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包括模具本體,模具本體包括頂面和底面,模具本體的底面中心設置第一定位孔,模具本體內設置與底面平行的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采用單獨固定裝置定位,確保了模具在混凝土的振搗過程中的垂直度,也就確保了成孔的垂直度。
【專利說明】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住宅樓的廚房、衛生間的排水管的預留孔的設置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用于住宅樓的廚房、衛生間的排水管的預留孔的設置需要專用的預留孔模具,現有的預留孔模具在形式上十分單一,定位方式不精確,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容易產生位移而影響質量以及澆筑的垂直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采用單獨固定裝置定位,確保了模具在混凝土的振搗過程中的垂直度,也就確保了成孔的垂直度。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包括模具本體,模具本體包括頂面和底面,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模具本體的底面中心設置第一定位孔,所述模具本體內設置與底面平行的固定裝置。
[0005]上述固定裝置中心設置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與第一定位孔是同心圓。
[0006]上述模具本體內設置定位樁,所述定位樁分別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適配。
[0007]上述頂面的面積大于底面的面積。
[0008]上述頂面中心處設置固定螺母。
[0009]上述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包括模具提升螺桿,所述模具提升螺桿通過固定螺母與模具本體連接。
[0010]上述模具提升螺桿的一端設置一字型手柄,模具提升螺桿的另一端與定位樁緊密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的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具有以下優點:
[0012]I)用定位樁定位,能夠確保模具的定位精確,且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不能產生位移;
[0013]2)模具的底部及下部在豎向采用了兩道同心同徑的圓進行固定模具,確保了模具在混凝土的振搗過程中的垂直度,也就確保了成孔的垂直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模具提升螺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包括模具本體I,模具本體I包括頂面2和底面3,底面3中心設置第一定位孔30,模具本體I內設置與底面3平行的固定裝置4 ;固定裝置4中心設置第二定位孔40,第二定位孔40與第一定位孔30是同心圓;模具本體I內設置定位樁5,定位樁5分別與第一定位孔30和第二定位孔40適配。本實用新型的模具本身帶有一定的錐度,頂面2的面積大于底面3的面積。
[0017]在頂面2中心處設置固定螺母6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模具提升螺桿7,模具提升螺桿7通過固定螺母6與模具本體I連接;模具提升螺桿7的一端設置一字型手柄,模具提升螺桿7的另一端與定位樁5緊密連接。
[0018]本實用新型的預留孔模具的定位安裝具體應用是:1)現澆板的底模上放線(彈墨線)并精確彈出預留孔的中心線,確定預留孔的中心點;2)用電鉆在該中心點上打Φ12的透孔(定位孔);3)將定位樁5插入現澆板模板底部的第一定位孔30中;4)將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底部及下部的孔對準位套入;
[0019]在進行拆卸時,將帶有一字型手柄70的全絲螺桿的模具提升螺桿7從模具本體I頂部的固定螺母6中旋入,抵住定位樁5的頂部,依靠模具提升螺桿7對定位樁5的反力將模具提起。因為這個模具本身帶有一定的錐度(上口略大于下口),所以,在這個提起的過程,其實只要在模具提升螺桿7抵住定位樁5后一字型手柄只需旋轉幾轉就可將模具輕松提起,然后再將定位樁5拔起就可。
【權利要求】
1.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包括模具本體,模具本體包括頂面和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體的底面中心設置第一定位孔,所述模具本體內設置與底面平行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中心設置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與第一定位孔是同心圓;所述模具本體內設置定位樁,所述定位樁分別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適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面的面積大于底面的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面中心處設置固定螺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包括模具提升螺桿,所述模具提升螺桿通過固定螺母與模具本體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式現澆板預留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提升螺桿的一端設置一字型手柄,模具提升螺桿的另一端與定位樁緊密連接。
【文檔編號】E04G15/00GK203583876SQ201320404643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8日
【發明者】殷鳳英, 張超暉, 劉合理, 張建國, 馮社林, 張禮奎 申請人:陜西煤業化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