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包括位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混漿腔內的攪拌軸和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軸表面依次設有小螺旋葉片、大螺旋葉片和攪拌葉;所述攪拌葉包括上支架以及與上支架分別連接的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連接在攪拌軸上,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支架和攪拌軸形成一內部空腔;所述攪拌軸通過離合裝置與混漿腔外部的齒輪箱的輸出軸連接。本實用新型攪拌軸上槳葉的布置使得砂漿能夠水化充分,攪拌更均勻,砂漿的和易性得到了改善,并且出料快,出料速度提高了一倍;本實用新型與普通的雙軸連續混漿機相比,出料速度快了2/3,而且通過離合裝置可方便的停止攪拌。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屬于預拌砂漿施工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干混砂漿散裝移動筒倉作為干粉砂漿使用過程中集儲存和攪拌混合功能為一體的主要設備,在砂漿應用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干混砂漿散裝移動筒倉除了儲存過程要求不產生離析外,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加水后攪拌混合均勻、水化充分、并使濕砂漿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由于目前國內的干混砂漿散裝移動筒倉是參照國外砂漿罐的基本原理和結構制造,而國內目前施工方式仍沿襲人工粉刷工法操作,因此普遍存在水化不夠充分,濕砂漿和易性較差的缺陷;不像國外大多數使用砂漿都采用機械化噴涂施工,這中間還會有一個機械噴涂過程中的再攪拌的均化過程;由于現有的干混砂漿散裝移動筒侖配備的砂漿連續混漿機攪拌時間短,無法達到《抹灰砂漿技術規程》標準的要求,為此使用過程中不少施工單位對此提出異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推廣受阻,成了預拌砂漿推廣使用過程中的一個“瓶頸”。另一方面是目前國內較多多層和庫房建筑中,濕砂漿的吊運方式大多是采用從卸料罐卸出濕砂漿后直接用塔吊提吊至粉刷樓層供人工砌筑、粉刷使用,由于吊運的料斗裝料量一般都在二噸左右,所以卸一斗的料要等待半個多小時,給施工帶來不便和不適。所以開發一種既實用又理想的連續混漿機設備是當前預拌砂漿推廣和使用過程中迫切亟待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攻關課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攪拌軸上槳葉的布置使得砂漿能夠水化充分,攪拌更均勻,砂漿的和易性得到了改善,并且出料快,出料速度提高了一倍;本實用新型與普通的雙軸連續混漿機相比,出料速度快了 2/3,而且通過離合裝置可方便的停止攪拌。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包括位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混漿腔內的攪拌軸和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軸表面依次設有小螺旋葉片、大螺旋葉片和攪拌葉;所述攪拌葉包括上支架以及與上支架分別連接的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連接在攪拌軸上,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支架和攪拌軸形成一內部空腔;所述攪拌軸通過離合裝置與混漿腔外部的齒輪箱的輸出軸連接。
[0005]其中,攪拌葉將混漿腔內的水和料攪拌均勻,大螺旋葉片用于推料,小螺旋葉片的螺旋變小,并且用于防止攪籠后方積料。
[0006]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離合裝置包括分別位于攪拌軸和齒輪箱的輸出軸上、且相互配合的兩齒輪,還包括搖臂用于分開兩齒輪,控制所述兩齒輪的嚙合或者脫離。
[0007]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搖臂連接到齒輪箱外殼體上。
[0008]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左、右支架沿著出料的方向傾斜,與攪拌軸的夾角小于90度;這樣設置使得攪拌葉在攪拌的同時有利于推料。
[0009]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小螺旋葉片靠近出料口,所述小螺旋葉片、大螺旋葉片和攪拌葉在攪拌軸表面均勻間隔分布。
[0010]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左、右支架通過固定件焊接在攪拌軸上。
[0011]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固定件通過銷釘孔和銷釘固定在攪拌軸上,使攪拌軸與攪拌葉之間的連接變成可拆裝的連接,維修方便。
[0012]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混漿腔內的攪拌軸為一根或者相互平行的兩根。
[0013]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齒輪箱連接驅動電機。
[0014]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小螺旋葉片、大螺旋葉片和攪拌葉為耐磨葉片。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攪拌葉將混漿腔內的水和料攪拌均勻,大螺旋葉片用于推料,小螺旋葉片的螺旋變小,并且用于防止攪籠后方積料。與目前用于干混砂漿散裝移動筒倉中的單軸連續混漿機相比,本實用新型攪拌軸上槳葉的布置使得砂漿能夠水化充分,攪拌更均勻,砂漿的和易性得到了改善,并且出料快,出料速度提高了一倍;本實用新型與普通的雙軸連續混漿機相比,出料速度快了 2/3。另外,本實用新型加裝了離合裝置,可手動控制攪拌軸和齒輪箱的連接,從而控制攪拌的開關,裝置簡單方便,穩定性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攪拌軸及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標記的說明:1_攪拌軸、2-小螺旋葉片、3-大螺旋葉片、4-攪拌葉、5-上支架、6-左支架、7-右支架、8-空腔、9-固定件;10_電機,11-齒輪箱,12-進料口,13-混漿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有益效果,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以及附圖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21]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包括位于混漿腔13內的攪拌軸I和攪拌葉片4,所述攪拌軸I表面依次設有均勻分布的小螺旋葉片2、大螺旋葉片3和攪拌葉4 ;所述攪拌葉4包括上支架5以及與上支架5分別連接的左支架6、右支架7,所述左支架6和右支架7固定連接在攪拌軸I上,所述左支架6、右支架7、上支架5和攪拌軸I形成一內部空腔8 ;其中,攪拌葉4將混漿腔內的水和料攪拌均勻,大螺旋葉片3用于推料,小螺旋葉片2的螺旋變小,并且用于防止攪籠后方積料。所述攪拌軸I通過離合裝置連接與混漿腔13外部的齒輪箱11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離合裝置包括分別位于攪拌軸I和齒輪箱11的輸出軸上、且相互配合的兩齒輪,還包括搖臂用于分開上述兩齒輪,控制所述兩齒輪的嚙合或者脫離。
[0022]所述左、右支架6、7沿著出料的方向傾斜,與攪拌軸I的夾角為75度;這樣設置使得攪拌葉4在攪拌的同時有利于推料。
[0023]所述小螺旋葉片2靠近出料口。
[0024]所述左、右支架6、7通過固定件9焊接在攪拌軸I上。
[0025]所述所述齒輪箱11連接驅動電機10。
[0026]所述小螺旋葉片2、大螺旋葉片3和攪拌葉4為耐磨材質的葉片。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包括位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混漿腔內的攪拌軸和攪拌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表面依次設有小螺旋葉片、大螺旋葉片和攪拌葉;所述攪拌葉包括上支架以及與上支架分別連接的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連接在攪拌軸上,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支架和攪拌軸形成一內部空腔;所述攪拌軸通過離合裝置與混漿腔外部的齒輪箱的輸出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裝置包括分別位于攪拌軸和齒輪箱的輸出軸上、且相互配合的兩齒輪,還包括搖臂用于分開兩齒輪,控制所述兩齒輪的嚙合或者脫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搖臂連接到齒輪箱外殼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架沿著出料的方向傾斜,與攪拌軸的夾角小于90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螺旋葉片靠近出料口,小螺旋葉片、大螺旋葉片和攪拌葉在攪拌軸表面均勻間隔分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架通過固定件焊接在攪拌軸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通過銷釘孔和銷釘固定在攪拌軸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漿腔內的攪拌軸為一根或者相互平行的兩根。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箱連接驅動電機。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干混砂漿移動筒倉的攪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螺旋葉片、大螺旋葉片和攪拌葉為耐磨葉片。
【文檔編號】B28C5/12GK203994223SQ20142032611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9日
【發明者】李玉相 申請人:浙江龍翚鋼結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