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斗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飾裝修工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地漏的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裝飾裝修行業中,地漏部位的處理一般通過現有常用的抹灰工具(如灰刀等)對水泥砂漿各個面分別進行找平、找坡,人工操作灰刀無法一次性準確確定流水坡度和相鄰面的夾角,需要多次修復各個面和相鄰面的接縫,操作難度大且效率低下,費工、費時,對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依賴高;施工質量難以保證,不利于后續防水及貼底面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找平找坡效率、保證施工質量的斗型模具。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斗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倒金字塔型的的模具主體,所述模具主體由四塊倒近似等腰梯形的斜坡擋板的腰依次連接圍成斗型,每個斜坡擋板頂部邊緣連接有豎直的擋板,所述模具主體內表面上連接有把手,與地漏排水管適配的地漏擋環與所述模具主體的底部連成一體。所述斜坡擋板上側邊緣長度為300-400mm。所述模具主體的高度為20_30mm。所述地漏擋環為環狀,高度為5-10mm,直徑為55_100mm。所述擋板的高度為10_20mm。本實用新型斗型模具具有倒金字塔型的模具主體和與該模具主體底部連成一體的地漏擋環,施工時,將斗型模具沿著排水管外側輕輕滑向砂漿面層,將地漏擋環對準地漏排水管,確認無誤后用力向下壓實,然后輕輕敲打模主體具至水泥砂漿密實后,將斗型模具沿管壁輕輕向上移動取出即可。與現有技術相比,倒金字塔型的模具主體能一次性確定地漏部位砂漿各個面的坡度及相鄰面的接縫,模具主體頂部的擋板有利于確定找平層的厚度,一次成型,提高找平找坡效率,克服了多次修復的缺點,操作簡單,降低了施工難度和對施工人員技術水平的依賴,保證施工質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斗型模具的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斗型模具的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斗型模具的使用狀態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斗型模具包括一個模具主體1,該模具主體I由四塊近似倒等腰梯形的斜坡擋板11構成,所述四塊斜坡擋板11的腰依次連接圍成倒金字塔型(即斗型),所述斜坡擋板11頂部邊緣長度為300-400mm,所述模具主體I的高度為20-30_。每個所述斜坡擋板11頂部邊緣連接有長度適配的豎直的擋板13,四個擋板13圍成一體使模具主體I的頂部有豎直的正方形框,以定位找平層厚度,所述擋板13的高度為10-20_。環狀的地漏擋環12與地漏排水管20尺寸適配,并與所述模具主體I的底部連成一體,該地漏擋環12高度為5-10mm,直徑為55-100mm。為方便施工人員握持該模具主體1,模具主體I內表面上連接有把手14。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斗型模具的使用狀態主視示意圖,地漏擋環12對準地漏排水管20,模具主體I壓在水泥砂漿找平層21上,從而一次成型地在水泥砂漿找平層21上形成所需的地漏形狀,敲打壓實后取出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斗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倒金字塔型的的模具主體(1),所述模具主體(I) 由四塊倒近似等腰梯形的斜坡擋板(11)的腰依次連接圍成斗型,每個斜坡擋板(11)頂部邊緣連接有豎直的擋板(13),所述模具主體(I)內表面上連接有把手(14),與地漏排水管 (20)適配的地漏擋環(12)與所述模具主體(I)的底部連成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擋板(11)上側邊緣長度為 300_400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斗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體(I)的高度為 20_30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斗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擋環(12)為環狀,高度為 5-10mm,直徑為 55-100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斗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13)的高度為 10_20mm。
專利摘要一種斗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倒金字塔型的模具主體(1),所述模具主體(1)由四塊倒等腰梯形的斜坡擋板(11)的腰依次連接圍成,每個斜坡擋板(11)頂部邊緣連接有豎直的擋板(13),所述模具主體(1)上連接有把手(14),與地漏排水管(20)適配的地漏擋環(12)與所述模具主體(1)的底部連成一體。倒金字塔型的模具主體能一次性確定地漏部位砂漿各個面的坡度及相鄰面的接縫,模具主體頂部的擋板有利于確定找平層的厚度,一次成型,提高找平找坡效率,克服了多次修復的缺點,操作簡單,降低了施工難度和對施工人員技術水平的依賴,保證施工質量。
文檔編號E04F21/04GK202882363SQ20122050082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張偉 申請人:深圳市建藝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