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槽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布了開槽器,包括殼體以及電機,在殼體的中部開有底部開放的活動腔體,鋸片夾持頭置于活動腔體內,轉軸的另一端安裝有與錐齒輪A配合的錐齒輪B;在活動腔體的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裝有反射層和泡沫鋁,反射凸起的最高點到活動腔體外壁的距離L沿活動腔體開放端至通孔的方向遞增;鋸片夾持頭包括螺母、夾持塊和活動塊,且相鄰的兩個夾持塊之間留有間隙,活動塊能在環形凹槽自由活動。碎屑在該位置處的反射效率最高,使得在通孔附近產生的碎屑快速反彈至活動腔體的底部,最終由活動腔體的開放端排出,本發明不僅將切割產生的噪音影響降到最低,還使得切割產生的碎屑快速外排,提高了剔槽效率。
【專利說明】開槽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石油機械領域,具體是指開槽器。
【背景技術】
[0002]在石油倉庫內的電纜布線時通常采用暗線布局,即需要在墻體或是地面上剔出用于埋設線管的溝槽,現有的操作流程中多采用人工用錘子與釬子將溝槽剔出,對于溝槽寬度與長度較短的,人工操作較為便捷,但對于長度與寬度較大的溝槽,人工剔除則工作負荷增大,耗費大量的精力,并且剔槽效率低;除去人工剔槽,也有通過云石機對溝槽的兩側邊進行切割,然后再用錘子和釬子將兩條切割縫中間的混凝土剔出,不僅操作麻煩,而且操作人員的工作量大,需要持續對云石機施加較大的推力才能完成切割,在使用過程中,時常發生鋸片松動,電機空轉的現象。
[0003]在云石機的長時間使用下,因其切割時產生的噪音分貝較高,工作人員在使用后會出現耳鳴的現象,進而導致溝槽的切割剔除效率降低。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開槽器,減小溝槽切割時的噪音對工人的影響,提高剔槽效率。
[0005]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開槽器,包括殼體以及安裝在殼體內部的電機,在所述殼體的中部開有底部開放的活動腔體,電機的輸出端上固定設置有錐齒輪A,殼體內轉動設置有轉軸,轉軸的一端上安裝有鋸片夾持頭,且鋸片夾持頭置于活動腔體內,轉軸的另一端安裝有與錐齒輪A配合的錐齒輪B ;所述活動腔體上開有與外部連通的通孔,在活動腔體的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裝有反射層和泡沫鋁,所述反射層上設置有多個相連的環形的反射凸起,且反射凸起的最高點到活動腔體外壁的距離L沿活動腔體開放端至通孔的方向遞增;所述鋸片夾持頭包括螺母、多個滑動設置在轉軸上的夾持塊和活動塊,且相鄰的兩個夾持塊之間留有間隙,在相鄰的兩個夾持塊上相對設置有環形凹槽,活動塊能在環形凹槽自由活動,活動塊通過彈簧與環形凹槽底部連接,轉軸端部的外壁上開有螺紋,螺母與轉軸螺紋配合。本發明工作時,啟動電機,電機輸出端上的錐齒輪A帶動與之配合的錐齒輪B以及轉軸開始轉動,固定安裝在轉軸上的鋸片夾持頭用于安裝剔槽用的圓形鋸片,所述的圓形鋸片根據實際需求,可是單個鋸片單獨使用也可是多個鋸片配合使用,使用時,將鋸片安裝在鋸片夾持頭上,由活動腔體的開放端正對所需剔槽的墻面或是地面,且位于支撐桿上的多個滾輪與墻面或是地面接觸,將殼體底部與墻面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進一步減小殼體的磨損的同時降低人工的工作負荷;由于鋸片在切割時會高速轉動,與墻體或是地面之間發生持續的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在活動腔體封閉的底端開有與外界連通的通孔,根據墻體結構或是地面的不同,通孔可與水管或是吸塵器向連接,當鋸片溫度升高時或是活動腔體內粉塵量增多時,注入冷卻水或是抽出活動腔體內的粉塵積累量,不僅能保證本發明的正常使用,還能避免大量的粉塵污染操作環境,在鋸片對墻體進行切割時,不僅會產生較多的碎屑殘渣,鋸片與墻體的高速摩擦以及碎屑撞擊到活動腔體壁上時還會產生較大分貝的噪音,嚴重干擾工作人員的操作,本發明在活動腔體內壁安裝有兩個附加層,即泡沫鋁和反射層,泡沫鋁能將在活動腔體內產生的噪音吸收以避免對工作人員造成較大的影響,而反射層上安裝有多個相互連接的反射凸起,且反射凸起的最高點至活動腔體外壁的距離L的大小遞減,產生的粉塵由通孔排出,而產生的碎屑則在反射凸起上不斷反彈,在活動腔體內壁靠近通孔的部分的反射凸起的L值最大,即碎屑在該位置處的反射效率最高,使得在通孔附近產生的碎屑快速反彈至活動腔體的底部,最終由活動腔體的開放端排出,本發明不僅將切割產生的噪音影響降到最低,還使得切割產生的碎屑快速外排,減小溝槽切割時的噪音對工人的影響,提高剔槽效率;
當單個鋸片單獨使用時,取下螺母,將鋸片置于兩個夾持塊之間的間隙中,同時置于環形凹槽內的兩個活動塊與鋸片的兩側接觸,然后旋緊螺母直至鋸片的兩個側面與活動塊緊密接觸,在使用過程中,當墻體或是地面的硬度較大時,鋸片與之接觸并快速切割時會產生較大的振動,使得鋸片與轉軸之間容易發生相對位移,進而導致鋸片的切割力度降低,嚴重時轉軸會持續空轉,本發明通過夾持塊以及活動塊對鋸片進行的夾持固定,且當鋸片發生振動時,環形凹槽底部的彈簧通過彈性形變的回復,可有效將因振動產生的應力效果抵消,保證鋸片穩定轉動的同時,避免轉軸的空轉,提高開槽的效率。
[0006]所述滾輪組包括安裝在殼體兩端的支撐桿以及轉動設置在支撐桿上的多個滾輪,在多個滾輪中的任意一個的外圓周上設置有校正線,且兩個滾輪組中的校正線同處一條直線上。人工推動殼體沿所選切割的溝槽運動,殼體兩端的兩個校正線為浸透過染料的棉線,且纏繞在多個滾輪中一個的外圓周面上,兩個校正線同處一條直線上,當殼體切割直線溝槽時,根據兩個校正線所描畫出來的軌跡對比是否重合,若是不重合則操作人員及時調整殼體的位置,保證剔出的溝槽符合布線線管的需求,提高剔槽效率。
[0007]在所述殼體的一端安裝有后扶手,殼體的另一端上安裝有兩個平行設置的支撐板,兩個支撐板通過前扶手連接。使用時,操作人員分別握住活動把手和固定把手配合多個滾推動殼體的運動,其中活動把手安裝在兩個支撐板之間,當活動把手下壓時,鋸片在切割墻體時會產生較大的振動,通過兩個扶手的緩沖作用,使得操作人員手部受到的振動影響大大降低,進一步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工作負荷。
[0008]還包括安裝在殼體上的固定筒,轉軸轉動設置在固定筒內。由于墻體剔槽時進場遇到砂石混凝土澆筑的支撐框架結構,且硬度較大,切割時轉軸會受到巨大的徑向應力沖擊,導致轉軸的兩端發生相反方向的振幅,極易導致轉軸受損,同時該作用應力的沖擊效果影響到電機的轉動,嚴重時會導致電機受損,將轉軸轉動設置在固定筒內,使得轉軸中部的支撐面增大,進而減弱轉軸兩端的振幅強度,避免徑向的沖擊應力影響電機的正常工作。
[0009]所述活動腔體為截面為半圓形空腔。作為優選,本發明將活動腔體設置成半圓形的空腔,增大了碎屑在活動腔體內的反射效率,加快碎屑的排出,提高操作人員的剔槽效率。
[001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反射層上安裝有多個相互連接的反射凸起,且反射凸起的最高點至活動腔體外壁的距離L的大小遞減,產生的粉塵由通孔排出,而產生的碎屑則在反射凸起上不斷反彈,在活動腔體內壁靠近通孔的部分的反射凸起的L值最大,即碎屑在該位置處的反射效率最高,使得在通孔附近產生的碎屑快速反彈至活動腔體的底部,最終由活動腔體的開放端排出,本發明不僅將切割產生的噪音影響降到最低,還使得切割產生的碎屑快速外排,減小溝槽切割時的噪音對工人的影響;當鋸片發生振動時,環形凹槽底部的彈簧通過彈性形變的回復,可有效將因振動產生的應力效果抵消,保證鋸片穩定轉動的同時,避免轉軸的空轉,提聞開槽的效率;
2、本發明當活動把手下壓時,鋸片在切割墻體時會產生較大的振動,通過兩個扶手的緩沖作用,使得操作人員手部受到的振動影響大大降低,進一步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工作負荷;
3、本發明將活動腔體設置成半圓形的空腔,增大了碎屑在活動腔體內的反射效率,力口快碎屑的排出,提高操作人員的剔槽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正視圖;
圖3為鋸片夾持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鋸片夾持頭的截面圖;
圖5為實施例3的示意圖;
1-殼體、2-電機、3-固定筒、4-錐齒輪A、5-轉軸、6-錐齒輪B、7-鋸片夾持頭、8-通?L、9-活動腔體、10-滾輪、11-支撐桿、12-校正線、13-前扶手、14-后扶手、15-支撐板、16-夾持塊、17-間隙、18-彈簧、19-活動塊、20-環形凹槽、21-螺母、22-泡沫鋁、23-反射層、24_反射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13]實施例1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殼體I以及安裝在殼體I內部的電機2,在所述殼體I的中部開有底部開放的活動腔體9,電機2的輸出端上固定設置有錐齒輪A4,殼體I內轉動設置有轉軸5,轉軸5的一端上安裝有鋸片夾持頭7,且鋸片夾持頭7置于活動腔體9內,轉軸5的另一端安裝有與錐齒輪A4配合的錐齒輪B6 ;所述鋸片夾持頭7包括螺母21、多個滑動設置在轉軸5上的夾持塊16和活動塊19,且相鄰的兩個夾持塊16之間留有間隙17,在相鄰的兩個夾持塊16上相對設置有環形凹槽20,活動塊19能在環形凹槽20自由活動,活動塊19通過彈簧18與環形凹槽20底部連接,轉軸5端部的外壁上開有螺紋,螺母21與轉軸5螺紋配合。本發明工作時,啟動電機2,電機2輸出端上的錐齒輪A4帶動與之配合的錐齒輪B6以及轉軸5開始轉動,固定安裝在轉軸5上的鋸片夾持頭7用于安裝剔槽用的圓形鋸片,所述的圓形鋸片根據實際需求,可是單個鋸片單獨使用也可是多個鋸片配合使用;使用時,將鋸片安裝在鋸片夾持頭7上,由活動腔體9的開放端正對所需剔槽的墻面或是地面,且位于支撐桿11上的多個滾輪10與墻面或是地面接觸,將殼體I底部與墻面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進一步減小殼體I的磨損的同時降低人工的工作負荷;由于鋸片在切割時會高速轉動,與墻體或是地面之間發生持續的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在活動腔體9封閉的底端開有與外界連通的通孔8,根據墻體結構或是地面的不同,通孔8可與水管或是吸塵器向連接,當鋸片溫度升高時或是活動腔體9內粉塵量增多時,注入冷卻水或是抽出活動腔體9內的粉塵積累量,不僅能保證本發明的正常使用,還能避免大量的粉塵污染操作環境;
在鋸片對墻體進行切割時,不僅會產生較多的碎屑殘渣,鋸片與墻體的高速摩擦以及碎屑撞擊到活動腔體9壁上時還會產生較大分貝的噪音,嚴重干擾工作人員的操作,本發明在活動腔體9內壁安裝有兩個附加層,即泡沫鋁22和反射層23,泡沫鋁22能將在活動腔體9內產生的噪音吸收以避免對工作人員造成較大的影響,而反射層23上安裝有多個相互連接的反射凸起24,且反射凸起24的最高點至活動腔體9外壁的距離L的大小遞減,產生的粉塵由通孔8排出,而產生的碎屑則在反射凸起24上不斷反彈,在活動腔體9內壁靠近通孔8的部分的反射凸起24的L值最大,即碎屑在該位置處的反射效率最高,使得在通孔8附近產生的碎屑快速反彈至活動腔體9的底部,最終由活動腔體9的開放端排出,本發明不僅將切割產生的噪音影響降到最低,還使得切割產生的碎屑快速外排,減小溝槽切割時的噪音對工人的影響,提高剔槽效率;當單個鋸片單獨使用時,取下螺母21,將鋸片置于兩個夾持塊16之間的間隙17中,同時置于環形凹槽20內的兩個活動塊19與鋸片的兩側接觸,然后旋緊螺母21直至鋸片的兩個側面與活動塊19緊密接觸,在使用過程中,當墻體或是地面的硬度較大時,鋸片與之接觸并快速切割時會產生較大的振動,使得鋸片與轉軸5之間容易發生相對位移,進而導致鋸片的切割力度降低,嚴重時轉軸5會持續空轉,本發明通過夾持塊16以及活動塊19對鋸片進行的夾持固定,且當鋸片發生振動時,環形凹槽20底部的彈簧18通過彈性形變的回復,可有效將因振動產生的應力效果抵消,保證鋸片穩定轉動的同時,避免轉軸5的空轉,提高開槽的效率。
[0014]其中,人工推動殼體I沿所選切割的溝槽運動,殼體I兩端的兩個校正線12為浸透過染料的棉線,且纏繞在多個滾輪10中一個的外圓周面上,兩個校正線12同處一條直線上,當殼體I切割直線溝槽時,根據兩個校正線12所描畫出來的軌跡對比是否重合,若是不重合則操作人員及時調整殼體I的位置,保證剔出的溝槽符合布線線管的需求,提高剔槽效率。
[0015]實施例2
如圖1和圖2所不,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在所述殼體I的一端安裝有后扶手14,殼體I的另一端上安裝有兩個平行設置的支撐板15,兩個支撐板15通過前扶手13連接。使用時,操作人員分別握住活動把手和固定把手配合多個滾輪10推動殼體I的運動,其中活動把手安裝在兩個支撐板15之間,當活動把手下壓時,鋸片在切割墻體時會產生較大的振動,通過兩個扶手的緩沖作用,使得操作人員手部受到的振動影響大大降低,進一步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工作負荷。
[0016]還包括安裝在殼體I上的固定筒3,轉軸5轉動設置在固定筒3內。由于墻體剔槽時進場遇到砂石混凝土澆筑的支撐框架結構,且硬度較大,切割時轉軸5會受到巨大的徑向應力沖擊,導致轉軸5的兩端發生相反方向的振幅,極易導致轉軸5受損,同時該作用應力的沖擊效果影響到電機2的轉動,嚴重時會導致電機2受損,將轉軸5轉動設置在固定筒3內,使得轉軸5中部的支撐面增大,進而減弱轉軸5兩端的振幅強度,避免徑向的沖擊應力影響電機2的正常工作。
[0017]實施例3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作為優選,本發明將活動腔體9設置成半圓形的空腔,增大了碎屑在活動腔體9內的反射效率,加快碎屑的排出,提高操作人員的剔槽效率。
[0018]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開槽器,包括殼體(I)以及安裝在殼體(I)內部的電機(2),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I)兩端安裝有與轉軸(5)平行的滾輪組,在所述殼體(I)的中部開有底部開放的活動腔體(9),電機(2)的輸出端上固定設置有錐齒輪A (4),殼體(I)內轉動設置有轉軸(5),轉軸(5)的一端上安裝有鋸片夾持頭(7),且鋸片夾持頭(7)置于活動腔體(9)內,轉軸(5)的另一端安裝有與錐齒輪A (4)配合的錐齒輪B (6);所述活動腔體(9)上開有與外部連通的通孔(8),在活動腔體(9)的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裝有反射層(23)和泡沫鋁(22),所述反射層(23)上設置有多個相連的環形的反射凸起(24),且反射凸起(24)的最高點到活動腔體(9)外壁的距離L沿活動腔體(9)開放端至通孔(8)的方向遞增;所述鋸片夾持頭(7)包括螺母(21)、多個滑動設置在轉軸(5)上的夾持塊(16)和活動塊(19),且相鄰的兩個夾持塊(16)之間留有間隙(17),在相鄰的兩個夾持塊(16)上相對設置有環形凹槽(20),活動塊(19)能在環形凹槽(20)自由活動,活動塊(19)通過彈簧(18)與環形凹槽(20)底部連接,轉軸(5)端部的外壁上開有螺紋,螺母(21)與轉軸(5)螺紋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組包括安裝在殼體(I)兩端的支撐桿(11)以及轉動設置在支撐桿(11)上的多個滾輪(10),在多個滾輪(10)中的任意一個的外圓周上設置有校正線(12),且兩個滾輪組中的校正線(12)同處一條直線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槽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I)的一端安裝有后扶手(14),殼體(I)的另一端上安裝有兩個平行設置的支撐板(15),兩個支撐板(15)通過前扶手(13)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槽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在殼體(I)上的固定筒(3),轉軸(5)轉動設置在固定筒(3)內。
5.根據權利要求Γ4任意一項所述的開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腔體(9)為截面為半圓形空腔。
【文檔編號】E04F21/00GK104453182SQ201410589048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9日
【發明者】賀昶明 申請人: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