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包壁飾件及軟包壁飾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軟包壁飾件及軟包壁飾結構,包括間隔設置于墻面上的若干個第一基板,若干個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覆蓋有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軟包壁飾單元,所述軟包壁飾單元之間夾設有軟包壁飾件,軟包壁飾件包括底座和設置于底座一端的兩側壁,兩側壁的一端形成用于夾持軟包材料的夾縫,夾縫相對應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防滑齒,兩側壁的另一端與底座之間形成有腔體,腔體與夾縫相貫通,底座的另一端外延與兩側壁形成用于軟包壁飾結構的固定位,軟包壁飾件的設置,便于軟包材料的夾持,使得軟包壁飾單元拼接處縫隙均勻且便于拆裝和維護,本實用新型便于夾持和固定,且軟包壁飾單元拼接處縫隙均勻,便于拆裝和維護。
【專利說明】軟包壁飾件及軟包壁飾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裝飾【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軟包壁飾件及軟包壁飾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下的軟包壁飾結構主要采用幾何形單體軟包磚拼裝于墻板上完成:先制作幾何形單體軟包磚:采用面料層把海綿層和纖維板包裹并用槍釘把面料邊固定于纖維板背面,要釘許多釘子,不然就包不緊,外形不整齊、美觀。完成制作;然后將制作完成的軟包磚安裝于墻面時,需先在墻面鋪底板,畫格位,再將每塊軟包磚拼接用槍釘側釘固定于底板對應的格位,這里也需要釘許多的釘子,不然會脫落且稍不注意側釘還會裸露在外,在制作過程中會逐個包蒙拉扯力度不勻,造成安裝整體拼接不緊湊,縫隙不均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便于夾持和固定的軟包壁飾件。
[0004]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便于拆卸和維護且軟包壁飾單元拼接緊湊的軟包壁飾結構。
[0005]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軟包壁飾件,包括底座和設置于所述底座一端的兩側壁,所述兩側壁的一端形成用于夾持軟包材料的夾縫,所述夾縫相對應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防滑齒,所述兩側壁的另一端與底座之間形成用于容納軟包材料的腔體,所述腔體與所述夾縫相貫通,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外延與所述兩側壁形成用于軟包壁飾結構的固定位。
[0007]其中,所述夾縫的兩側壁的端部分別向外延伸設置有用于兩側壁兩側的軟包材料定位的延伸臂。
[0008]其中,所述延伸臂呈弧狀,且延伸臂的端部設置有便于插入軟包材料的銳邊。
[0009]其中,所述兩側壁和所述底座為塑膠一體成型。
[0010]一種包含有上述軟包壁飾件的軟包壁飾結構,包括間隔設置于墻面上的若干個第一基板,若干個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覆蓋有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軟包壁飾單元,所述軟包壁飾單元之間夾設有所述軟包壁飾件。
[0011]其中,所述軟包壁飾單元包括設置于相鄰所述軟包壁飾件之間的填充件和覆蓋于所述填充件外表面的裝飾層,所述裝飾層的側邊分別夾設于相鄰的所述軟包壁飾件內。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包括間隔設置于墻面上的若干個第一基板,若干個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覆蓋有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軟包壁飾單元,所述軟包壁飾單元之間夾設有所述軟包壁飾件,所述軟包壁飾件包括底座和設置于所述底座一端的兩側壁,所述兩側壁的一端形成用于夾持軟包材料的夾縫,所述夾縫相對應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防滑齒,所述兩側壁的另一端與底座之間形成用于容納軟包材料的腔體,所述腔體與所述夾縫相貫通,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外延與所述兩側壁形成用于軟包壁飾結構的固定位。軟包壁飾件的設置,便于軟包材料的夾持,使得軟包壁飾單元拼接處縫隙均勻且便于拆裝和維護,本實用新型便于夾持和固定,且軟包壁飾單元拼接處縫隙均勻,便于拆裝和維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軟包壁飾件的橫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軟包壁飾結構的主視圖。
[0015]圖3是圖2中AA截面的剖視圖。
[0016]圖4是圖3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7]圖中:1.底座、2.兩側壁、3.夾縫、4.防滑齒、5.腔體、6.延伸臂、7.軟包壁飾件、
8.軟包壁飾單元、9.填充件、10.裝飾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1至附圖4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19]一種軟包壁飾件7,包括底座I和設置于所述底座I 一端的兩側壁2,所述兩側壁2的一端形成用于夾持軟包材料的夾縫3,所述夾縫3相對應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防滑齒4,所述兩側壁2的另一端與底座I之間形成用于容納軟包材料的腔體5,所述腔體5與所述夾縫3相貫通,所述底座I的另一端外延與所述兩側壁2形成用于軟包壁飾結構的固定位。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將兩側壁2兩側的軟包皮塞進夾縫3中,尾端容納于腔體5內,同時靠設置在夾縫內側壁上的防滑齒4將軟包皮鎖緊,此外,固定位的設置,便于將軟包壁飾件7進行固定,本實用新型便于夾持和固定。
[0020]所述夾縫3的兩側壁2的端部分別向外延伸設置有用于兩側壁2兩側的軟包材料定位的延伸臂6。
[0021]所述延伸臂6呈弧狀,且延伸臂6的端部設置有便于插入軟包材料的銳邊。此結構設計,可以通過延伸臂6將設置在兩側壁兩側的軟包材料卡緊,使其不宜脫落。
[0022]所述兩側壁2和所述底座I為塑膠一體成型。此結構設計,便于加工且結構穩定可靠。
[0023]一種包含有上述軟包壁飾件7的軟包壁飾結構,包括間隔設置于墻面13上的若干個第一基板12,若干個所述第一基板12的外表面覆蓋有第二基板11,所述第二基板11上設置有若干個軟包壁飾單元8,所述軟包壁飾單元8之間夾設有所述軟包壁飾件7。軟包壁飾件7的設置,使得軟包壁飾單元拼接處縫隙均勻且便于拆裝和維護,同時第一基板12的設置使得設置在第二基板11上的軟包壁飾單元不宜受潮,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基板12選用9厘米厚的夾板條緊固于墻體上,第二基板11采用滿封的12厘米夾板固定到第一基板12上,在安裝時,按照安裝要求將軟包壁飾件7通過螺釘固定到第二基板12上。
[0024]所述軟包壁飾單元8包括設置于相鄰所述軟包壁飾件7之間的填充件9和覆蓋于所述填充件9外表面的裝飾層10,所述裝飾層10的側邊分別夾設于相鄰的所述軟包壁飾件7內。作為優選實施方式,填充件9采用20厘米厚海綿層通過膠水黏貼到第二基板上,海綿的一側與軟包壁飾件7的一側壁靠近且延伸臂插設于海綿內,最后在海綿的表層覆蓋所需要的軟包皮,并將軟包皮的邊緣通過專用安裝刀具裝入軟包壁飾件7的夾縫中,為了保證軟包皮表面無褶皺,需將軟包皮鋪平繃緊。本實用新型使得軟包壁飾單元拼接緊湊且便于拆卸和維護。
[0025]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軟包壁飾件(7),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和設置于所述底座(I) 一端的兩側壁(2),所述兩側壁(2)的一端形成用于夾持軟包材料的夾縫(3),所述夾縫(3)相對應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防滑齒(4),所述兩側壁(2)的另一端與底座(I)之間形成用于容納軟包材料的腔體(5),所述腔體(5)與所述夾縫(3)相貫通,所述底座(I)的另一端外延與所述兩側壁(2)形成用于軟包壁飾結構的固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包壁飾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縫(3)的兩側壁(2)的端部分別向外延伸設置有用于兩側壁(2)兩側的軟包材料定位的延伸臂(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軟包壁飾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6)呈弧狀,且延伸臂(6)的端部設置有便于插入軟包材料的銳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包壁飾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側壁(2)和所述底座(I)為塑膠一體成型。
5.一種包含有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軟包壁飾件(7)的軟包壁飾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間隔設置于墻面(13)上的若干個第一基板(12),若干個所述第一基板(12)的外表面覆蓋有第二基板(11),所述第二基板(11)上設置有若干個軟包壁飾單元(8),所述軟包壁飾單元(8)之間夾設有所述軟包壁飾件(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軟包壁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軟包壁飾單元(8)包括設置于相鄰所述軟包壁飾件(7)之間的填充件(9)和覆蓋于所述填充件(9)外表面的裝飾層(10),所述裝飾層(10)的側邊分別夾設于相鄰的所述軟包壁飾件(7)內。
【文檔編號】E04F13/076GK203977775SQ201420340029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4日
【發明者】袁川龍, 胡會年, 王曙東, 孫才勇, 孫志兵, 張俊昌 申請人:深圳市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裝(池州)產業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