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節點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1)設置在懸掛軌道(2)下部,并將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1)與懸掛軌道(2)底部通過連接鋼板(3)連接,所述懸掛軌道(2)與鋼屋架(5)連接。本解決了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的問題,它具有構造簡單,傳力直接可靠,施工方便、經濟合理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節點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節點結構,它屬于建筑領域。
技術背景
[0002]在建筑設計時,考慮設計的受力和合理性,抗風柱與懸掛軌道均與鋼屋架下弦節點對應。當懸掛軌道因使用功能要求,位置與抗風柱所在的軸線重合時,在保證原設計不變和懸掛軌道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需要對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進行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了一種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節點做法。將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下移至懸掛軌道底部,并與懸掛軌道底部通過連接鋼板連接,懸掛軌道與鋼屋架下弦節點正常連接。解決了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的問題,它具有構造簡單,傳力直接可靠,施工方便、經濟合理的特點。
[0004]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節點結構,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設置在懸掛軌道下部,并將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與懸掛軌道底部通過連接鋼板連接,所述懸掛軌道與鋼屋架連接;
[0006]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上部為鋼板,所述鋼板與連接鋼板、懸掛軌道通過螺栓連接。
[0007]為增加強度,保障安全,所述連接鋼板設置加勁肋。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如下:
[0009]將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下移至懸掛軌道底部,并與懸掛軌道底部通過連接鋼板連接,懸掛軌道與鋼屋架下弦節點正常連接。解決了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的問題,它具有構造簡單,傳力直接可靠,施工方便、經濟合理的特點。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主視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俯視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面圖。
[0013]圖中,1、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2、懸掛軌道;3、連接鋼板;4、加勁肋;5、鋼屋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受實施例所限。
[0015]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構造如下: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I設置在懸掛軌道2下部,并將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I與懸掛軌道2底部通過連接鋼板3連接,所述懸掛軌道2與鋼屋架5連接。
[0016]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I上部為鋼板,所述鋼板與連接鋼板3、懸掛軌道2通過螺栓連接。
[0017]所述連接鋼板3設置加勁肋4。
【權利要求】
1.一種鋼屋架底懸掛軌道與抗風柱相遇時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I)設置在懸掛軌道(2)下部,并將抗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I)與懸掛軌道(2 )底部通過連接鋼板(3 )連接,所述懸掛軌道(2 )與鋼屋架(5 )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風柱與鋼屋架下弦連接節點(I)上部為鋼板,所述鋼板與連接鋼板(3)、懸掛軌道(2)通過螺栓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鋼板(3)設置加勁肋(4)。
【文檔編號】E04B1/58GK203412109SQ201320377190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7日
【發明者】賀有豐, 邸思鴻, 葉菲, 艾純志 申請人: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