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及其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包括磚砌體,由第一層磚砌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自下而上循環砌筑,第一層磚砌體由1~5皮兩道順磚砌筑,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均由1~5皮丁磚并列砌筑,丁磚的內、外側與磚砌體的內、外側吻合;丁磚是由上砌塊、下砌塊及夾設于上砌塊和下砌塊之間的橫保溫砌塊形成的三明治結構,所述橫保溫砌塊為中空殼體,殼體內充填氣體或真空,每皮丁磚的橫保溫砌塊連接構成與自保溫墻體垂直的橫保溫層。本發明的磚砌體選用的磚由兩個砌塊及夾設在中間的保溫砌塊組成的三明治式整體結構,而且保溫砌塊為中空殼體,重量輕,運輸、使用方便,現場砌筑工期短。
【專利說明】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建筑節能保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建筑節能是我國政府近年來大力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有助于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重要國策,對建筑物墻體進行保溫、隔熱處理是實施建筑節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0003]墻體自保溫系統是按照一定的建筑構造,采用節能型墻體材料及配套專用砂漿使墻體熱工性能等物理性能指標符合相應標準的建筑墻體保溫隔熱系統,不僅可降低建筑節能增量成本,而且對提高建筑節能工程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0004]中國發明專利CN101392566B公開了一種多層磚混組砌保溫墻體及其施工方法,為磚混結構,磚砌體與拐角部位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連接,磚砌體自下而上由下述三層組合循環砌筑,保溫層在磚砌體中自下而上是以中保溫層、外保溫層、內保溫層的順序循環交錯設置;第一層磚砌體是一至五皮兩道順磚砌筑,兩道順條磚之間留出中保溫層的間隙,間隙內填塞保溫材料,形成內外兩道磚夾保溫層的三明治結構,在拐角部位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外側包覆構造柱外保溫層;第二層磚砌體是一至五皮丁磚并列砌筑,丁磚的內側與墻體內側吻合,丁磚的外側粘貼外保溫層,磚砌體的外保溫層與構造柱外保溫層連為一體;第三層磚砌體是一至五皮丁磚并列砌筑,丁磚的外側與墻體外側吻合,丁磚的內側粘貼內保溫層,即出現墻體部分內保溫的形式,該層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外側仍包覆構造柱外保溫層;上述保溫墻體在門窗洞口上下設置鋼筋混凝土帶,鋼筋混凝土帶粘貼外保溫層,在門窗洞口兩側設置鋼筋混凝土包框或構造柱;上述外保溫層與磚砌體或與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是粘接連接。本發明通過改變墻體磚的組砌形式,同樣可以滿足墻體的保溫效果要求,且施工方法簡單,節約材料和能源,可廣泛應用于磚混保溫墻體。但是該發明的第二層磚砌體的外保溫層和第三層磚砌體的內保溫層與磚砌體為粘接連接,不易粘牢,保溫層易脫落;并且,磚砌塊和保溫層均為實心結構,具有重量過大、運輸和使用不便的固有缺陷。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重量輕,運輸、使用方便,現場砌筑工期短的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及其施工方法。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包括磚砌體,所述磚砌體由第一層磚砌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自下而上循環砌筑,所述第一層磚砌體由I?5皮兩道順磚砌筑,所述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均由I?5皮丁磚并列砌筑,
[0007]所述丁磚的內、外側與磚砌體的內、外側吻合,且所述第三層磚砌體的丁磚相對于第二層磚砌體的丁磚交錯設置;
[0008]所述丁磚是由上砌塊、下砌塊及夾設于上砌塊和下砌塊之間的橫保溫砌塊形成的三明治結構,所述橫保溫砌塊為中空殼體,殼體內充填氣體或真空,每皮丁磚的橫保溫砌塊連接構成與自保溫墻體垂直的橫保溫層。
[0009]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丁磚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相鄰兩所述丁磚通過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相互扣合。
[0010]上述技術方案中,兩道所述順磚之間設有間隙。
[0011]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間隙內填塞保溫材料,形成內外兩道順磚夾保溫材料的三明治結構。
[0012]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順磚是由內砌塊、外砌塊及夾設于內砌塊和外砌塊之間的縱保溫砌塊形成的三明治結構,所述縱保溫砌塊為中空殼體,殼體內充填氣體或真空,每道順磚的縱保溫砌塊連接構成與自保溫墻體平行的縱保溫層。
[0013]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順磚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相鄰兩所述順磚通過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相互扣合。
[0014]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橫保溫砌塊的上、下兩表面上分別設有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所述上砌塊的下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所述下砌塊的上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0015]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縱保溫砌塊的內、外兩表面上分別設有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所述內砌塊的外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所述外砌塊的內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0016]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磚砌體的外側依次設置有抗裂防護層和涂料飾面層。
[0017]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順磚與順磚、順磚與丁磚以及丁磚與丁磚的拼接處填塞有保溫砂漿。
[0018]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9](I)以粘土、頁巖、煤矸石、粉煤灰或淤泥為原材料,燒結溫度800~1100°C條件下燒結成型丁磚所需的上砌塊、下砌塊和空心的橫保溫砌塊,要求上砌塊、下砌塊和橫保溫砌塊的強度等級為MU7.5MPa~MU15MPa,密度等級為700~1000kg / m3,吸水率≤25%,防火等級Al級,耐火溫度≥1100°C,導熱系數〈0.07 ;
[0020]制備時,在橫保溫砌塊的上、下兩表面上分別一體成型出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在上砌塊的下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在下砌塊的上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0021]在上砌塊、下砌塊和橫保溫砌塊的左右兩側對應地成型出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
[0022](2)將步驟(1)中上砌塊、下砌塊和橫保溫砌塊組裝成丁磚,碼放整齊備用;
[0023](3)以粘土、頁巖、煤矸石、粉煤灰或淤泥為原材料,燒結溫度800~1100°C條件下燒結成型順磚所需的內砌塊、外砌塊和空心的縱保溫砌塊,要求內砌塊、外砌塊和縱保溫砌塊的強度等級為MU7.5MPa~MU15MPa,密度等級為700~1000kg / m3,吸水率≤25%,防火等級Al級,耐火溫度≥1100°C,導熱系數〈0.07 ;
[0024]制備時,在縱保溫砌塊的內、外兩表面上分別一體成型出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在內砌塊的外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所述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在外砌塊的內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所述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0025]在外砌塊和縱保溫砌塊的左右兩側對應地成型出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0026](4)將步驟(3)中的內砌塊、外砌塊和縱保溫砌塊組裝成順磚,碼放整齊備用;
[0027](5)提前0.5?I小時將步驟(4)所得順磚澆水濕潤,在其表面仍為濕潤狀態、順磚重量含水量10%?20%時用保溫砂漿砌筑成具有I?5皮兩道順磚的第一層磚砌體,并在兩道順磚的間隙內填塞聚苯板、聚苯乙烯泡沫板、聚碳酸酯等有機保溫材料,復合硅酸鹽、巖棉、泡沫水泥板等無機保溫材料或以聚苯顆粒等為芯材的復合保溫材料;
[0028](6)提前0.5?I小時將步驟⑵所得丁磚澆水濕潤,在其表面仍為濕潤狀態、丁磚重量含水量10%?20%時在第一層磚砌體的上方利用步驟(2)所得丁磚用保溫砂漿砌筑成具有I?5皮丁磚的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的丁磚交錯設置;
[0029](7)第一層磚砌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自下而上循環砌筑成與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等高的磚砌體;
[0030](8)在磚砌體的外側依次涂抹抗裂防護層和涂料飾面層,完成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的施工。
[0031]其中,步驟(5)中砌筑順磚時,兩相鄰順磚通過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相互扣合;步驟(6)中砌筑丁磚時,兩相鄰丁磚通過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相互扣合;步驟(8)中涂刷所述抗裂防護層包括如下子步驟:
[0032](8-1)用砂漿攪拌機將重量比為1: 0.2?0.25的抗裂砂漿:水拌制成抗裂砂漿,先往攪拌機內加入適當的水,攪拌機轉動后再按比例加入抗裂砂漿,至少攪拌5分鐘,至攪拌均勻為止;
[0033](8-2)用水潤濕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粘結找平層,接著分兩遍涂抹抗裂砂漿,第一遍涂抹2?3_厚抗裂砂漿,隨即橫向鋪貼耐堿網格布,用抹子將耐堿網格布壓入砂漿,搭接按寬度不應小于40?50mm,先壓入一側,抹抗裂砂衆,再壓入另一側,耐堿網格布要求平整無褶皺,飽滿度應達到100%,待第一遍抗裂砂漿初凝后隨即抹第二遍抗裂砂漿I?2mm,抹平壓實。
[0034]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0035]本發明的磚砌體選用的磚由兩個砌塊及夾設在中間的保溫砌塊組成的三明治式整體結構,而且保溫砌塊為中空殼體,重量輕,運輸、使用方便,現場砌筑工期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6]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2是實施例一中丁磚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3是圖2中沿線A-A的剖視圖;
[0039]圖4是實施例一中順磚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5是圖4中沿線B-B的剖視圖;
[0041]其中:1、磚砌體;10、順磚;100、內砌塊;101、外砌塊;102、縱保溫砌塊;103、第二凸部;104、第二凹槽;11、丁磚;110、上砌塊;111、下砌塊;112、橫保溫砌塊;113、第一凸部;114、第一凹槽;
[0042]2、抗裂防護層;
[0043]3、涂料飾面層;[0044]4、橫保溫層;
[0045]5、縱保溫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46]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47]實施例一:圖1所示,參見圖1所示,一種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包括磚砌體I,所述磚砌體由第一層磚砌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自下而上循環砌筑,所述第一層磚砌體由I?5皮兩道順磚10砌筑,兩道所述順磚10分別位于自保溫墻體的內外兩側,之間設有間隙。
[0048]所述間隙內可選擇填塞保溫材料,形成內外兩道順磚夾保溫材料的三明治結構。
[0049]所述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均由I?5皮丁磚11并列砌筑,所述磚砌體I的外側依次設置有抗裂防護層2和涂料飾面層3。
[0050]所述丁磚11的內、外側與磚砌體I的內、外側吻合,且所述第三層磚砌體的丁磚相對于第二層磚砌體的丁磚交錯設置。
[0051]所述磚砌體I的順磚與順磚、順磚與丁磚以及丁磚與丁磚的拼接處填塞有保溫砂漿。
[0052]如圖2、圖3所示,所述丁磚11是由上砌塊110、下砌塊111及夾設于上砌塊110和下砌塊111之間的橫保溫砌塊112形成的三明治結構,本實施例中,所述橫保溫砌塊112的上、下兩表面上分別設有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所述上砌塊110的下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所述下砌塊111的上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0053]所述橫保溫砌塊112為中空殼體,殼體內充填氣體或真空,每皮丁磚的橫保溫砌塊連接構成與自保溫墻體垂直的橫保溫層4。
[0054]所述丁磚11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一凸部113和第一凹槽114,相鄰兩所述丁磚11通過第一凸部113和第一凹槽114相互扣合。
[0055]本實施例中,如圖4、圖5所示的所述順磚10是由內砌塊100、外砌塊101及夾設于內砌塊100和外砌塊101之間的縱保溫砌塊102形成的三明治結構,所述縱保溫砌塊102的內、外兩表面上分別設有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所述內砌塊100的外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所述外砌塊101的內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0056]所述縱保溫砌塊102為中空殼體,殼體內充填氣體或真空,每道順磚的縱保溫砌塊連接構成與自保溫墻體平行的縱保溫層5。
[0057]所述順磚10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二凸部103和第二凹槽104,相鄰兩所述順磚10通過第二凸部103和第二凹槽104相互扣合。
[0058]本發明實施例一還提供一種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59](I)以粘土為原材料,燒結溫度1050?1100°C條件下燒結成型丁磚所需的上砌塊、下砌塊和空心的橫保溫砌塊,要求上砌塊、下砌塊和橫保溫砌塊的強度等級為MUlOMPa,密度等級為800kg / m3,吸水率< 20%,防火等級Al級,耐火溫度> 1100°C,導熱系數〈0.07 ;[0060]制備時,在橫保溫砌塊的上、下兩表面上分別一體成型出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在上砌塊的下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在下砌塊的上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0061]在上砌塊、下砌塊和橫保溫砌塊的左右兩側對應地成型出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
[0062](2)將步驟(I)中上砌塊、下砌塊和橫保溫砌塊組裝成丁磚,碼放整齊備用;
[0063](3)以粘土為原材料,燒結溫度1050?1100°C條件下燒結成型丁磚所需的內砌塊、外砌塊和空心的縱保溫砌塊,要求內砌塊、外砌塊和縱保溫砌塊的強度等級為MUlOMPa,密度等級為800kg / m3,吸水率< 20%,防火等級Al級,耐火溫度> 1100°C,導熱系數〈0.07 ;
[0064]制備時,在縱保溫砌塊的內、外兩表面上分別一體成型出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在內砌塊的外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所述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在外砌塊的內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所述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0065]在外砌塊和縱保溫砌塊的左右兩側對應地成型出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
[0066](4)將步驟(3)中的內砌塊、外砌塊和縱保溫砌塊組裝成順磚,碼放整齊備用;
[0067](5)提前I小時將步驟(4)所得順磚澆水濕潤,在其表面仍為濕潤狀態、順磚重量含水量10%?20%時用保溫砂漿砌筑成具有I?5皮兩道順磚的第一層磚砌體,并在兩道順磚的間隙內填塞聚苯板、聚苯乙烯泡沫板、聚碳酸酯等有機保溫材料,復合硅酸鹽、巖棉、泡沫水泥板等無機保溫材料或以聚苯顆粒等為芯材的復合保溫材料;
[0068]其中,砌筑順磚時,兩相鄰順磚通過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相互扣合。
[0069](6)提前I小時將步驟(2)所得丁磚澆水濕潤,在其表面仍為濕潤狀態、丁磚重量含水量10%?20%時在第一層磚砌體的上方利用步驟(2)所得丁磚用保溫砂漿砌筑成具有I?5皮丁磚的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的丁磚交錯設置;
[0070]其中,砌筑丁磚時,兩相鄰丁磚通過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相互扣合。
[0071](7)第一層磚砌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自下而上循環砌筑成與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等高的磚砌體;
[0072](8)在磚砌體的外側依次涂抹抗裂防護層和涂料飾面層,完成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的施工;
[0073]其中,涂刷所述抗裂防護層包括如下子步驟:
[0074](8-1)用砂漿攪拌機將重量比為1: 0.2?0.25的抗裂砂漿:水拌制成抗裂砂漿,先往攪拌機內加入適當的水,攪拌機轉動后再按比例加入抗裂砂漿,至少攪拌5分鐘,至攪拌均勻為止;
[0075](8-2)用水潤濕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粘結找平層,接著分兩遍涂抹抗裂砂漿,第一遍涂抹2?3_厚抗裂砂漿,隨即橫向鋪貼耐堿網格布,用抹子將耐堿網格布壓入砂漿,搭接按寬度不應小于40?50mm,先壓入一側,抹抗裂砂衆,再壓入另一側,耐堿網格布要求平整無褶皺,飽滿度應達到100%,待第一遍抗裂砂漿初凝后隨即抹第二遍抗裂砂漿I?2mm,抹平壓實。
[0076]本發明的磚砌體選用的磚由兩個砌塊及夾設在中間的保溫砌塊組成的三明治式整體結構,而且保溫砌塊為中空殼體,重量輕,運輸、使用方便,現場砌筑工期短。[0077]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或替換,這些改進或替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包括磚砌體,所述磚砌體由第一層磚砌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自下而上循環砌筑,所述第一層磚砌體由I~5皮兩道順磚砌筑,所述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均由I~5皮丁磚并列砌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丁磚的內、外側與磚砌體的內、外側吻合,且所述第三層磚砌體的丁磚相對于第二層磚砌體的丁磚交錯設置; 所述丁磚是由上砌塊、下砌塊及夾設于上砌塊和下砌塊之間的橫保溫砌塊形成的三明治結構,所述橫保溫砌塊為中空殼體,殼體內充填氣體或真空,每皮丁磚的橫保溫砌塊連接構成與自保溫墻體垂直的橫保溫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丁磚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相鄰兩所述丁磚通過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相互扣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其特征在于,兩道所述順磚之間設有間隙,所述間隙內填塞保溫材料,形成內外兩道順磚夾保溫材料的三明治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順磚是由內砌塊、外砌塊及夾設于內砌塊和外砌塊之間的縱保溫砌塊形成的三明治結構,所述縱保溫砌塊為中空殼體,殼體內充填氣體或真空,每道順磚的縱保溫砌塊連接構成與自保溫墻體平行的縱保溫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順磚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相鄰兩所述順磚通過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相互扣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的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橫保溫砌塊的上、下兩表面上分別設有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所述上砌塊的下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所述下砌塊的上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縱保溫砌塊的內、外兩表面上分別設有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所述內砌塊的外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所述外砌塊的內表面上設有與所述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磚砌體的外側依次設置有抗裂防護層和涂料飾面層; 所述順磚與順磚、順磚與丁磚以及丁磚與丁磚的拼接處填塞有保溫砂漿。
9.一種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以粘土、頁巖、煤矸石、粉煤灰或淤泥為原材料,燒結溫度800~1100°C條件下燒結成型丁磚所需的上砌塊、下砌塊和空心的橫保溫砌塊,要求上砌塊、下砌塊和橫保溫砌塊的強度等級為MU7.5MPa~MU15MPa,密度等級為700~1000kg / m3,吸水率≤25%,防火等級Al級,耐火溫度≥1100°C,導熱系數〈0.07 ; 制備時,在橫保溫砌塊的上、下兩表面上分別一體成型出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在上砌塊的下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在下砌塊的上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在上砌塊、下砌塊和橫保溫砌塊的左右兩側對應地成型出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 (2)將步驟(1)中上砌塊、下砌塊和橫保溫砌塊組裝成丁磚,碼放整齊備用; (3)以粘土、頁巖、煤矸石、粉煤灰或淤泥為原材料,燒結溫度800~1100°C條件下燒結成型順磚所需的內砌塊、外砌塊和空心的縱保溫砌塊,要求內砌塊、外砌塊和縱保溫砌塊的強度等級為MU7.5MPa~MU15MPa,密度等級為700~1000kg / m3,吸水率≤25%,防火等級Al級,耐火溫度≥1100°C,導熱系數〈0.07 ; 制備時,在縱保溫砌塊的內、外兩表面上分別一體成型出內凹的燕尾形槽和外凸的燕尾形齒,在內砌塊的外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所述燕尾槽相卡接的燕尾形齒,在外砌塊的內表面上一體成型出與所述燕尾形齒相卡接的燕尾槽; 在外砌塊和縱保溫砌塊的左右兩側對應地成型出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 (4)將步驟(3)中的內砌塊、外砌塊和縱保溫砌塊組裝成順磚,碼放整齊備用; (5)提前0.5~1小時將步驟(4)所得順磚澆水濕潤,在其表面仍為濕潤狀態、順磚重量含水量10%~20%時用保溫砂漿砌筑成具有I~5皮兩道順磚的第一層磚砌體,并在兩道順磚的間隙內填塞聚苯板、聚苯乙烯泡沫板、聚碳酸酯等有機保溫材料,復合硅酸鹽、巖棉、泡沫水泥板等無機保溫材料或以聚苯顆粒等為芯材的復合保溫材料; (6)提前0.5~1小時將步驟(2)所得丁磚澆水濕潤,在其表面仍為濕潤狀態、丁磚重量含水量10%~20%時在第一層磚砌體的上方用保溫砂漿砌筑成具有1~5皮丁磚的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的丁磚交錯設置; (7)第一層磚砌體、第二層磚砌體和第三層磚砌體自下而上循環砌筑成與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等高的磚砌體; (8)在磚砌體的外側依次涂抹抗裂防護層和涂料飾面層,完成建筑節能自保溫墻體的施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砌筑順磚時,兩相鄰順磚通過第二凸部和第二凹槽相互扣合; 步驟(6)中砌筑丁磚時,兩相鄰丁磚通過第一凸部和第一凹槽相互扣合; 步驟(8)中涂刷所述抗裂防護層包括如下子步驟: (8-1)用砂漿攪拌機將重量比為1: 0.2~0.25的抗裂砂漿:水拌制成抗裂砂漿,先往攪拌機內加入適當的水,攪拌機轉動后再按比例加入抗裂砂漿,至少攪拌5分鐘,至攪拌均勻為止; (8-2)用水潤濕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粘結找平層,接著分兩遍涂抹抗裂砂漿,第一遍涂抹2~3_厚抗裂砂漿,隨即橫向鋪貼耐堿網格布,用抹子將耐堿網格布壓入砂漿,搭接按寬度不應小于40~50mm,先壓入一側,抹抗裂砂衆,再壓入另一側,耐堿網格布要求平整無褶皺,飽滿度應達到100%,待第一遍抗裂砂漿初凝后隨即抹第二遍抗裂砂漿I~2mm,抹平壓實。
【文檔編號】E04C1/00GK103821255SQ201410081512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明者】湯金華, 單錦春, 劉永勤, 單國強, 葛建, 吳志強, 李張苗, 宋健, 沈華, 梅華 申請人:湯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