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及安裝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包括:骨架系統結構、吊頂玻璃、鋁合金型材、連接件;所述鋁合金型材上設有卡槽;所述鋁型材的側壁設有鉤搭裝置,所述鉤搭裝置包括一組相匹配的鉤裝置及搭裝置;所述吊頂玻璃與鋁合金型材在工廠標準膠結空間膠結保養完成運至施工現場后,通過所述連接件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統結構下方;所述連接件一端固定在骨架系統結構上,另一端與所述鋁合金型材的鉤搭裝置直接卡扣。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側向上推下落式較為方便的安裝吊頂玻璃,拆卸、維修均很方便,且適用于規格較大甚至自身較重的玻璃吊頂。
【專利說明】一種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及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裝飾【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及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建筑裝飾行業發展迅速,單一的天花吊頂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玻璃吊頂被廣泛應用。現有技術中安裝玻璃吊頂時,一般是先將玻璃吊頂的骨架結構安裝調平后,然后利用專用連接件將玻璃吊頂和骨架固定在一起,再次進行調平后,再利用鍍鋅方管栓接式安裝吊頂玻璃。這種安裝方法對骨架結構的精度要求較高,人工成本大;而且整個玻璃吊頂依靠栓接固定在骨架上,安裝困難;且當吊頂玻璃規模較大較重時,玻璃吊頂與骨架間的栓接困難,無法實現安裝。現有技術中的吊頂玻璃一旦安裝完成后,很難再做微調,拆卸困難,不利于維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及方法,能夠較為方便的安裝吊頂玻璃,且適用于規模較大較重的玻璃吊頂安裝。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包括:骨架系統結構、吊頂玻璃、鋁合金型材、連接件;所述鋁合金型材上設有卡槽,所述吊頂玻璃能夠嵌進所述卡槽內;所述鋁合金型材的側壁設有鉤搭裝置,所述鉤搭裝置包括一組相匹配的鉤裝置及搭裝置;所述連接件一端固定在骨架系統結構上,另一端與所述鋁合金型材上的鉤搭裝置直接卡扣。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鋁合金型材上的卡槽的斷面的幾何尺寸與吊頂玻璃的厚度相匹配。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吊頂玻璃與所述鋁合金型材是在標準膠結空間完成膠結養護充足后運至施工現場,經過鋁合金型材的鉤搭裝置與所述連接件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統結構下方。
[0005]優選的,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設有一向上折彎槽,所述向上折彎槽與所述鋁合金型材上的鉤裝置相吻合。本實用新型中利用連接件上設有的向上折彎槽與鋁合金型材上的鉤裝置相鉤接,將鋁合金型材與連接件緊密固定。
[0006]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的向上折彎槽內設有PE膠條。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連接件的向上折彎槽內還設有聚乙烯膠條,以增大摩擦力,使鋁合金型材與連接件鉤接牢固且減少了大空間的共鳴,起到降噪減震的功效。
[0007]優選的,所述連接件呈帶槽L型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呈帶槽L型,其中較短的一邊上設有一向上折彎槽。
[0008]優選的,所述連接件上端設有一長圓形孔。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連接件的長邊的平面上設有一長圓形孔。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連接件上設有長圓形孔,是將螺栓通過長圓形孔將連接件牢牢固定在所述的骨架系統結構上,不僅安裝方便且有可調節余量。
[0009]優選的,所述連接件通過鉚接或螺紋連接或螺栓栓接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統結構上。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連接件的下端直接與鋁合金型材的鉤裝置相鉤,連接件的上端直接與骨架系統結構栓接,栓接方式可采用:直接錨釘錨固、自攻釘固定或螺栓栓接;當采用螺栓栓接時,所述連接件的上端設一長圓孔結構,以用來調節余量。
[0010]優選的,所述骨架系統結構是由鍍鋅鋼材制成。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骨架系統結構即為吊頂中的吊頂骨架系統。
[001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吊頂玻璃為安全吊頂玻璃,是根據設計要求或功能要求使用的安全玻璃。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吊頂玻璃加工完成后,在無塵標準車間內將吊頂玻璃的四側壁均膠粘固定在專用集成鋁合金型材的卡槽內。
[0012]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如下的玻璃吊頂安裝方法:一種玻璃吊頂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a:將吊頂玻璃的四側壁均膠粘固定在鋁合金型材的卡槽內,進行吊頂玻璃與鋁合型材的膠裝;
[0013]步驟b:根據既定的標準玻璃的幾何尺寸,制作骨架系統結構,定位安裝連接件,調平等待安裝吊頂玻璃;
[0014]步驟c:將一塊與所述鋁合金型材已完成膠裝的吊頂玻璃A的一側通過連接件與其上的鉤搭裝置卡扣安裝,吊頂玻璃A的另一側通過其上的搭裝置與相鄰的另一塊吊頂玻璃B上的鉤搭裝置搭接;
[0015]步驟d:將多塊吊頂玻璃與鋁合金型材完成膠結的成品組合件按步驟c通過鋁合金型材上的鉤搭裝置相拼接。
[001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鋁合金型材為專用于玻璃吊頂的專用集成鋁型材,該專用集成鋁型材上設有特有的鉤搭裝置,所述鉤搭裝置包括一組相匹配的鉤裝置及搭裝置;使用時,吊頂玻璃是先于鋁合金型材膠裝成型的,通過一膠裝后的吊頂玻璃上的鋁合金型材上的鉤裝置與相鄰的膠裝后的吊頂玻璃上的鋁合金型材上的搭裝置相配合,來實現多塊吊頂玻璃的拼裝。
[0017]本實用新型創新性的設計了專用于吊頂玻璃吊頂的連接件,使用時,該連接件一端固定在骨架系統結構上,另一端與上述專用集成鋁型材上的鉤搭裝置直接卡扣,從而將膠裝后的吊頂玻璃固定在骨架系統結構上。
[0018]本實用新型通過鋁合金型材上設的相配套的鉤搭裝置實現相鄰吊頂玻璃的拼接;通過連接件實現吊頂玻璃與骨架系統結構間的牢固固定,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側向上推下落式較為方便的安裝吊頂玻璃,拆卸、維修均很方便,且適用于規格較大甚至自身較重的玻璃吊頂。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件與設有鉤搭裝置的鋁合金型材的配合,使吊頂玻璃安裝方便,且方便維修及拆除,能夠適應于較大規格的玻璃吊頂安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玻璃吊頂連接機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 一骨架系統結構,2—連接件,3—吊頂玻璃,4一鋁合金型材,5—螺栓,6—搭裝置,7—鉤裝置。【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24]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包括:骨架系統結構1、吊頂玻璃3、鋁合金型材4、連接件2 ;所述鋁合金型材4上設有卡槽,所述吊頂玻璃3能夠嵌進所述卡槽內;所述鋁合金型材4的側壁設有鉤搭裝置,所述鉤搭裝置包括一組相匹配的鉤裝置7及搭裝置6 ;所述吊頂玻璃3及所述鋁合金型材4通過所述連接件2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統結構I下方;所述連接件2 —端固定在骨架系統結構I上,另一端卡扣在所述鋁合金型材4的鉤搭裝置上;所述連接件2的一端設有一向上折彎槽,所述向上折彎槽與所述鉤裝置7相吻合,所述連接件2通過向上折彎槽卡合在所述鉤裝置7上,從而將鋁合金型材4及吊頂玻璃3牢固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統結構I上。
[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2的向上折彎槽上設有PE膠條,以增大摩擦力,使鋁合金型材與連接件扣接牢固。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2呈L型。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2通過螺栓5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統結構I上,所述連接件2上設有一長圓形孔,不僅方便安裝且可調節余量。
[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骨架系統結構是由鍍鋅方管制成。
[0029]上述玻璃吊頂的安裝方法如下:將吊頂玻璃的四側壁均膠粘固定在鋁合金型材的卡槽內,即將吊頂玻璃與鋁合金型材進行膠裝;將一塊吊頂玻璃A的一側通過連接件與吊頂玻璃A上的鋁合金型材上的鉤裝置7卡扣安裝,吊頂玻璃A的另一側通過吊頂玻璃A上的鋁合金型材的搭裝置6與相鄰的另一塊吊頂玻璃B上的鋁合金型材的鉤裝置7搭接;然后,將多塊膠裝有鋁合金型材的吊頂玻璃按步驟b通過鋁合金型材上的鉤搭裝置相拼接。
[0030]本實用新型通過鋁合金型材上設的相配套的鉤搭裝置實現相鄰吊頂玻璃的拼接;通過連接件實現吊頂玻璃與骨架系統結構間的牢固固定,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側向上推下落式較為方便的安裝吊頂玻璃,拆卸、維修均很方便,且適用于規格較大甚至自身較重的玻璃吊頂。
[003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系統結構、吊頂玻璃、鋁合金型材、連接件;所述鋁合金型材上設有卡槽,所述吊頂玻璃能夠嵌進所述卡槽內;所述鋁合金型材的側壁設有鉤搭裝置,所述鉤搭裝置包括一組相匹配的鉤裝置及搭裝置;所述連接件,一端固定在骨架系統結構上,另一端與嵌入吊頂玻璃的所述鋁合金型材的鉤搭裝置直接卡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設有一向上折彎槽,所述向上折彎槽與所述鋁合金型材上的鉤裝置相吻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的向上折彎槽內設有PE膠條。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呈帶槽L型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上端設有一長圓形孔。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通過鉚接或螺紋連接或螺栓直接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統結構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吊頂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系統結構是由鍍鋅鋼材制成。
【文檔編號】E04B9/06GK203412163SQ201320297834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8日
【發明者】管勇美, 周秋良, 肖龍浩 申請人:蘇州柯利達裝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