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復合保溫板生產線及其加工保溫板的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及建筑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保溫板生產線。
背景技術:
當前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建筑節能要求首當其沖,各種類型的復合保溫墻體催生著相應的隔熱、保溫的節能建筑材料的出現,復合保溫板就是其中一類。復合保溫板的典型結構為“三明治”式,其中間為保溫混合料、上下兩面覆蓋網格布并涂抹漿料,經滾壓、養護、切割等工序加工而成,是一種新型A級防火復合保溫板材,主要用于外墻外保溫,具有保溫隔熱、阻燃防火、質量穩定、便于施工等特點,可取代已遭限用的苯板,同時還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發泡水泥板的升級換代產品,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0年2月3日公告的公告號為CN100586686C,名稱為“復合保溫墻體板、外墻外保溫板生產線”的專利,其在皮帶輸送的流水線上連續的放上聚苯保溫板,通過落料防裂水泥砂漿,鋪多道玻璃絲網格布加強,經過多道滾壓后裁斷,保養固化而制成保溫板或墻體板。然而該專利只能夠生產加工單層覆蓋面的保溫板,不能夠適應現在上下覆蓋面及中間保溫層的加工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布局緊湊、結構合理,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復合保溫板生產線及其加工保溫板的工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一分三備料系統、成型系統、轉運系統、切割系統和裝板系統;
所述一分三備料系統包括原料倉、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計量倉一、計量倉二、下層漿料備料裝置、保溫料備料裝置和上層漿料備料裝置;
所述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具有出料口 A和出料口 B,所述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具有出料口 C和出料口 D,所述原料倉的出料口連通所述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的進料口,
所述下層漿料備料裝置包括下層漿料攪拌機,所述出料口 C連通所述下層漿料攪拌
機;
所述上層漿料備料裝置包括上層漿料攪拌機,所述出料口 D連通所述上層漿料攪拌
機;
所述保溫料備料裝置包括保溫漿料攪拌機、保溫混合料攪拌機、超輕集料儲料倉和超輕集料計量裝置,所述保溫漿料攪拌機連通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所述保溫漿料攪拌機設在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的上方,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通過超輕集料計量裝置連通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
所述計量倉一的進料口連通所述出料口 A,所述計量倉一的出料口連接所述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的進料口,所述計量倉二設在所述出料口 B和所述保溫漿料攪拌機之間; 所述成型系統通過一框架式工作臺設置在所述轉運系統的上方,所述成型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下層網格布布設裝置、下層漿料加料裝置、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滾壓裝置和上層漿料加料裝置;
所述下層漿料加料裝置設在所述下層漿料攪拌機的下方;
所述上層漿料加料裝置設在所述上層漿料攪拌機的下方;
所述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設在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的下方;
所述轉運系統包括底座、托板和輸送機,所述輸送機設在底座上,所述托板放置在所述輸送機上;
所述切割系統設在所述上層漿料加料裝置和裝板系統之間,
所述裝板系統設在所述輸送機的后端。所述超輕集料計量裝置設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超輕集料計量裝置包括機架、皮帶機和風機,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設在所述皮帶機上,所述風機連通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的出料口連通所述皮帶機的進料口,所述皮帶機的出料口連通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所述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和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之間設有保溫料攤鋪裝置,所述保溫料攤鋪裝置包括振動電機、彈簧和導板,所述導板下部朝向所述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呈圓弧形,所述導板通過彈簧連接所述振動電機。所述保溫攤鋪裝置和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之間設有滾壓裝置。本發明中復合保溫板生產線的加工保溫板的工藝為:
1)、加料,將原料加入原料倉中;
2)、計量分料,將原料倉中原料通過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的出料口A和出料口B、并經計量倉一和計量倉二,分別輸送至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和保溫漿料攪拌機;再經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的出料口 C和出料口 D分別輸送至下層漿料攪拌機和上層漿料攪拌機;
3)、底層布網、布料,托板輸至下層網格布布設裝置和下層漿料加料裝置的下方,托板先鋪放網格布,然后計量倉一中的原料經下層漿料攪拌機攪拌后,輸至下層漿料加料裝置中對托板上的網格布進行加下層漿料;
4)、保溫混合料加料,托板輸送至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的下方,計量倉二中的原料經保溫漿料攪拌機第一次攪拌;然后卸至保溫混合料攪拌機中,同時超輕集料儲料倉中的超輕集料通過超輕集料計量裝置卸至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中,進行第二次攪拌,攪拌后,卸至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中,在位于托板上加完下層漿料的網格布上鋪放保溫混合料;
5)、保溫料振動攤鋪,鋪放保溫混合料后,通過保溫料攤鋪裝置攤鋪均勻;
6)、一次滾壓、上層布網、二次滾壓、布料,鋪放完保溫混合料的托板輸送至滾壓裝置、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的下方,進行一次滾壓、鋪放網格布、二次滾壓,然后輸送至上層漿料加料裝置下方,計量倉一中的原料經上層漿料攪拌機攪拌后,輸至上層漿料加料裝置中對托板上的網格布進行加上層漿料;
7)、切割,上層漿料加料完畢,輸送至切割工位在相鄰底板接縫處進行切斷分割;
8)、裝板,完畢。本發明中的復合保溫板生產線主要由備料、成型、切割、轉運和裝板五個系統組成。
在備料系統中,備料分成兩個部分,一是用于保溫板中間層的保溫混合料的配制,二是用于保溫板上下兩層的膠漿面料的配制,其中保溫混合料的攪拌分二個階段進行二級攪拌,使得漿料均勻的裹在超輕集料表面,超輕料在漿料中能最大限度地均勻分布;這樣才能夠得到強度和密度更加均勻的保溫板。同時在配料中,采用了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和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的稱量裝置,節省了設備成本和場地空間;而現有技術中,一般需要三組獨立的備料系統,這帶來的問題是:原料倉就需要三組,而膠漿面料每次僅需很少量的原料,導致其對應的原料倉內的原料長時間無法用完,遇到潮濕空氣后,原料變質、硬化導致下料不暢,提高了清理的難度,嚴重的可能報廢,產生極大的浪費。在成型系統中,成型過程分階段進行,由鋪下層網格布、加下層膠漿料、鋪壓保溫混合料、一次滾壓、鋪上層網格布、二次滾壓、加上層膠漿料、切斷等工序組合而成,
其中在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和上層網格布布設滾壓裝置之間增加了保溫料攤鋪和滾壓兩道工序,使得通過弧形振動導板的振動將呈堆積狀的保溫混合料均勻攤鋪成略高于設計要求的高度,然后通過一次滾壓形成致密、等厚的保溫層(保溫層材料中加入3-4mm大小的顆粒狀超輕集料后,由于超輕集料具有彈性,在漿料中流動性差,使得保溫層難以成形),同時為了防止一次滾壓后的保溫層局部反彈過度造成高度尺寸超差,再通過二次滾壓保證保溫層的高度,完成保溫板的復合成型;
鑒于超輕集料難以獲取重量數據,在超輕集料的計量上,采用“流量”計量的方法,通過超輕集料計量裝置實現聚苯顆粒或玻化微珠等超輕集料的計量,滿足生產加工要求;本發明自動化程度高,布局緊湊合理,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備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計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左視圖,
圖7是本發明中保溫料攤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9是圖8的工作原理圖,
圖10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 圖中I是備料系統,11是原料倉,121是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1211是出料口 A,1212是出料口 B,
122是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1220是進料口,1221是出料口 C,1222是出料口 D,
131是計量倉一,132是計量倉二 ;
2是成型系統,20是工作臺,21是下層漿料備料裝置,211是下層漿料攪拌機,212是下層漿料加料裝置,213是下層網格布布設裝置,
22是保溫料備料裝置,221是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2是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223是超輕集料儲料倉,224是保溫漿料攪拌機, 23是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
24是上層漿料備料裝置,241是上層漿料攪拌機,242是上層漿料加料裝置;
3是切割系統,30是切斷工位;
4是轉運系統,41是底座,42是輸送機,421是進板輸送機,422是出板輸送機,43是托板,431是下層網格布,432是下層漿料,4331是待攤保溫層,4332是保溫層;
5是裝板系統,
6是超輕集料計量裝置,61是機架,62是皮帶機,620是出料口,63是容器;
7是滾壓裝置一,
8是保溫料攤鋪裝置,81是振動電機,82是彈簧,83是導板;
9是滾壓裝置二。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如圖1-10所示,包括一分三備料系統1、成型系統2、轉運系統4、切割系統3和裝板系統5 ;
所述一分三備料系統I包括原料倉11、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121、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122、計量倉一 131、計量倉二 132、下層漿料備料裝置21、保溫料備料裝置22和上層漿料備料裝置24 ;
所述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121具有出料口 A1211和出料口 B1212,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出料口 A1211和出料口 B1212上安裝蝶閥進行控制,所述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122具有出料口 C1221和出料口 D1222,所述原料倉11的出料口連通所述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121的進料口,
所述下層漿料備料裝置21包括下層漿料攪拌機211,所述出料口 C1221連通所述下層漿料攪拌機211 ;
所述上層漿料備料裝置24包括上層漿料攪拌機241,所述出料口 D1222連通所述上層漿料攪拌機241 ;
所述保溫料備料裝置22包括保溫漿料攪拌機224、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超輕集料儲料倉223和超輕集料計量裝置6,所述保溫漿料攪拌機224連通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所述保溫漿料攪拌機224設在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的上方,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223通過超輕集料計量裝置6連通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保溫混合料工作中實現二次攪拌,先將計量好的料(除超輕集料外)按一定順序投入保溫漿料攪拌機224中攪拌(一次攪拌),拌勻后打開保溫漿料攪拌機門,將拌好的漿料放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內,同時將超輕集料定量投放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內,邊攪拌邊投料直至攪拌均勻(二次攪拌)。所述計量倉一 131的進料口連通所述出料口 A1211,所述計量倉一 131的出料口連接所述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122的進料口 1220,所述計量倉二 132設在所述出料口 B1212和所述保溫漿料攪拌機224之間;
所述成型系統通過一框架式工作臺20設置在所述轉運系統4的上方,所述成型系統2包括依次設置的下層網格布布設裝置213、下層漿料加料裝置212、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222、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23、滾壓裝置(即滾壓裝置一 7)和上層漿料加料裝置242 ;
所述下層漿料加料裝置212設在所述下層漿料攪拌機211的下方; 所述上層漿料加料裝置242設在所述上層漿料攪拌機241的下方;
所述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222設在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的下方;
所述轉運系統4包括底座41、托板43和輸送機42,所述輸送機42設在底座41上,所述托板43放置在所述輸送機42上;輸送機42包括進板輸送機421和出板輸送機422,托板43先放置在進板輸送機421上,依次經過布網、下層布料、保溫層、布網滾壓、上層布料等工序,到出板輸送機422,最后進行裝板。所述切割系統3設在所述上層漿料加料裝置242和裝板系統5之間,在切割系統中,采用圓盤鋸切割,獨立設置,圖2中的切斷工位30實現切割。所述裝板系統5設在所述輸送機(即出板輸送機422)的后端。如圖5-6所示,所述超輕集料計量裝置6設在所述工作臺20上,所述超輕集料計量裝置6包括機架61、皮帶機62和風機,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223設在所述皮帶機62上,所述風機連通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223,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223的出料口連通所述皮帶機62的進料口,所述皮帶機62的出料口 620連通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聚苯顆粒或玻化微珠等超輕集料是保溫的主體材料,對超輕集料采取“流量”計量的方式更為合適。超輕集料通過風機被吹入裝在皮帶機62上方的透明密封容器63內,皮帶機出料口 620寬度和高度(可調節)為一定值,然后通過控制皮帶機62的轉動圈數得到一定體積的超輕集料。若同時摻入兩種不同品種或不同規格的超輕集料,可將透明密封容器沿皮帶輸送方向按一定體積比分隔成兩個小倉,這樣就可同時加入兩種不同體積、不同規格的超輕集料。如圖7-9所示,所述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222和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23之間設有保溫料攤鋪裝置8,所述保溫料攤鋪裝置8包括振動電機81、彈簧82和導板83,所述導板83下部朝向所述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222呈圓弧形,所述導板83通過彈簧82連接所述振動電機81。所述保溫攤鋪裝置8和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23之間設有滾壓裝置(即滾壓裝置二9)。本發明中的復合保溫板中間的保溫層作業由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222、振動攤鋪裝置和兩處滾壓裝置共同完成。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222間斷工作,把所需保溫混合料卸到運行中的托板43上,此時的保溫混合料呈堆積狀,振動攤鋪裝置的作用就是通過弧形振動導板的振動將呈堆積狀的保溫混合料均勻攤鋪成略高于設計要求的高度,然后通過一次滾壓形成致密、等厚的保溫層,為了防止一次滾壓后的保溫層局部反彈過度造成高度尺寸超差,再通過二次滾壓保證保溫層的高度,完成保溫板的復合成型。如圖9所示,托板43行至保溫料攤鋪裝置8的下方,其動作過程為:托板43上已設有下層網格布431和下層漿料432,同時保溫層經過弧形振動導板83的作用,從待攤保溫層4331轉化為有設定高度要求的保溫層4332的高度。本發明中復合保溫板生產線的加工保溫板的工藝為:
I)、加料,將原料(水泥、粉煤灰等)加入原料倉11中;
2)、計量分料,將原料倉11中原料通過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121的出料口 Al211和出料口 B1212、并經計量倉一 131和計量倉二 132,分別輸送至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122和保溫漿料攪拌機224 ;再經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122的出料口 C1221和出料口 D1222分別輸送至下層漿料攪拌機211和上層漿料攪拌機241 ;
3)、底層布網、布料,托板43輸至下層網格布布設裝置213和下層漿料加料裝置212的下方,托板先鋪放網格布,然后計量倉一 131中的原料經下層漿料攪拌機211攪拌后,輸至下層漿料加料裝置212中對托板上的網格布進行加下層漿料;
4)、保溫混合料加料,托板輸送至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222的下方,計量倉二132中的原料經保溫漿料攪拌機224第一次攪拌;然后卸至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中,同時超輕集料儲料倉223中的超輕集料通過超輕集料計量裝置6卸至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221中,進行第二次攪拌,攪拌后,卸至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222中,在位于托板上加完下層漿料的網格布上鋪放保溫混合料;
5)、保溫料振動攤鋪,鋪放保溫混合料后,通過保溫料攤鋪裝置8攤鋪均勻;
6)、一次滾壓、上層布網、二次滾壓、布料,鋪放完保溫混合料的托板輸送至滾壓裝置、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的下方,進行一次滾壓、鋪放網格布、二次滾壓,然后輸送至上層漿料加料裝置242下方,計量倉一中的原料經上層漿料攪拌機241攪拌后,輸至上層漿料加料裝置242中對托板上的網格布進行加上層漿料;
7)、切割,上層漿料加料完畢,輸送至切割工位在相鄰底板接縫處進行切斷分割;
8)、裝板,完畢。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合保溫板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分三備料系統、成型系統、轉運系統、切割系統和裝板系統; 所述一分三備料系統包括原料倉、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計量倉一、計量倉二、下層漿料備料裝置、保溫料備料裝置和上層漿料備料裝置; 所述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具有出料口 A和出料口 B,所述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具有出料口 C和出料口 D,所述原料倉的出料口連通所述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的進料口, 所述下層漿料備料裝置包括下層漿料攪拌機,所述出料口 C連通所述下層漿料攪拌機; 所述上層漿料備料裝置包括上層漿料攪拌機,所述出料口 D連通所述上層漿料攪拌機; 所述保溫料備料裝置包括保溫漿料攪拌機、保溫混合料攪拌機、超輕集料儲料倉和超輕集料計量裝置,所述保溫漿料攪拌機連通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所述保溫漿料攪拌機設在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的上方,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通過超輕集料計量裝置連通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 所述計量倉一的進料口連通所述出料口 A,所述計量倉一的出料口連接所述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的進料口,所述計量倉二設在所述出料口 B和所述保溫漿料攪拌機之間; 所述成型系統通過一框架式工作臺設置在所述轉運系統的上方,所述成型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下層網格布布設裝置、下層漿料加料裝置、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滾壓裝置和上層漿料加料裝置; 所述下層漿料加料裝置設在所述下層漿料攪拌機的下方; 所述上層漿料加料裝置設在所述上層漿料攪拌機的下方; 所述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設在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的下方; 所述轉運系統包括底座、托板和輸送機,所述輸送機設在底座上,所述托板放置在所述輸送機上; 所述切割系統設在所述上層漿料加料裝置和裝板系統之間, 所述裝板系統設在所述輸送機的后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保溫板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輕集料計量裝置設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超輕集料計量裝置包括機架、皮帶機和風機,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設在所述皮帶機上,所述風機連通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所述超輕集料儲料倉的出料口連通所述皮帶機的進料口,所述皮帶機的出料口連通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保溫板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和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之間設有保溫料攤鋪裝置,所述保溫料攤鋪裝置包括振動電機、彈簧和導板,所述導板下部朝向所述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呈圓弧形,所述導板通過彈簧連接所述振動電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復合保溫板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攤鋪裝置和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之間設有滾壓裝置。
5.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保溫板生產線的加工保溫板的工藝,其特征在于, I)、加料,將原料加入原料倉中;2)、計量分料,將原料倉中原料通過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的出料口A和出料口B、并經計量倉一和計量倉二,分別輸送至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和保溫漿料攪拌機;再經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的出料口 C和出料口 D分別輸送至下層漿料攪拌機和上層漿料攪拌機; 3)、底層布網、布料,托板輸至下層網格布布設裝置和下層漿料加料裝置的下方,托板先鋪放網格布,然后計量倉一中的原料經下層漿料攪拌機攪拌后,輸至下層漿料加料裝置中對托板上的網格布進行加下層漿料; 4)、保溫混合料加料,托板輸送至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的下方,計量倉二中的原料經保溫漿料攪拌機第一次攪拌;然后卸至保溫混合料攪拌機中,同時超輕集料儲料倉中的超輕集料通過超輕集料計量裝置卸至所述保溫混合料攪拌機中,進行第二次攪拌,攪拌后,卸至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中,在位于托板上加完下層漿料的網格布上鋪放保溫混合料; 5)、保溫料振動攤鋪,鋪放保溫混合料后,通過保溫料攤鋪裝置攤鋪均勻; 6)、一次滾壓、上層布網、二次滾壓、布料,鋪放完保溫混合料的托板輸送至滾壓裝置、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的下方,進行一次滾壓、鋪放網格布、二次滾壓,然后輸送至上層漿料加料裝置下方,計量倉一中的原料經上層漿料攪拌機攪拌后,輸至上層漿料加料裝置中對托板上的網格布進行加上層漿料; 7)、切割,上層漿料加料完畢,輸送至切割工位在相鄰底板接縫處進行切斷分割; 8)、裝板,完畢。
全文摘要
一種復合保溫板生產線及其加工保溫板的工藝。包括一分三備料系統、成型系統、轉運系統、切割系統和裝板系統;所述一分三備料系統包括原料倉、單向雙出口螺旋提升輸送機、雙向螺旋水平輸送機、計量倉一、計量倉二、下層漿料備料裝置、保溫料備料裝置和上層漿料備料裝置;所述成型系統通過一框架式工作臺設置在所述轉運系統的上方,所述成型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下層網格布布設裝置、下層漿料加料裝置、保溫混合料加料裝置、上層網格布布設裝置、滾壓裝置和上層漿料加料裝置。本發明中的復合保溫板生產線主要由備料、成型、切割、轉運和裝板五個系統組成,自動化程度高,布局緊湊合理,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8B15/00GK103192451SQ20131014696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4日
發明者邊力軍, 羅萱, 宦建軍, 姜曉金, 高亮 申請人:揚州威奧重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