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作方便的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以減小震動損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具有鋼柱和工字鋼,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鋼一端頂住鋼柱,且兩者經彈性連接件相連;所述彈性連接件由矩形框架一邊的兩個角處向內彎折為圓弧板后形成。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建筑鋼結構。
【專利說明】一種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適用于建筑鋼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鋼結構在高層建筑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鋼結構與鋼結構之間的的連接節點的設計也越來越被設計者所重視。如何將連接節點做到合理的連接,以保證其結構受力合理均衡,且加工制作方便,安裝便捷,提高施工進度快等均為各施工單位的設計要點。
[0003]專利號為201020212513.6的中國專利,一種鋼柱結構與工字鋼的連接節點,在鋼柱的外緣與連接圈的鋼圈內壁吻配,連接圈與鋼柱外緣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圈為一管狀鋼圈結構,在鋼圈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鋼環,在上下兩鋼環的兩側相對應面上分別設有螺孔,所述兩工字鋼分別設在上下兩鋼環之間的鋼圈兩側且通過螺栓分別與上下兩鋼環的對應面連接形成鋼柱結構與工字鋼的連接節點。然而該結構在不具有減震措施,在結構震動時易造成鋼結構損壞。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作方便的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以減小震動損傷。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具有鋼柱和工字鋼,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鋼一端頂住鋼柱,且兩者經彈性連接件相連;所述彈性連接件由矩形框架一邊的兩個角處向內彎折為圓弧板后形成。
[0006]所述彈性連接件的兩圓弧板之間經螺柱與鋼柱固定連接;所述彈性連接件上下兩邊經螺栓和螺母與工字鋼橫梁固定連接。
[0007]所述螺柱上套設有彈性套管。
[0008]所述螺栓和螺柱上配有彈性墊片。
[0009]所述彈性連接件布置于工字鋼兩側。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且制作成本較低。彈性連接件上的兩圓弧板可適應震動環境,起到減震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施例中彈性連接件的主視圖。
[0013]圖3為本實施例中彈性連接件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具有鋼柱I和工字鋼2,其中工字鋼2 —端頂住鋼柱1,且兩者經布置于工字鋼2兩側的彈性連接件3相連。如圖2、圖3所示,彈性連接件3由矩形框架302 —邊的兩個角處向內彎折為圓弧板301后形成。本例中彈性連接件3的兩圓弧板301之間經螺柱6與鋼柱I固定連接,該螺柱上套設有彈性套管7,以減小震動,且便于安裝螺柱;彈性連接件3上下兩邊經螺栓4和螺母5與工字鋼橫梁2固定連接。彈性連接件3上對應位置設有供螺栓4或螺柱6穿過的螺孔303。本例中在螺栓4和螺柱6上均配有彈性墊片。
[0015]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做出的變化、改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具有鋼柱(I)和工字鋼(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鋼(2) —端頂住鋼柱(I),且兩者經彈性連接件(3)相連;所述彈性連接件(3)由矩形框架(302) —邊的兩個角處向內彎折為圓弧板(301)后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連接件⑶的兩圓弧板(301)之間經螺柱(6)與鋼柱⑴固定連接;所述彈性連接件(3)上下兩邊經螺栓(4)和螺母(5)與工字鋼橫梁(2)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6)上套設有彈性套管(7)。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和螺柱(6)上配有彈性墊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與工字鋼的減震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連接件(3)布置于工字鋼(2)兩側。
【文檔編號】E04B1/98GK203420361SQ201320560071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徐仁泉 申請人:杭州蕭山新欣鋼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