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大堂式atm防護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保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大堂式ATM防護艙。
背景技術:
銀行大堂式ATM防護艙是一種針對于在公共場合(例如酒店、商場、地鐵站等)銀行自助服務的安全設備,其主要功能包括是對ATM機進行保護,確保存取款者存款取款的安全和銀行工作人員在對ATM機進行加鈔、取鈔、設備維修等的安全。現有ATM防護艙結構一般是單艙結構,而且固定無法移動,使用起來受外界環境的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在確保存取款者存款、取款安全和銀行工作人員在對ATM機進行加鈔、取鈔、設備維修安全的同時使用方便靈活的大堂式ATM防護艙。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大堂式ATM防護艙,包括相互配合的外艙和內艙,所述外艙高度大于內艙高度,外艙寬度大于內艙寬度,外艙長度與內艙長度相匹配,外艙兩側底部設有滑輪,所述內艙上設有限位裝置。優選地,所述外艙前部設有外艙門,所述外艙門兩側設有外艙拉手,外艙上部設有外艙外艙鎖具。優選地,所述內艙兩側設有內艙門,所述內艙門位于限位裝置的后側。優選地,所述外艙包括頂蓋、外艙門和設置在頂蓋兩側的兩側邊,所述外艙鎖具設置在頂蓋前側面上,所述滑輪設置在側邊底部,所述外艙拉手設置在側邊前側面上。本實用新型采取推拉式結構,在外艙兩側側裝有滑輪,能保證外艙與內艙靈活的推拉,拉開外艙時可形成一個密封空間,存、取款者進入機體內將外門鎖閉,可以安全的在機體內進行操作,防止外界干擾,拉開外艙在內艙兩側開有兩個門,可方便銀行工作人員從側面進入機體進行操作。本實用新型在確保存取款者存款、取款安全和銀行工作人員在對ATM機進行加鈔、取鈔、設備維修安全的同時使用方便靈活。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艙,2.外艙拉手,3.外艙門,4.外艙鎖具,5.滑輪,6.內艙門,7.內艙,8.限位裝置,9.頂蓋,10.側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0013]如圖1所示,一種大堂式ATM防護艙,包括相互配合的外艙I和內艙7,外艙I高度大于內艙7高度,外艙I寬度大于內艙7寬度,外艙I長度與內艙7長度相匹配,外艙I兩側底部設有滑輪5,內艙7上設有限位裝置。外艙I包括頂蓋9、外艙門3和設置在頂蓋9兩側的兩側邊10,頂蓋9前側面上設有外艙鎖具4,滑輪5設置在側邊10底部,側邊前側面上設有外艙拉手。內艙7兩側設有內艙門6,內艙門6位于限位裝置8的后側。本實用新型在確保存取款者存款、取款安全和銀行工作人員在對ATM機進行加鈔、取鈔、設備維修安全的同時使用方便靈活。
權利要求1.一種大堂式ATM防護艙,包括相互配合的外艙和內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艙高度大于內艙高度,外艙寬度大于內艙寬度,外艙長度與內艙長度相匹配,外艙兩側底部設有滑輪,所述內艙上設有限位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堂式ATM防護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艙前部設有外艙門,所述外艙門兩側設有外艙拉手,外艙上部設有外艙外艙鎖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堂式ATM防護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艙兩側設有內艙門,所述內艙門位于限位裝置的后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大堂式ATM防護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艙包括頂蓋、夕卜艙門和設置在頂蓋兩側的兩側邊,所述外艙鎖具設置在頂蓋前側面上,所述滑輪設置在側邊底部,所述外艙拉手設置在側邊前側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保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大堂式ATM防護艙,包括相互配合的外艙和內艙,所述外艙高度大于內艙高度,外艙寬度大于內艙寬度,外艙長度與內艙長度相匹配,外艙兩側底部設有滑輪,所述內艙上設有限位裝置。本實用新型在確保存取款者存款、取款安全和銀行工作人員在對ATM機進行加鈔、取鈔、設備維修安全的同時使用方便靈活。
文檔編號E04H1/12GK203066519SQ20132006027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施春紅, 潘忠誼 申請人:浙江春紅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