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帳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戶外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帳篷的結構技術。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帳篷通常包括有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內側的內蓬以及包覆在支架外的外蓬,一般內蓬、外蓬均為不透光的帆布材料,保溫防風性好,但在非睡眠時使用則不理想,比如在帳篷內透氣性不好,也看不到帳篷外的景色,不能很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另外普通帳篷的支架由多根長桿通過連接件連接構成,搭建帳篷不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透氣性佳,搭建方便的帳篷結構。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帳篷結構,包括有一個矩形的蓬底以及連接在蓬底上的內蓬,內蓬外設有用以支撐內蓬的支撐架,支撐架外套有外蓬;所述的支撐架包括有四根支撐桿,支撐桿上端部鉸接在一個支座上,每個支撐桿上鉸接有撐桿,各個撐桿端部鉸接在一個收合座上,收合座位于支座下方,所述收合座與支座連接或分離以相應驅動支撐架展開或合起;所述支撐桿由3根支桿依次通過鉸接件鉸接相連,鉸接件包括有分別與相鄰兩個支桿插接的鉸接座和鉸接頭,鉸接座與鉸接頭通過鉸接軸相連,且所述鉸接頭上設有在鉸接頭與鉸接座呈展開狀態時與鉸接座插接固定的插接頭。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內蓬包括有四個側面,其中兩個相對的側面上設有門體,門體下端固定連接有紗網門和布門,紗網門和布門其它的邊通過拉鏈連接在所述門體上,門體下端與紗網門和布門固定連接的位置設有用以固定卷起狀態的紗網門、布門的搭扣。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內蓬外壁設有用以套接在支桿上的連接套,連接套的長度為支桿長度的1/3-1/2。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的支撐架可通過所述的支座、收合座配合實現方便的展開或收起,搭建或收起帳篷非常方便,并且構成支撐架的支撐桿由3根支桿通過鉸接件實現鉸接相連,收起帳篷之后可將支桿折起,節約了空間,方便攜帶。所述紗網門利于防蚊、通風,布門則具有較好的保溫防風功能,使用者可根據的具體需要進行選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鉸接件的結構示意圖。1、支撐架;11、支桿;12、鉸接件;121、鉸接座;122、鉸接頭;1221、插接頭;13、支座;14、收合座;15、撐桿;2、內蓬;21、連接套;22、紗網門;23、布門;24、搭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一個詳細的說明。根據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帳篷結構,包括有一個矩形的蓬底以及連接在蓬底上的內蓬2,內蓬2外設有用以支撐內蓬2的支撐架,支撐架外套有外蓬;所述的支撐架包括有四根支撐桿,支撐桿上端部鉸接在一個支座13上,每個支撐桿上鉸接有撐桿15,各個撐桿15端部鉸接在一個收合座14上,收合座14位于支座13下方,所述收合座14與支座13連接或分離以相應驅動支撐架I展開或合起;所述支撐桿由3根支桿11依次通過鉸接件12鉸接相連,鉸接件12包括有分別與相鄰兩個支桿11插接的鉸接座121和鉸接頭122,鉸接座121與鉸接頭122通過鉸接軸相連,且所述鉸接頭122上設有在鉸接頭122與鉸接座121呈展開狀態時與鉸接座121插接固定的插接頭1221。所述的內蓬2包括有四個側面,其中兩個相對的側面上設有門體,門體下端固定連接有紗網門22和布門23,紗網門22和布門23其它的邊通過拉鏈連接在所述門體上,門體下端與紗網門22和布門23固定連接的位置設有用以固定卷起狀態的紗網門22、布門23的搭扣。所述的內蓬2外壁設有用以套接在支桿11上的連接套21,連接套21的長度為支桿11長度的1/3-1/2。搭建帳篷時,先將收合座14往上拉至其與支座13扣合連接,與此同時撐桿將支桿11撐開,接著通過鉸接件12將各根支桿11展開,將最下方的支桿11插到地面上固定,調整內蓬2及蓬底的位置,將內蓬2通過地釘固定到地面,最后在支撐架上鋪上外蓬并通過地釘、防風繩固定即可。所述的支撐架通過所述的支座13、收合座14配合實現方便的展開或收起,搭建或收起帳篷非常方便,并且構成支撐架的支撐桿由3根支桿11通過鉸接件12實現鉸接相連,收起帳篷之后可將支桿折起,節約了空間,方便攜帶。所述紗網門利于防蚊、通風,布門則具有較好的保溫防風功能,使用者可根據的具體需要進行選擇。
權利要求1.一種帳篷結構,包括有一個矩形的蓬底以及連接在蓬底上的內蓬,內蓬外設有用以支撐內蓬的支撐架,支撐架外套有外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架包括有四根支撐桿,支撐桿上端部鉸接在一個支座上,每個支撐桿上鉸接有撐桿,各個撐桿端部鉸接在一個收合座上,收合座位于支座下方,所述收合座與支座連接或分離以相應驅動支撐架展開或合起;所述支撐桿由3根支桿依次通過鉸接件鉸接相連,鉸接件包括有分別與相鄰兩個支桿插接的鉸接座和鉸接頭,鉸接座與鉸接頭通過鉸接軸相連,且所述鉸接頭上設有在鉸接頭與鉸接座呈展開狀態時與鉸接座插接固定的插接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帳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蓬包括有四個側面,其中兩個相對的側面上設有門體,門體下端固定連接有紗網門和布門,紗網門和布門其它的邊通過拉鏈連接在所述門體上,門體下端與紗網門和布門固定連接的位置設有用以固定卷起狀態的紗網門、布門的搭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帳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蓬外壁設有用以套接在支桿上的連 接套,連接套的長度為支桿長度的1/3-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帳篷結構,其支撐架包括有四根支撐桿,支撐桿上端部鉸接在一個支座上,每個支撐桿上鉸接有撐桿,各個撐桿端部鉸接在一個收合座上,收合座位于支座下方,所述收合座與支座連接或分離以相應驅動支撐架展開或合起;所述支撐桿由3根支桿依次通過鉸接件鉸接相連,鉸接件包括有分別與相鄰兩個支桿插接的鉸接座和鉸接頭,鉸接座與鉸接頭通過鉸接軸相連,且所述鉸接頭上設有在鉸接頭與鉸接座呈展開狀態時與鉸接座插接固定的插接頭。該帳篷搭建或收起非常方便,紗網門利于防蚊、通風,布門則具有較好的保溫防風功能,使用者可根據的具體需要進行選擇。
文檔編號E04H15/48GK203160817SQ2013202237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6日
發明者陳林芬 申請人:陳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