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一,在公模的和母模上開型腔;二,將合縫面做高于平面部分,合縫面做高于平面部分0.6~1mm;三,在合縫面上銑若干個排氣槽,排氣槽銑低于合縫面0.1~0.2mm,排氣槽用以連通瓶體腔內部和外界空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合縫面上設置排氣槽,避免了在瓶體腔內因下料形成有真空而導致跳料等現象,提高了玻璃瓶的生產質量;所述合縫面的設置減少了現有技術中合縫面的配合面積,減小了公差;將合縫面做高于平面部分,使得公模和母模上的平面部分不相接觸,是為排氣槽將氣體排出外界提供空隙;公模和母模之間通過多條三角筋連接,也是為了排氣槽排氣。
【專利說明】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玻璃瓶粗坯加工配件,特別涉及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初模是制造玻璃瓶的重要模具之一,如圖1-2所示,初模I由兩個配合在一起的公模11和母模12組成,在公模11的和母模12的平面部分10上分別開有上下貫通的型腔2,兩個型腔2相互配合使得在整個初模I內部形成有一個瓶體腔,公模11與母模12所緊密貼合的平面為合縫面3,具體地,在玻璃瓶的生產制造過程中,需要將熔制好的玻璃料4通過初模1、口模5、芯子6以及悶頭(未圖示)的配合使得玻璃瓶初步成型,但是,在現有技術中,當玻璃料進入到初模內時,由于玻璃料擠壓初模內的空氣使得在初模內部形成真空,造成玻璃料下料不好而導致玻璃瓶肩部薄,瓶身肉厚不均,瓶內粘絲等問題,甚至造成玻璃料I跳料或者偏料等現象,嚴重影響著玻璃瓶產品的質量,而且如果跳料比較嚴重的話玻璃料還會跳出初模外,可見有著重大的安全隱患。
[0003]為了解決上述由于玻璃料進料造成初模內部真空所導致的玻璃料反彈而嚴重影響玻璃瓶質量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可排氣的能避免玻璃料跳料且提高玻璃瓶質量的初模的制作方法。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可排氣的能避免玻璃料跳料且提高玻璃瓶質量的初模的制作方法。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0007]第一步,采用銑削工藝在公模的和母模的平面部分上均開有一個上下貫通的型腔,兩個型腔相互配合使得在整個初模內部形成有一個瓶體腔,所述公模與母模在相配合時所緊密貼合的面為合縫面;
[0008]第二步,將合縫面做高于平面部分,合縫面做高于平面部分0.6~1mm,合縫面與平面部分之間形成有分界線,在一個型腔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條分界線,分界線沿著型腔邊緣輪廓線設置,所述合縫面為分界線與型腔邊緣輪廓線之間所形成的面;
[0009]第三步,在合縫面上銑若干個排氣槽,排氣槽銑低于合縫面0.1~0.2mm,所述排氣槽用以連通瓶體腔內部和外界空氣,且排氣槽設置在合縫面的下半部分。
[0010]在現有技術中由于玻璃料擠壓初模內的空氣使得在初模內部形成真空,導致玻璃料下料不好而影響玻璃瓶的生產質量,現在在合縫面的下半部分設置有排氣槽,避免了在瓶體腔內形成真空而導致跳料等現象,提高了玻璃瓶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同時,合縫面是沿著型腔外部邊緣設置且凸出于平面部分的,該合縫面的設置減少了現有技術中的合縫面的配合面積,減小了公差,因為如果配合面積過大,合縫面一旦碰傷就會造成整個配合不好的現象,影響到玻璃瓶的質量;將合縫面做高于平面部分,使得公模和母模上的平面部分不相接觸,是為排氣槽將氣體排出外界提供空隙。而且如果排氣槽的深度過深,會導致玻璃料流向排氣槽處,嚴重影響著玻璃瓶的質量,如果排氣槽過淺,就達不到排氣的效果,仍然會導致玻璃料跳料等現象,沒有有效地解決因玻璃料進料造成初模內部真空所導致的玻璃料反彈的問題;本發明排氣槽采用的深度為0.1~0.2mm,一方面考慮到玻璃料是一種流速相當緩慢的流體,這種深度的排氣槽不會使得玻璃料流向排氣槽處,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排氣的效果。
[0011]作為優選,合縫面的寬度設置為8~12mm。
[0012]作為優選,公模和母模是通過多條三角筋與凹槽之間的配合而實現緊密貼合,三角筋和凹槽均設置在相對應的平面部分上。多條三角筋替代了現有技術中上下貫通的一整條凸出的筋條,如果采用現有技術中的筋條,便會堵住瓶體腔一邊的排氣槽,影響排氣效果;而采用多條三角筋,排氣槽可以通過三角筋之間的空隙而將瓶體腔內的空氣排出。
[0013]作為優選,三角筋包括2~3條,三角筋在縱向方向上處在一條直線上。
[0014]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發明為一種可排氣的能避免玻璃料跳料且提高玻璃瓶質量的初模的制作方法。本發明在合縫面的下半部分設置有排氣槽,避免了在型腔內形成真空而導致跳料等現象,提高了玻璃瓶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同時,合縫面是沿著型腔外部邊緣設置且凸出于平面部分的,該合縫面的設置減少了現有技術中的合縫面的配合面積,減小了公差,因為如果配合面積過大,合縫面一旦碰傷就會造成整個配合不好的現象,影響到玻璃瓶的質量;將合縫面做高于平面部分,公模和母模上的平面部分不相接觸,為排氣槽將氣體排出外界提供空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現有技術中初模、口模、芯子配合的內部結構圖;
[0017]圖2為現有技術中公模與母模配合的示意圖;
[0018]圖3為本發明公模的內部結構圖;
[0019]圖4為本發明母模的內部示意圖。
[0020]圖5為本發明中公模與母模配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22]實施例: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如圖3-5所示,具體步驟如下:
[0023]第一步,采用銑削工藝在公模11的和母模12的平面部分10上均開有一個上下貫通的型腔2,兩個型腔2相互配合使得在整個初模I內部形成有一個瓶體腔,所述公模11與母模12在相配合時所緊密貼合的面為合縫面3 ;
[0024]第二步,將合縫面3做高于平面部分10,合縫面3做高于平面部分10為0.8mm,合縫面3與平面部分10之間形成有分界線13,在一個型腔2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條分界線13,分界線13沿著型腔2邊緣輪廓線設置,所述合縫面3為分界線13與型腔邊緣輪廓線之間所形成的面;
[0025]第三步,在合縫面3上銑若干個排氣槽31,排氣槽31銑低于合縫面3為0.15mm,排氣槽3用以連通瓶體腔內部和外界空氣,且排氣槽31設置在合縫面3的下半部分。
[0026]具體地說,合縫面3的寬度設置為1mm ;公模11和母模12通過三角筋7以及與三角筋7相配合的凹槽8以實現緊密連接,三角筋7和凹槽8均設置在相對應的平面部分10上;三角筋7包括3條,3條三角筋7在縱向方向上處在一條直線上,所述的三角筋7不設置在排氣槽31上。
[0027]本發明在合縫面3的下半部分設置排氣槽31,避免了在瓶體腔內形成有真空而導致跳料等現象,提高了玻璃瓶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同時,合縫面3是沿著型腔2外部邊緣設置且凸出于平面部分10的,該合縫面3的設置減少了現有技術中的合縫面的配合面積,減小了公差,因為如果配合面積過大,合縫面一旦碰傷就會造成整個配合不好的現象,影響到玻璃瓶的質量;將合縫面3做高于平面部分,是為排氣槽31將氣體排出外界提供空隙14 ;多條三角筋7替代了現有技術中上下貫通的一整條凸出的筋條9 (如圖1所示),如果采用現有技術中的筋條9,便會堵住瓶體腔一邊的排氣槽31,影響排氣效果,而采用多條三角筋7,排氣槽31可以通過三角筋31之間的空隙而將瓶體腔內的空氣排出,也是為了排氣槽31提供排氣空間。
[0028]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初模的一種具體結構為:初模I由兩個配合在一起的公模11和母模12組成,在公模11的和母模12的平面部分10上均設有上下貫通的型腔2,兩個型腔2相互配合使得在整個初模I內部形成有一個瓶體腔,所述公模11與母模12在相配合時所緊密貼合的面為合縫面3,合縫面3凸出于平面部分10,合縫面3與平面部分10之間形成有分界線13 ;在一個型腔2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條分界線13,所述分界線13沿著型腔邊緣輪廓線設置,所述合縫面3為分界線13與型腔邊緣輪廓線之間所形成的面;在所述合縫面3上開有若干個連通瓶體腔內部和外界空氣的排氣槽31,所述排氣槽31位于合縫面3的下半部分。
[0029] 具體的說,所述合縫面3高于平面部分10為0.8mm ;排氣槽31的深度為0.15mm ;合縫面3的覽度為10mm。
[0030]公模11和母模12是通過3條三角筋7與凹槽8之間的配合而實現緊密貼合,三角筋7和凹槽8分別設置在相對應的平面部分10上;3條三角筋7在縱向方向上處在一條直線上,所述的三角筋7不設置在排氣槽31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采用銑削工藝在公模的和母模的平面部分上均開一個上下貫通的型腔,兩個型腔相互配合使得在整個初模內部形成有一個瓶體腔,所述公模與母模在相配合時所緊密貼合的面為合縫面; 第二步,將合縫面做高于平面部分,合縫面做高于平面部分0.6~1mm,合縫面與平面部分之間形成有分界線,在一個型腔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條分界線,分界線沿著型腔邊緣輪廓線設置,所述合縫面為分界線與型腔邊緣輪廓線之間所形成的面; 第三步,在合縫面上銑若干個排氣槽,排氣槽銑低于合縫面0.1~0.2mm,所述排氣槽用以連通瓶體腔內部和外界空氣,且排氣槽設置在合縫面的下半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合縫面的寬度設置為8~12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公模和母模是通過多條三角筋與凹槽之間的配合而實現緊密貼合,三角筋和凹槽均設置在相對應的平面部分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排氣初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三角筋包括2~3條,三角筋在縱向方向上處在一條直線上。
【文檔編號】C03B19/02GK104176914SQ201410374465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1日
【發明者】陳向明 申請人: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