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落模砂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作為現澆梁模板的卸載裝置,是一種落模砂箱。
背景技術:
常見的落模砂箱是圓形結構,分為筒座和筒芯,筒座常用無縫鋼管和鋼板焊接而成,銅芯也常用無縫鋼管和鋼板焊接組成,圓形焊接過程中,由于焊縫為弧形,焊接難度較大,操作繁瑣,只能在加工廠完成,不便于現場直接焊接;這種砂箱加工材料采用無縫鋼管 價格比一般鋼材高,價格昂貴,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落模砂箱,能夠解決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落模砂箱,包括外箱和內箱,外箱中部設置有U型槽,U型槽端面設置封端板,封端板上開設出砂槽口,于出砂槽口處設置插板,插板位于封端板的內壁上,內箱為長方體實體結構,內箱設置在外箱內,內箱與外箱(4)之間設置砂層。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的U型槽側壁下端設有出砂孔,出砂孔內安裝有螺栓。所述的內箱頂端面開設凹槽,凹槽內設置U型連接筋,U型連接筋下端深入內箱內部。所述的內箱內設有鐵絲籠。所述的內箱為混泥土預制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外箱采用U型槽和封端板焊接而成,取材方便經濟,焊接部位少,可采施工現場進行焊接,質量可控;封端板設有出砂槽口和U型槽設有備用出砂孔,出砂流暢,方便操作;內箱內安裝U型連接筋,U型連接筋可與墊梁和承重梁牢固連接,
安全可靠。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左視圖;圖3是圖I的右視圖。
附圖標記1封端板2浙青3U型槽4外箱5內箱6U型連接筋7出砂孔8螺栓9出砂槽口 10插板11鐵絲籠12凹槽13砂層。
具體實施方式
—種落模砂箱,如圖I、圖2和圖3所不,包括外箱4和內箱5,外箱4中部設置有U型槽3,U型槽3端面連接封端板1,封端板I上開設出砂槽口 9,出砂槽口 9處設置插板10,插板10位于封端板I的內壁上,內箱5為長方體混泥土預制塊,內箱5設置在外箱4內,內箱5與外箱4之間設置砂層13。外箱采用U型槽和封端板焊接而成,取材方便經濟,焊接部位少,可采施工現場進行焊接,質量可控。U型槽3側壁下端設有出備用出砂孔7,方便澆筑完成后砂子快速徹底流出外箱4,出砂孔7內安裝有螺栓8。封端板設有出砂槽口和U型槽設有備用出砂孔,出砂流暢,方便操作。內箱5頂面開設凹槽12,凹槽12內設置U型連接筋6,U型連接筋6下端伸入內箱5內部,U型連接筋6可與墊梁和承重梁牢固連接,安全可靠。內箱5內設有鐵 絲籠11,增加混泥土預制塊的牢固性。內箱5與外箱4連接縫隙處設有浙青2,防止使用時砂子外泄。澆梁施工時,將該新型落模砂箱設置在墊梁與承重梁之間,并將U型連接筋6上下連接牢固;澆筑完成,支架拆除時,拆除插板10,也可同時拆除螺栓8,將外箱4內的砂子放出,承重梁和模板緩慢下落,完成澆筑。
權利要求1.一種落模砂箱,包括外箱(4)和內箱(5),其特征在于外箱(4)中部設置有U型槽(3),U型槽(3)端面設置封端板(1),封端板(I)上開設出砂槽口(9),于出砂槽口(9)處設置插板(10),插板(10)位于封端板(I)的內壁上,內箱(5)為長方體實體結構,內箱(5)設置在外箱(4)內,內箱(5)與外箱(4)之間設置砂層(1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落模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槽(3)側壁下端設有出砂孔(7),出砂孔(7)內安裝有螺栓(8)。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落模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箱(5)頂面開設凹槽(12),凹槽(12)內設置U型連接筋(6),U型連接筋(6)下端深入內箱(5)內部。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落模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箱(5)內設有鐵絲籠(11)。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落模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箱(5)為混泥土預制塊。
專利摘要一種落模砂箱,包括外箱和內箱,外箱中部設置有U型槽,U型槽端面設置封端板,封端板上開設出砂槽口,與出砂槽口處設置插板,插板位于封端板的內壁上,內箱為長方體試題結構,內箱設置在外箱內,內箱與外箱(4)之間設置沙層。外箱采用U型槽和封端板焊接而成,取材方便經濟,焊接部位少,可采施工現場進行焊接,質量可控。
文檔編號B28B17/00GK202753277SQ201220403829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陳登玉, 李濤, 李樹敬, 鄒彥 申請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十四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