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屬于結構工程【技術領域】。所述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由裝配式樓板,裝配式法蘭柱和裝配式斜支撐采用螺栓裝配而成;所述裝配式樓板包括A板,B板和C板,裝配式樓板之間采用螺栓進行拼接;所述的波紋腹板咬合鋼梁由兩個波紋槽鋼梁通過螺栓和預應力索裝配而成;所述鋼結構體系的梁柱節點以及斜撐與框架的連接是在工廠焊接而成。本發明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支撐體系,實現了工廠化生產,現場快速裝配,提高施工速度,縮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價,減少環境污染,拆除后鋼材可回收利用,是一種綠色環保的結構體系。
【專利說明】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屬于結構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體系是鋼結構住宅體系發展的主要方向。傳統的鋼結構住宅建筑施工時采用了大量的現場焊接,施工速度慢,對環境的污染嚴重,最重要的是焊縫的質量不宜控制,嚴重影響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裝配式鋼結構體系有效地克服了傳統鋼結構住宅的缺點。
[0003]在裝配式鋼結構體系中,梁和梁的現場拼裝節點是一個關鍵問題。在現有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中,通常采用的是兩個槽鋼進行拼裝,兩個槽鋼的腹板對接,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形成裝配式H型鋼。但是,在這種拼接方式中,剪力是通過螺栓傳遞給腹板,腹板為平鋼板,所以所需的螺栓數和腹板的用鋼量很大,抗剪承載力有待提高。同時,應用在大跨度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中時,傳統的裝配式鋼構件要大幅度地增加梁截面的高度和面積,增加了用鋼量。
[0004]由此可見,將傳統的型鋼構件用在裝配式鋼結構體系之中效果不是很理想,不僅影響構件的受力性能,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鋼材,產生不必要的浪費。綜上所述,創新出由一種新型受力構件組成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是裝配式鋼結構發展的必經之路。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屬于結構工程【技術領域】的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廉,受力性能優越的適用于裝配式鋼結構體系。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體系由裝配式樓板和裝配式法蘭柱采用螺栓裝配而成;所述裝配式樓板由A板,B板和C板3種裝配式樓板拼接而成;所述的波紋腹板咬合鋼梁由兩個波紋槽鋼梁通過螺栓和預應力索裝配而成;優點在于由波紋腹板咬合鋼梁構成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明顯著的提高了裝配式鋼梁的承載能力,減少了用鋼量,同時可以實現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和現場快速裝配式,減少施工周期。
[0008]所述A板包括兩個短主梁1、次梁1、次梁I1、加勁板、樓板、柱座、連接板;所述A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過焊接和抗剪鍵連接將各個構件拼裝成所述新型裝配式樓板A ;兩個短主梁I垂直擺放,通過柱座和加勁板將短主梁進行連接,柱座的上下法蘭板分別與垂直的兩個短主梁I的上下翼緣齊平,所述加勁板的兩個側面分別與短主梁I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為焊接;次梁I與次梁II垂直,與一個短主梁I垂直,通過加勁板與一個短主梁I和次梁II相連,所述加勁板的兩個側面連接一個短主梁I和次梁I的翼緣,和次梁I和次梁II的翼緣,兩塊加勁板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采用為焊接;次梁II垂直于一個短主梁I和次梁I,通過加勁板與一個短主梁I和次梁I進行連接,所述加勁板的兩個側面連接短主梁I和次梁II的翼緣,和次梁I和次梁II的翼緣,加勁板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采用為焊接;所述的兩個連接板位于短主梁I的端部,連接板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的腹板相連;一個連接板位于次梁II的端部,連接板的上下端與次梁I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次梁II的腹板相連,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樓板放置于各個梁所圍成的平面上,采用抗剪鍵將樓板連接在各個梁上。
[0009]所述B板包括短主梁1、短主梁I1、次梁1、次梁I1、次梁II1、加勁板、樓板、柱座、主梁端板、連接板;所述B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過焊接和抗剪鍵連接將各個構件拼裝成所述新型裝配式樓板B ;次梁I垂直于短主梁I和次梁III,通過加勁板將次梁I與短主梁I和次梁III進行連接,所述加勁板的兩個側面連接一個短主梁I和次梁I的翼緣,和次梁I和次梁III的翼緣,兩塊加勁板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采用為焊接;兩個短主梁I放置在同一條直線上,通過柱座相連,柱座的上下法蘭板分別與兩個短主梁I的上下翼緣齊平,所有的連接部位均采用為焊接;短主梁II與次梁II平行,與兩個短主梁I和次梁III垂直,加勁板與兩個短主梁I相連,柱座的上下法蘭板分別與短主梁II的上下翼緣齊平,所述加勁板的兩個側面分別與短主梁I和短主梁II的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采用為焊接;次梁III平行于兩個短主梁I,垂直于短主梁I1、次梁I和次梁II,通過加勁板和主梁端板與短主梁
I1、次梁I和次梁II進行連接;所述主梁端板位于短主梁II的端部,主梁端板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I的腹板相連;所述加勁板的兩個側面連接次梁III和短主梁II的翼緣,和連接次梁III和次梁的翼緣,加勁板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采用為焊接;所述的兩個連接板位于短主梁I的端部,連接板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的腹板相連;一個連接板位于次梁II的端部,連接板的上下端與次梁I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次梁II的腹板相連,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樓板放置于各個梁所圍成的平面上,采用抗剪鍵將樓板連接在各個梁上。
[0010]所述C板包括短主梁I1、次梁II1、加勁板、樓板、柱座、主梁端板、連接板;所述C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過焊接和抗剪鍵連接將各個構件拼裝成所述新型裝配式樓板C。所述兩個次梁III垂直放置,通過加勁板進行連接,作為正方形裝配式樓板C的兩個鄰邊,所有連接均為焊接;另外兩個次梁III亦垂直放置,通過加勁板進行連接,作為正方形裝配式樓板C的另外兩個鄰邊,所有連接均為焊接;通過加勁板將C板的四條邊進行連接,形成正方形框架,所述加勁板的兩個側面分別與垂直放置的兩個次梁III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為焊接;四個短主梁II的一端分別連接在柱座的四個側面上,柱座的上下法蘭板分別與四個短主梁II上下翼緣齊平,其中兩個短主梁II在一條直線上,另兩個短主梁II在一條直線上,柱座位于C板的中心,相鄰的兩個短主梁II之間通過加勁板進行連接,所述加勁板的兩個側面分別與兩個短主梁II的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為焊接;所述短主梁II的另一端連接在次梁III上,通過加勁板和主梁端板與次梁III相連,所述加勁板的兩個側面分別與次梁III和短主梁II的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為焊接;所述主梁端板位于短主梁II與次梁III相連接的一端,主梁端板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I的腹板相連,所有的連接部位均為焊接;所述的一個連接板位于次梁II的端部,連接板的上下端與次梁I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次梁II的腹板相連,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樓板放置于各個梁所圍成的平面上,采用抗剪鍵將樓板連接在各個梁上;
[0011]所述柱座由兩個法蘭板和一個方鋼管I組成,兩個法蘭板分別位于方鋼管I的兩個端部上,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所述法蘭柱由一個方鋼管II和兩個法蘭板組成,兩個法蘭板分別位于方鋼管II的兩個端部上,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所述法蘭柱與柱座進行連接,形成鋼框架結構體系,所有連接均采用螺栓連接;
[0012]所述裝配式樓板A板與所述裝配式樓板B板進行拼接,拼接方式是將A板的次梁I和B板的次梁I進行拼接,A板的次梁II和B板的次梁II進行拼接,所有的拼接均采用螺栓進行現場拼接;所述裝配式樓板B板與所述裝配式樓板C板進行拼接,拼接方式是將B板的次梁III和C板的次梁III進行拼接,所有的拼接均采用螺栓進行現場拼接;所述裝配式樓板體系的基本組成單元為A板、B板和C板,裝配式樓板體系的四個角板為A板單元,與A板單元連接的是B板單元,與B板單元另一邊相連的是C板單元,樓板體系的中部為C板單
J Li ο
[0013]所述裝配式斜支撐是由懸臂桿和斜桿組成,懸臂桿在工廠直接焊接在樓板的相應構件上,在現場施工時,將斜桿和懸臂桿通過蓋板和螺栓進行裝配,形成斜支撐;所述懸臂桿包括節點懸臂桿和偏心支撐橫梁懸臂桿;所述節點懸臂桿位于柱座和梁的連接處,一面與梁的翼緣相連,另一面與柱座的方鋼管I,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所述偏心支撐橫梁懸臂桿位于梁的中部,焊接在梁的翼緣上;
[0014]所述短主梁1、短主梁II是H型鋼,或者是兩個槽鋼背對背拼接而成的等效H型鋼,或者是兩個T型鋼拼接而成的等效H型鋼,或者是四個角鋼拼接而成的等效H型鋼;
[0015]所述的次梁1、次梁II和次梁III是裝配式波紋腹板咬合鋼梁,其是由兩個波紋槽鋼梁通過螺栓裝配而成;所述波紋槽鋼梁,其斷面口型由上、下翼緣和腹板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翼緣相互平行,腹板垂直位于上、下翼緣之間;所述腹板的斷面呈均勻或不均勻周期性重復的波紋,該波紋斷面為梯形波紋曲線。所述上、下翼緣為鋼板,鋼板中與腹板平行的一條邊為波形曲線,波紋曲線的形狀與腹板的波紋斷面形狀相同,腹板放置于上、下翼緣的波紋曲線邊處,腹板的波紋斷面與上、下翼緣的波紋曲線邊吻合相連,腹板與上、下翼緣之間分別為單面角焊縫。
[0016]所述斜支撐是型鋼支撐,或者是組合梁支撐,或者是防屈曲耗能支撐,或者是帶阻尼器的耗能支撐。
[0017]本發明提出的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是對傳統的鋼結構住宅建筑的顛覆,充分發揮了鋼結構住宅的優勢。與傳統的鋼結構建筑相比,它具有安全性能高,施工速度快,環境污染小,安全事故少和工程造價低等諸多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拼接平面布置圖
[0019]圖2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A板的示意圖[0020]圖3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A板的單元分解圖
[0021]圖4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B板的示意圖
[0022]圖5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B板的單元分解圖
[0023]圖6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C板的示意圖
[0024]圖7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C板的單元分解圖
[0025]圖8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柱座單元分解圖
[0026]圖9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法蘭柱單元分解圖
[0027]圖10是波紋槽鋼梁的單元分解圖;
[0028]圖11是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中的梁的開洞示意圖
[0029]圖12是本發明的節點懸臂桿示意圖
[0030]圖13是本發明的節點懸臂桿與斜桿的拼接示意圖
[0031]圖14是本發明的偏心支撐橫梁懸臂桿示意圖
[0032]圖15是本發明的偏心支撐橫梁懸臂桿與斜桿的拼接示意圖
[0033]圖16是本發明的偏心支撐形式示意圖
[0034]圖17是本發明的裝配效果圖
[0035]圖中:1、短主梁I,2、次梁III,3、短主梁II,4、次梁I,5、次梁II,6、加勁板,7、樓
板,8、柱座,9、主梁端板,10、法蘭板,11、方鋼管I,12、法蘭柱,13、方鋼管II,14、節點懸臂桿,15、偏心支撐橫梁懸臂桿,16、斜桿,17、連接板,18、上、下翼緣,19、腹板。
[0036]具體實現方式
[003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0038]如附圖1所示,本發明的裝配式樓板的拼接位置設置在主梁中剪力和彎矩相對較小的地方,從結構力學的角度講,拼接位置的設置非常合理。
[0039]如圖2-3所示,本發明提出的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中,所述A板包括短主梁I 1、次梁I 4、次梁II 5、加勁板6、樓板7、柱座8、連接板
17;柱座8兩端分別為法蘭板10 ;所述A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過焊接和抗剪鍵連接將各個構件拼裝成所述新型裝配式樓板A ;兩個短主梁I I相互垂直,通過柱座8和加勁板6將兩個短主梁I I進行連接,柱座8的上下法蘭板10分別與垂直的兩個短主梁I I的上下翼緣齊平;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短主梁I I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次梁I 4 一端與次梁II 5垂直,另一端與一個短主梁I I垂直,兩者分別通過加勁板6與之相連,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連接一個短主梁I 1、次梁I 4的翼緣和次梁I 4、次梁II 5的翼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其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次梁II 5垂直于一個短主梁I I和次梁I 4,通過加勁板6與一個短主梁I I和次梁I 4進行連接,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連接短主梁I I和次梁II 5的翼緣,和次梁I 4和次梁II 5的翼緣,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其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所述的兩個連接板17位于短主梁I I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 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 I的腹板相連;一個連接板17位于次梁II 5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次梁II 5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次梁II 5的腹板相連,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樓板7放置于各個梁所圍成的平面空間內,采用抗剪鍵將樓板7連接在各個梁上。[0040]如圖4-5所示,本發明提出的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中,所述B板包括短主梁I 1、短主梁II 3、次梁I 4、次梁II 5、次梁III 2、加勁板6、樓板7、柱座8、主梁端板9、連接板17 ;所述B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過焊接和抗剪鍵連接將各個構件拼裝成所述新型裝配式樓板B ;次梁I 4兩端分別垂直于短主梁I I和次梁III 2,通過加勁板6將次梁I 4與短主梁I 1、次梁III 2進行連;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連接一個短主梁I 1、次梁I 4的翼緣,和次梁I 4、次梁III2的翼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兩個短主梁I I置于同一條直線上并通過柱座8相連,柱座8的上下法蘭板10分別與兩個短主梁I I的上下翼緣齊平,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短主梁II 3與次梁II 5平行,短主梁II 3的兩端垂直于短主梁I 1、次梁III 2,加勁板6與兩個短主梁I I相連,柱座8的上下法蘭板10分別與短主梁II 3的上下翼緣齊平,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短主梁I I和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次梁III 2平行于兩個短主梁I 1,垂直于短主梁II 3、次梁I 4、次梁II 5,次梁III2通過加勁板6、主梁端板9與短主梁II 3、次梁I 4、次梁II 5連接;所述主梁端板9位于短主梁II 3的端部,主梁端板9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I 3的腹板相連;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連接次梁III 2、短主梁II 3的翼緣和次梁III 2、次梁I 4的翼緣和連接次梁
III2、次梁II 5,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其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所述的兩個連接板17位于短主梁I I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 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 I的腹板相連;一個連接板17位于次梁II 5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次梁II 5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次梁II 5的腹板相連,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樓板7放置于各個梁所圍成的平面上,采用抗剪鍵將樓板7連接在各個梁上。
[0041]如圖6-7所示,本發明提出的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中,所述C板包括短主梁II 3、次梁III 2、加勁板6、樓板7、柱座8、主梁端板9、連接板
17;所述C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過焊接和抗剪鍵連接將各個構件拼裝成所述新型裝配式樓板C ;所述兩個次梁III 2垂直放置,通過加勁板6進行連接,作為正方形裝配式樓板C的兩個鄰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另外兩個次梁III 2亦垂直放置,通過加勁板6進行連接,作為正方形裝配式樓板C的另外兩個鄰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加勁板6將C板的四條邊進行連接,形成正方形框架,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互相垂直放置的兩個次梁III 2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其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四個短主梁II 3的一端分別連接在柱座8的四個側面上,柱座8的上下法蘭板分別與四個短主梁II 3的上下翼緣齊平,其中兩個短主梁II 3在一條直線上,另兩個短主梁II 3在一條直線上,柱座8位于C板的中心位置,相鄰的兩個短主梁II 3之間通過加勁板6進行連接,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兩個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所述短主梁II 3的另一端連接在次梁III 2上,通過加勁板6和主梁端板9與次梁III 2相連,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次梁III 2和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為焊接;所述主梁端板9位于短主梁II 3與次梁III 2相連接的一端,主梁端板9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I 3的腹板相連,所有的連接部位均為焊接;所述的一個連接板17位于次梁II 5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次梁II 5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次梁II 5的腹板相連,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樓板7放置于各個梁所圍成的平面上,采用抗剪鍵將樓板7連接在各個梁上。
[0042]如圖8-9所示,本發明提出的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中,所述柱座8由兩個法蘭板10和一個方鋼管I 11組成,兩個法蘭板10分別位于方鋼管I 11的兩個端部上,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所述法蘭柱12由一個方鋼管II 13和兩個法蘭板11組成,兩個法蘭板10分別位于方鋼管II 13的兩個端部上,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所述法蘭柱12與柱座8進行連接,形成鋼框架結構體系,所有連接均采用螺栓連接。
[0043]本發明提出的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中,所述裝配式樓板A板與所述裝配式樓板B板進行拼接,拼接方式是將A板的次梁I 4和B板的次梁I 4進行拼接,A板的次梁II 5和B板的次梁II 5進行拼接,所有的拼接均采用螺栓進行現場拼接;所述裝配式樓板B板與所述裝配式樓板C板進行拼接,拼接方式是將B板的次梁III 2和C板的次梁III 2進行拼接,所有的拼接均采用螺栓進行現場拼接;
[0044]如圖10所示,本發明提出的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中所述的次梁1、次梁II和次梁III是裝配式波紋腹板咬合鋼梁,其是由兩個波紋槽鋼梁通過螺栓裝配而成;所述波紋槽鋼梁,其斷面口型由上、下翼緣18和腹板19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翼緣18平行,腹板19垂直位于上、下翼緣18之間;所述腹板19的斷面呈均勻或不均勻周期性重復的波紋,該波紋斷面為梯形波紋曲線。所述上、下翼緣18為鋼板,鋼板中與腹板19平行的一條邊為波形曲線,波紋曲線的形狀與腹板18的波紋斷面形狀相同,腹板19放置于上、下翼緣18的波紋曲線邊處,腹板19的波紋斷面與上、下翼緣18的波紋曲線邊吻合相連,腹板19與上、下翼緣18之間分別為單面角焊縫。
[0045]如圖11所示,本發明提出的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中,所述所有的梁,均可采用在梁的腹板處開設洞口的蜂窩鋼梁,便于各種管線穿過。
[0046]如圖12-17所示,本發明提出的實現節點剛性連接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支撐體系中,所述裝配式斜支撐是由懸臂桿和斜桿16組成,懸臂桿在工廠直接焊接在樓板的相應構件上,在現場施工時,將斜桿和懸臂桿通過蓋板和螺栓進行裝配,形成斜支撐;所述懸臂桿包括節點懸臂桿14,偏心支撐橫梁懸臂桿15 ;所述節點懸臂桿14位于柱座8和梁的連接處,一面與梁的翼緣相連,另一面與柱座8的方鋼管I 11,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所述偏心支撐橫梁懸臂桿15位于梁的中部,焊接在梁的翼緣上。
【權利要求】
1.模塊化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體系由裝配式樓板和裝配式法蘭柱采用螺栓裝配而成;所述裝配式樓板由A板,B板和C板3種裝配式樓板拼接而成;所述的波紋腹板咬合鋼梁由兩個波紋槽鋼梁通過螺栓和預應力索裝配而成; 所述A板主要由短主梁I (1)、次梁I (4)、次梁II (5)、加勁板(6)、樓板(7)、柱座(8)和連接板(17);柱座(8)兩端分別為法蘭板(10);所述A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過焊接和抗剪鍵連接將各個構件拼裝成所述新型裝配式樓板A ;兩個短主梁I(1)相互垂直,通過柱座(8)和加勁板(6)將兩個短主梁I (1)進行連接,柱座(8)的上下法蘭板(10)分別與垂直的兩個短主梁I (1)的上下翼緣齊平;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短主梁I (1)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次梁I (4)一端與次梁II (5)垂直,另一端與一個短主梁I (1)垂直,兩者分別通過加勁板(6)與之相連,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連接一個短主梁I (1)、次梁I(4)的翼緣和次梁I (4)、次梁II (5)的翼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其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次梁II (5)垂直于一個短主梁I (1)和次梁I (4),通過加勁板(6)與一個短主梁I (1)和次梁I (4)進行連接,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連接短主梁I (1)和次梁II (5)的翼緣,和次梁I (4)和次梁II (5)的翼緣,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其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所述的兩個連接板(17)位于短主梁I (1)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 (1)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O的腹板相連;一個連接板(17)位于次梁II (5)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次梁II(5)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次梁II (5)的腹板相連,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樓板(7)放置于各個梁所圍成的平面空間內,采用抗剪鍵將樓板(7)連接在各個梁上; 所述B板主要由短主梁I (1)、短主梁II (3)、次梁I (4)、次梁II (5)、次梁111(2)、加勁板(6)、樓板(7)、柱座(8)、主梁端板(9)和連接板(17);所述B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過焊接和抗剪鍵連接將各個構件拼裝成所述新型裝配式樓板B ;次梁I(4)兩端分別垂直于短主梁I (1)和次梁111(2),通過加勁板(6)將次梁I (4)與短主梁I(1)、次梁111(2)進行連;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連接一個短主梁I (1)、次梁I (4)的翼緣,和次梁I (4)、次梁111(2)的翼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兩個短主梁I I置于同一條直線上并通過柱座(8)相連,柱座(8)的上下法蘭板(10)分別與兩個短主梁I (1)的上下翼緣齊平,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短主梁II (3)與次梁II (5)平行,短主梁II (3)的兩端垂直于短主梁I (1)、次梁III(2),加勁板(6)與兩個短主梁I (1)相連,柱座(8)的上下法蘭板(10)分別與短主梁II (3)的上下翼緣齊平,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短主梁I (1)和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次梁111(2)平行于兩個短主梁I (1),垂直于短主梁II (3)、次梁I (4)、次梁II (5),次梁111(2)通過加勁板(6)、主梁端板(9)與短主梁II (3)、次梁I (4)、次梁II (5)連接;所述主梁端板(9)位于短主梁II (3)的端部,主梁端板(9)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I (3)的腹板相連;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連接次梁111(2)、短主梁II (3)的翼緣和次梁111(2)、次梁I (4)的翼緣和連接次梁111(2)、次梁II (5),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其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所述的兩個連接板(17)位于短主梁I (1)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 (I)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 (I)的腹板相連;一個連接板(17)位于次梁II (5)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次梁II (5)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次梁II (5)的腹板相連,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樓板(7)放置于各個梁所圍成的平面上,采用抗剪鍵將樓板(7)連接在各個梁上; 所述C板主要由短主梁II (3)、次梁111(2)、加勁板(6)、樓板(7)、柱座(8)、主梁端板(9)和連接板(17);所述C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過焊接和抗剪鍵連接將各個構件拼裝成所述新型裝配式樓板C ;所述兩個次梁111(2)垂直放置,通過加勁板(6)進行連接,作為正方形裝配式樓板C的兩個鄰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另外兩個次梁111(2)亦垂直放置,通過加勁板(6)進行連接,作為正方形裝配式樓板C的另外兩個鄰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加勁板(6)將C板的四條邊進行連接,形成正方形框架,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互相垂直放置的兩個次梁111(2)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其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四個短主梁II (3)的一端分別連接在柱座(8)的四個側面上,柱座(8)的上下法蘭板分別與四個短主梁II (3)的上下翼緣齊平,其中兩個短主梁II (3)在一條直線上,另兩個短主梁II (3)在一條直線上,柱座(8)位于C板的中心位置,相鄰的兩個短主梁II (3)之間通過加勁板(6)進行連接,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兩個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述連接方式均為焊接;所述短主梁II (3)的另一端連接在次梁111(2)上,通過加勁板(6)和主梁端板(9)與次梁III (2)相連,所述加勁板(6)的兩個側面分別與次梁III (2)和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兩塊加勁板(6)分別連接在上翼緣和下翼緣上,所有的連接部位均為焊接;所述主梁端板(9)位于短主梁II (3)與次梁111(2)相連接的一端,主梁端板(9)的上下端與短主梁II (3)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短主梁II (3)的腹板相連,所有的連接部位均為焊接;所述的一個連接板(17)位于次梁II (5)的端部,連接板(17)的上下端與次梁II(5)的翼緣相連,一個側邊與次梁II (5)的腹板相連,所述連接方式均采用為焊接;樓板7放置于各個梁所圍成的平面上,采用抗剪鍵將樓板7連接在各個梁上; 所述柱座由兩個法蘭板(10)和一個方鋼管I(Il)組成,兩個法蘭板(10)分別位于方鋼管I (11)的兩個端部上,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所述法蘭柱由一個方鋼管II (13)和兩個法蘭板(10)組成,兩個法蘭板(10)分別位于方鋼管II (13)的兩個端部上,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所述法蘭柱(12)與柱座(8)進行連接,形成鋼框架結構體系,所有連接均采用螺栓連接; 所述裝配式樓板A板與所述裝配式樓板B板進行拼接,拼接方式是將A板的次梁I (4)和B板的次梁I (4)進行拼接,A板的次梁II (5)和B板的次梁II (5)進行拼接,所有的拼接均采用螺栓進行現場拼接;所述裝配式樓板B板與所述裝配式樓板C板進行拼接,拼接方式是將B板的次梁111(2)和C板的次梁111(2)進行拼接,所有的拼接均采用螺栓進行現場拼接;所述裝配式樓板體系的基本組成單元為A板、B板和C板,裝配式樓板體系的四個角板為A板單元,與A板單元連接的是B板單元,與B板單元另一邊相連的是C板單元,樓板體系的中部為C板單兀; 所述裝配式斜支撐是由懸臂桿和斜桿(16)組成,懸臂桿在工廠直接焊接在樓板的相應構件上,在現場施工時,將斜桿和懸臂桿通過蓋板和螺栓進行裝配,形成斜支撐;所述懸臂桿包括節點懸臂桿(14),偏心支撐橫梁 懸臂桿(15);所述節點懸臂桿(14)位于柱座(8)和梁的連接處,一面與梁的翼緣相連,另一面與柱座(8)的方鋼管I (11),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所述偏心支撐橫梁懸臂桿(15)位于梁的中部,焊接在梁的翼緣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主梁1、短主梁II是H型鋼,或者是兩個槽鋼背對背拼接而成的等效H型鋼,或者是兩個T型鋼拼接而成的等效H型鋼,或者是四個角鋼拼接而成的等效H型鋼;所述的次梁I、次梁II和次梁III是裝配式波紋腹板咬合鋼梁,其是由兩個波紋槽鋼梁通過螺栓裝配而成;所述波紋槽鋼梁,其斷面口型由上、下翼緣(18)和腹板(19)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翼緣(18)平行,腹板(19)垂直位于上、下翼緣(18)之間;所述腹板(19)的斷面呈均勻或不均勻周期性重復的波紋,該波紋斷面為梯形波紋曲線。所述上、下翼緣(18)為鋼板,鋼板中與腹板(19)平行的一條邊為波形曲線,波紋曲線的形狀與腹板(18)的波紋斷面形狀相同,腹板(19)放置于上、下翼緣(18)的波紋曲線邊處,腹板(19)的波紋斷面與上、下翼緣(18)的波紋曲線邊吻合相連,腹板(19)與上、下翼緣(18)之間分別為單面角焊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梁是型鋼梁,或者是在梁的腹板處開設便于各種管線穿過的洞口的蜂窩鋼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咬合鋼梁框架偏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柱連接,梁直接連接在柱座(8)的方鋼管I (11)上,柱座(8)的上下法蘭板(10)高出梁一定距離,所述連接方式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保證節點的連接為剛性連接。
【文檔編號】E04B1/58GK103924657SQ201410104246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0日
【發明者】張愛林, 封曉龍, 劉學春, 趙亮, 王藝蒙 申請人: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