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省工省料建筑磚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省工省料建筑磚塊,包括磚體,磚體的上部具有卡槽,磚體左右兩端對稱的設置有與卡槽適配的卡栓。由于磚塊上部具有卡槽,磚塊兩端具有與卡槽相適配的卡栓,徹墻時上一層磚塊的卡栓置于下一層磚塊上部的卡槽內,可以讓磚塊之間實現搭接。當卡槽及卡栓為燕尾狀時,還可以達到卡扣鎖緊的效果,這樣徹出的墻體非常牢固;采用這種磚塊徹墻時,不需要多好的技術和經驗,就能徹好,并且只需少量的水泥砂漿就能使相鄰磚塊相互粘合連接,節省水泥砂漿。
【專利說明】一種省工省料建筑磚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特別是涉及一種能省工省料的建筑磚塊。
【背景技術】
[0002]磚塊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現有的磚塊有青磚、紅磚和空心磚,這些磚的外形都是長方體。采用這些磚塊徹墻時,為了增加提高墻體的穩定性,需要將磚塊之間相互錯開,達到相互咬合的效果,這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驗才能徹好。采用這種磚塊和方法徹墻,其缺點有:(I)因為是技術活,所以比較慢;(2)所需水泥砂漿比較多;(3)對徹墻人員的技術和經驗要求比較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傳統磚塊的不足,提供一種能節省工時、節省材料的磚塊,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省工省料建筑磚塊,包括磚體,磚體的上部具有卡槽,磚體左右兩端對稱的設置有與卡槽適配的卡栓。
[0005]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槽的中部寬、兩端窄;所述的卡栓的外端寬、內端窄。
[0006]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槽底部具有通孔。該通孔可以使磚塊的用料減少,徹墻后還可在墻體內形成通道,多個通道形成夾空層,提高墻體的隔熱效果。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槽和卡栓的數量為兩個。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栓為燕尾狀,卡槽為燕尾槽。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槽的長度等于或大于卡栓長度的兩倍。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I)由于磚塊上部具有卡槽,磚塊兩端具有與卡槽相適配的卡栓,徹墻時上一層磚塊的卡栓置于下一層磚塊上部的卡槽內,可以讓磚塊之間實現搭接。當卡槽及卡栓為燕尾狀時,還可以達到卡扣鎖緊的效果,這樣徹出的墻體非常牢固;
[0012](2)采用這種磚塊徹墻時,不需要多好的技術和經驗,就能徹好;
[0013](3)采用這種磚塊徹墻,速度快,能節省工時,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并能減輕勞動強度;
[0014](4)采用這種磚塊徹墻時,由于上下層磚塊能相互卡扣鎖緊,只需少量的水泥砂漿就能使相鄰磚塊相互粘合連接,節省水泥砂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磚塊的立體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磚塊的立體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中磚塊的立體圖;
[0019]圖4為采用本實用新型磚塊徹好的部分墻體的主視圖;
[0020]圖5為圖4中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所示,磚體I的上部具有一個長方形卡槽2,磚體I左右兩端具有與卡槽2相適配的長方形卡栓4,卡槽2的底部具有通孔3。
[0023]實施例2
[0024]如圖2所示,磚體I的上部具有一個卡槽2,卡槽2的中部大,兩端小,呈燕尾狀;磚體I左右兩端具有與卡槽2相適配的卡栓4,卡槽2的底部具有通孔3。采用該磚塊徹墻時,上一層磚塊左右兩端的卡栓4置于下一層磚塊的卡槽2內,具有卡扣鎖緊的作用,這樣的墻體非常牢固,如圖4和圖5所示。
[0025]實施例3
[0026]如圖3所示,磚體I的上部具有兩個卡槽2,每個卡槽2的中部大,兩端小;磚體I左右兩端具有與卡槽2相適配的卡栓3。
【權利要求】
1.一種省工省料建筑磚塊,包括磚體(1),其特征是,磚體(I)上部具有卡槽(2),磚體(I)左右兩端對稱的設置有與卡槽(2)適配的卡栓(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省工省料建筑磚塊,其特征是,所述的卡槽(2)的中部寬、兩端窄;所述的卡栓(4)的外端寬、內端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省工省料建筑磚塊,其特征是,所述的卡槽(2)底部具有通孔(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省工省料建筑磚塊,其特征是,所述的卡槽(2)和卡栓(4)的數量為兩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省工省料建筑磚塊,其特征是,所述的卡栓(4)為燕尾狀,卡槽(2)為燕尾槽。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省工省料建筑磚塊,其特征是,所述的卡槽(2)的長度等于或大于卡栓(4)長度的兩倍。
【文檔編號】E04C1/00GK204081207SQ201420161287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4日
【發明者】田際洋 申請人:田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