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層穿筋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層穿筋裝置,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其包括第一穿筋板、第二穿筋板、底板、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所述第一穿筋板、第二穿筋板分別垂直固定于底板的兩端;所述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的兩個側邊都分別與第一穿筋板和第二穿筋板相連接;所述第一穿筋板、第二穿筋板、底板、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形成一個頂部有開口的凹槽型腔體;所述第一穿筋板和第二穿筋板上相對應的位置都開有尺寸相同的穿筋孔。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防止精軋螺紋鋼在張拉過程中發生滑移偏向,工作場地不受限制,無需另設支架,結構簡單、制作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雙層穿筋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雙層穿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土木工程的預應力鋼結構、索膜結構、幕墻索桿支承結構中均有拉索需要施加預應力。拉索可以是高強鋼絲束平行扭絞、多根鋼絞線組裝或鋼棒拉桿等多種形式。目前,國內外對拉索施加預應力的主要方法為在拉索端部索頭的臺肩處夾置傳力橫梁,在拉索索體的兩側將兩臺或多臺液壓千斤頂對稱布置在索頭兩側的傳力橫梁上,用穿心式液壓千斤頂同步對索頭施加張拉力,并可同時旋轉拉索調節螺桿內有正反牙的連接套筒,將索頭固定于錨固耳板并保持索體內所需的張拉力。例如:中國專利號為201120291886.1,
【公開日】為2012年5月23日,公開了一份名稱為張拉裝置的專利文件,該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張拉裝置,張拉作業成本低且使用方便。該張拉裝置包括張拉千斤頂,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頂部設置有手拉葫蘆,所述手拉葫蘆與所述張拉千斤頂鉤掛連接。為了便于將張拉裝置進行移動,提高張拉作業的效率,可在框架底部設置行走機構,比如車輪。
[0003]但是,采用上述張拉施工裝置存在以下不足,張拉作業前,需要搭設腳手架,張拉作業結束后,需要拆除腳手架,費時費力,張拉作業的周期較長,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4]1、要解決的問題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層穿筋裝置,其采用雙層穿筋板對精軋螺紋鋼進行限位,能有效防止精軋螺紋鋼在張拉過程中發生滑移偏向,工作場地不受限制,無需另設支架,結構簡單、制作方便。
[0006]2、技術方案
[0007]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一種雙層穿筋裝置,包括第一穿筋板、第二穿筋板、底板、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所述第一穿筋板、第二穿筋板分別垂直固定于底板的兩端;所述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的底邊都分別垂直固定于底板的另兩端;所述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的兩個側邊都分別與第一穿筋板和第二穿筋板相連接;所述第一穿筋板、第二穿筋板、底板、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形成一個頂部有開口的凹槽型腔體;所述第一穿筋板和第二穿筋板上相對應的位置都開有尺寸相同的穿筋孔。
[0009]進一步,所述穿筋孔有19-30個。
[0010]進一步,所述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均由合金鋼制作。
[0011]3、有益效果
[0012]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3](I)本實用新型采用雙層穿筋板對精軋螺紋鋼進行限位,在穿筋板之間還設有加強板,結構簡單、制作方便,無需支架作為支撐;[0014](2)本實用新型采用合金鋼制作的加強板,保證了該裝置的整體的穩固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第一穿筋板;2、第二穿筋板;3、底板;4、第一加強板;5、第二加強板。【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進行描述。
[0018]實施例1
[0019]如圖1所示,一種雙層穿筋裝置,包括第一穿筋板1、第二穿筋板2、底板3、第一加強板4和第二加強板5 ;所述第一穿筋板1、第二穿筋板2分別垂直固定于底板3的兩端;所述第一加強板4和第二加強板5的底邊都分別垂直固定于底板3的另兩端;所述第一加強板4和第二加強板5的兩個側邊都分別與第一穿筋板I和第二穿筋板2相連接;所述第一穿筋板1、第二穿筋板2、底板3、第一加強板4、第二加強板5形成一個頂部有開口的凹槽型腔體;所述第一穿筋板I和第二穿筋板2上相對應的位置都開有尺寸相同的穿筋孔。
[0020]穿筋孔有19個;第一加強板4和第二加強板5均由合金鋼制作。使用時,直接將該張拉裝置的第一穿筋板I焊接在張拉鋼梁的本體上,并使第一穿筋板I上的穿筋孔對準鋼梁本體上的穿筋槽,后布置精軋螺紋鋼,使之穿過穿筋孔和穿筋槽與鋼梁另一端的鋼絞線錨固,進行張拉施工。
[0021]實施例2
[0022]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穿筋孔有23個。
[0023]實施例3
[0024]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穿筋孔有30個。
[0025]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層穿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穿筋板(I)、第二穿筋板(2)、底板(3)、第一加強板(4)和第二加強板(5);所述第一穿筋板(I)、第二穿筋板(2)分別垂直固定于底板(3)的兩端;所述第一加強板(4)和第二加強板(5)的底邊都分別垂直固定于底板(3)的另兩端;所述第一加強板(4)和第二加強板(5)的兩個側邊都分別與第一穿筋板(I)和第二穿筋板(2)相連接;所述第一穿筋板(I)、第二穿筋板(2)、底板(3)、第一加強板(4)、第二加強板(5)形成一個頂部有開口的凹槽型腔體;所述第一穿筋板(I)和第二穿筋板(2)上相對應的位置都開有尺寸相同的穿筋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雙層穿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筋孔有19-30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雙層穿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強板(4)和第二加強板(5)均由合金鋼制作。
【文檔編號】E04G21/12GK203403683SQ201320328346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8日
【發明者】劉杳華, 黃金生, 魏玉吉, 張明, 周佑斌, 喻洋洋 申請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