的下端部焊裝底平臺(9)并鋪設平臺板,組成鋼結構的立式吊籠。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其特征是該后立桿(2)比前立桿(6)高 1200m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其特征是掛鉤(I)的高為300mm、寬為 320mm。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其特征是掛鉤(I)、后立桿(2)、后橫桿(3)、左橫桿(4)、右橫桿(5)、前立桿(6)、前橫桿(7)和斜拉桿(8)均米用Φ 16 mm的圓鋼制作。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其特征是各前橫桿(7)和后橫桿(3)的長度均為700mm。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其特征是各左橫桿(4)和右橫桿(5)的長度均為600mm。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其特征是各后橫桿(3)之間的間隔均為400mm。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其特征是各前橫桿(7)、左橫桿(4)和右橫桿(5)之間的間隔均為8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屬吊籠,其特征是該墻面彩鋼瓦安裝作業用吊籠,主要由掛鉤、后立桿、前立桿、前橫桿、后橫桿、左橫桿、右橫桿和底平臺組成;此后立桿和前立桿均分別呈左右對稱設置且共同組成矩形,此后立桿比前立桿長但后立桿與前立桿的底端平齊,將后立桿的上端段折彎成后置的直角掛鉤或在后立桿的上端段上分別對應焊裝直角掛鉤,在前立桿的上端與后立桿的上段之間均焊裝后高前低的斜拉桿,在左右對稱設置的后立桿與前立桿之間分別自上至下均布焊裝后橫桿、前橫桿、左橫桿和右橫桿,在后立桿和前立桿的下端部焊裝底平臺并鋪設平臺板,組成鋼結構的立式吊籠,使用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E04G3/20GK202731264SQ201220348688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8日
發明者倪淑梅 申請人: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