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粒燒制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目前,各地在對污水、污泥的處理處置中,主要采取臨時填埋的處置方法,這種處理處置方法會影響周圍環境,容易產生二次污染。隨著城市發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從而導致污泥增加。一直以來,污泥處理的傳統工藝過程就包括如下內容:污泥的濃縮、污泥的消化、污泥的脫水和污泥的干燥與焚燒。至于污泥處理后殘余固體物質的最終處置工藝過程則包括如下內容:土地填埋和土地利用等。上述幾種污泥處置工藝雖然各具特色,可是,各自的缺點卻也很明顯,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還有一種將污泥脫水80%以后運往垃圾填埋場填埋,這種方式因為脫水程度有限,填埋時占用空間大,而且填埋后的防護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該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科學治理污泥,同時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所述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包括加料裝置、干燥裝置、原料補充裝置、粉磨裝置、擠壓裝置、回轉窯、尾氣冷卻裝置、一級除塵裝置、二級除塵裝置、引風裝置、產品冷卻裝置和篩分裝置,所述回轉窯分別與擠壓裝置、尾氣冷卻裝置和產品冷卻裝置連接。作為優選,所述回轉窯包括轉窯本體和燃料進料管,該燃料進料管與送風機相通,所述燃料進料管與燃料料斗出料口之間連接有雙螺旋螺旋輸送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采用回轉窯焚燒工藝、原料制備、污泥脫水、干化、粉磨、窯外成球、窯內成球、燒成熱工、篩選分級等裝置燒制的陶粒是天然環保的綠色產品,實現了低碳環保節能建材的新突破。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回轉窯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的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該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包括加料裝置1、干燥裝置2、原料補充裝置3、粉磨裝置4、擠壓裝置5、回轉窯6、尾氣冷卻裝置
7、一級除塵裝置8、二級除塵裝置9、引風裝置10、產品冷卻裝置11和篩分裝置12,所述回轉窯分別與擠壓裝置、尾氣冷卻裝置和產品冷卻裝置連接。[0012]回轉窯6包括轉窯本體61和燃料進料管65,該燃料進料管65與送風機64相通,燃料進料管65與燃料料斗62出料口之間連接有雙螺旋螺旋輸送機63。采用本實用新型燒制出的陶粒筒壓強度為1.0_1.5pa,容重為320KG/m3,吸水率(20,確認污泥陶粒殼外致密貳其內成蜂窩狀,具有優越的陶粒材料性能和保溫、隔音效
果O上述實施方式僅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說明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還應包括那些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轉換、轉化、變化或替代,以及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包括加料裝置、干燥裝置、原料補充裝置、粉磨裝置、擠壓裝置、回轉窯、尾氣冷卻裝置、一級除塵裝置、二級除塵裝置、引風裝置、產品冷卻裝置和篩分裝置,所述回轉窯分別與擠壓裝置、尾氣冷卻裝置和產品冷卻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窯包括轉窯本體和燃料進料管,該燃料進料管與送風機相通,所述燃料進料管與燃料料斗出料口之間連接有雙螺旋螺旋輸送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涉及陶粒燒制,所述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包括加料裝置、干燥裝置、原料補充裝置、粉磨裝置、擠壓裝置、回轉窯、尾氣冷卻裝置、一級除塵裝置、二級除塵裝置、引風裝置、產品冷卻裝置和篩分裝置,所述回轉窯分別與擠壓裝置、尾氣冷卻裝置和產品冷卻裝置連接。與現有的相比,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用污泥燒制陶粒的系統裝置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科學治理污泥,同時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
文檔編號C04B35/622GK203159485SQ20132007396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胥勇 申請人: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