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領域用墻體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是在建筑墻體的外表間隙地拼接了罩板,逐塊罩板上的連接樁均與建筑墻體上埋釘相固定連接,在罩板與建筑墻體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本發明能夠使墻體與罩板、罩板與發泡水泥之間連接穩固,墻體與罩板之間固定方便,罩板與罩板之間可以用過螺扣連接,也可隨意調節連接樁的長度,增加或者減小發泡水泥層的厚度。較傳統的苯板保溫層,該墻體結構施工簡單、整體性強、保溫效果好、阻燃性佳、安全環保,而且對墻體有加固效果,與墻體融為一體,密閉效果好,使用壽命能夠與建筑墻體相同,避免了多次維修,減少了維修成本。
【專利說明】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領域用墻體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氣溫較為寒冷的東北地區,建筑墻體較南方的厚,而且墻體的外側設有保溫層,以抵御外部的低溫和保持室內的暖氣帶來的溫度。傳統的保溫墻層,多為現成的苯板保溫塊,粘貼于建筑墻體的外側,但由于東北地區氣候寒冷,且天氣狀況復雜多變,晝夜溫差大,粘貼于建筑外墻的保溫塊常出現脫落的現象,因此給后期的管理維修帶來一定的隱患、增加施工成本,尤其是對于現代高層建筑,更會帶來一定的危險。因此,需要一種更加穩固的、保溫效果更好的墻體結構。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旨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
[0004]本發明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在建筑墻體的外表間隙地拼接了罩板,逐塊罩板上的連接樁均與建筑墻體上埋釘相固定連接,在罩板與建筑墻體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
[000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罩板是由面層與襯層復合一體構成,在面層和襯層之間固化有筋網,在襯層的表面上栽有一個以上的連接樁。
[000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連接樁穿透襯層、其根部與筋網相固化成一體。
[000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罩板的內側襯層上栽有至少兩個連接樁。
[000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罩板的邊沿為L形、或凸形或凹形或平面形。
[0009]本發明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是由罩板和罩板I構成,罩板和罩板I通過連接樁相固定連接,在罩板和罩板I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
[00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罩板和罩板I均是由面層與襯層復合一體構成,在面層和襯層之間固化有筋網,罩板I的襯層的表面上栽有一個以上的連接樁、與罩板襯層上的連接樁逐一相對應固定連接。
[0011]本發明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能夠使墻體與罩板、罩板與發泡水泥之間連接穩固,墻體與罩板之間固定方便,罩板與罩板之間可以用過螺扣連接,澆注前可隨意調節連接樁的長度,增加或者減小發泡水泥層的厚度。較傳統的苯板保溫層,該墻體結構施工簡單,可用于新樓體的建造,也適用于舊樓改造,其整體性強、保溫效果好、阻燃性佳、安全環保,而且對墻體有加固效果,與墻體融為一體,密閉效果好、防潮、防滲漏,使用壽命能夠與建筑墻體相同,避免了多次維修,減少了維修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2]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罩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圖4、圖5為罩板連接方式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實施例1
本發明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是在建筑墻體6的外表間隙地拼接了罩板5,逐塊罩板5上的連接樁4均與建筑墻體6上埋釘8相固定連接,在罩板5與建筑墻體6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7。
[0014]實施例2
本發明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是在建筑墻體6的外表間隙地拼接了罩板5,逐塊罩板5上的連接樁4均與建筑墻體6上埋釘8相固定連接,在罩板5與建筑墻體6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7。其中罩板5是由面層I與襯層2復合一體構成,面層I和襯層2之間固化有筋網3,在襯層2的表面上對稱地栽有四連接樁4。連接樁4穿透襯層2、其根部與筋網3相固化成一體,如圖2所示。該罩板的邊沿為L形邊沿,相互拼接的相鄰罩板5銜接形成L形搭接口,如圖3所示。本方案使用于舊樓改造工程,其保溫效果好。
[0015]實施例3
本發明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是在建筑墻體6的外表間隙地拼接了罩板5,逐塊罩板5上的連接樁4均與建筑墻體6上埋釘8相固定連接,在罩板5與建筑墻體6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7。其中罩板5是由面層I與襯層2復合一體構成,面層I和襯層2之間固化有筋網3,在襯層2的表面上栽有6個連接樁4。連接樁4穿透襯層2、其根部與筋網3相固化成一體。該罩板的邊沿分別有凸形和凹形,逐個相鄰罩板拼接邊沿接口為凸凹插接口,如圖4所示。
[0016]實施例4
本發明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是在建筑墻體6的外表間隙地拼接了罩板5,逐塊罩板5上的連接樁4均與建筑墻體6上埋釘8相固定連接,在罩板5與建筑墻體6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7。其中罩板5是由面層I與襯層2復合一體構成,面層I和襯層2之間固化有筋網3,在襯層2的表面上栽有2連接樁4。連接樁4穿透襯層2、其根部與筋網3相固化成一體。該罩板的邊沿為平面形,逐個相鄰罩板拼接形成對接口,如圖5所
/Jn ο
[0017]實施例5
本發明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由罩板5和罩板I 51構成,罩板5和罩板I 51通過連接樁4相固定連接,在罩板5和罩板I 51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7,如圖6所示。本方案相對于實施例1-4來說,是將罩板51來代替舊樓改造的建筑墻體6,將其用于新樓建設,本墻體結構可替代建筑砌塊。
[0018]罩板5和罩板I 51均是由面層I與襯層2復合一體構成,在面層I和襯層2之間固化有筋網3,罩板I 51的襯層的表面上栽有2個或4個或6個的連接樁、與罩板5襯層上的連接樁逐一相對應固定連接。連接樁的數量因罩板大小而定。其連接樁4穿透襯層2、其根部與筋網3相固化成一體。
[0019]可將罩板5的邊沿為L形、或凸形或凹形或平面形,使相鄰的罩板形成搭接口、插接口和對接口。
[0020]本申請中所述的水泥發泡層,其組份見申請號為2013102272218、名稱為保溫夾芯建筑墻水泥發泡體及制備方法的公開文獻。
【權利要求】
1.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是在建筑墻體(6)的外表間隙地拼接了罩板(5),逐塊罩板(5)上的連接樁(4)均與建筑墻體(6)上埋釘(8)相固定連接,在罩板(5)與建筑墻體(6)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罩板(5)是由面層(I)與襯層(2)復合一體構成,在面層(I)和襯層(2)之間固化有筋網(3),在襯層(2)的表面上栽有一個以上的連接樁(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連接樁(4)穿透襯層(2)、其根部與筋網(3)相固化成一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罩板(5)的內側襯層(2 )上栽有至少兩個連接樁(4 )。
5.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罩板(5)的邊沿為L形、或凸形或凹形或平面形。
6.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是由罩板(5)和罩板I(51)構成,罩板(5)和罩板I (51)通過連接樁(4)相固定連接,在罩板(5)和罩板I (51)的間隙中充有水泥發泡層(7)。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罩板(5)和罩板I (51)均是由面層(I)與襯層(2)復合一體構成,在面層(I)和襯層(2)之間固化有筋網(3),罩板1(51)的襯層的表面上栽有一個以上的連接樁、與罩板(5)襯層上的連接樁逐一相對應固定連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連接樁(4)穿透襯層(2 )、其根部與筋網(3 )相固化成一體。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內側襯層(2)上栽有至少兩個連接樁(4)。
10.如權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建筑外墻水泥發泡保溫罩板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罩板(5)的邊沿為L形、或凸形或凹形或平面形。
【文檔編號】E04B2/00GK103953130SQ201410183727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4日
【發明者】杜彬 申請人: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