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包括雨水導流系統和雨水與污水分離系統以及污水排放系統,雨水導流系統具有雨水斗,雨水斗下端設有立式的落水管,落水管的末端安裝有翻板閥,翻板閥的一側裝有傳感器,傳感器與一個控制模塊相連接;雨水與污水分離系統具有主管道,主管道的一端設有排水管和第一排污管兩根支管,在排水管和第一排污管上分別裝有一號電磁閥和二號電磁閥,一號電磁閥和二號電磁閥與控制模塊構成驅動連接,主管道的側壁上裝有地漏,所述排水管與雨水系統相連接,第一排污管與污水排放系統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實現了設備泄露污水與雨水的自動分段排放,降低了污水處理的工作負荷,減少了能耗。
【專利說明】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石油化工醫藥等行業許多設備需安裝在室外,化工設備“跑冒滴漏”和設備意外事故引起的有毒有害物質泄露需要收集至污水處理系統進行集中處理。傳統處理方法是將室外設備集中安裝進行防酸防堿等滲透處理后,做成圍堰,滲漏的有毒有害物質流入地下預埋管道再流至地槽進行收集。而南方雨水天氣較多,若室外安裝設備較多,占地面積大,則有大量雨水進入地下管道收集系統,若不進行分類排放,則可靠造成污水處理系統超負荷,發生污水外排的事故。
[0003]針對污水與雨水排放系統,在現有的專利中,CN203347119U公開了一種虹吸雨水排放系統,該專利雖然用于解決建筑物屋面雨水排放不方便的問題,但是只能單一地解決污水排放或者雨水排放,并沒有涉及將污水與雨水分段進行處理,當下雨天來臨時,大量的雨水與污水混合在一起排放到污水處理系統,致使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負荷量加大,為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在污水排放的前端就能夠實現室外化工設備所泄露的有毒有害的污水與雨水的自動分離,對于降低生產投入成本,減輕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負荷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現有的室外化工設備泄露的排放沒有實現與雨水排放自動分離,致使大量的雨水與化工設備泄露的有害物質混合,從而加大了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負荷量的問題,為此提供一種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
[0005]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是: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其特征是:包括雨水導流系統和雨水與污水分離系統以及污水排放系統,雨水導流系統具有安裝在房頂上的雨水斗,雨水斗下端設有立式的落水管,落水管的末端安裝有翻板閥,翻板閥的一側裝有與閥門相對應的傳感器,傳感器與一個控制模塊相連接;所述雨水與污水分離系統具有一根水平布置的主管道,主管道的一端封閉,另一端分為排水管和第一排污管兩根支管,在排水管和第一排污管上分別裝有一號電磁閥和二號電磁閥,一號電磁閥和二號電磁閥與控制模塊構成驅動連接,所述主管道的側壁上裝有若干個豎直排布的地漏,地漏與地面上方的翻板閥相對應;所述排水管與雨水系統相連接,第一排污管與污水排放系統相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污水排放系統具有一個地下儲罐,地下儲罐與第一排污管相連通,地下儲罐旁邊的地面上設有一個排污泵,排污泵的進水口與出水口分別連接有第二排污管與第三排污管,其中第二排污管伸入到地下儲罐內部,第三排污管與污水處理系統相連接,在第三排污管上安裝有一個止回閥。
[0007]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地下儲罐內部的污水上漂浮有一個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與排污泵相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主管道與排水管以及第一排污管均埋在地下,所述地漏的上端具有喇叭狀結構,地漏的喇叭口端與地面平齊。
[0009]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翻板閥的閥門上裝有限位彈簧。
[0010]本實用新型不僅工藝流程簡單,設計巧妙,確保了室外設備的泄露收集,而且保證了下雨天的雨水與設備泄露的污水的分段排放,減輕了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壓力,防止了工作設備的超負荷運轉,同時節省了電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 一雨水斗,2—落水管,3—翻板閥,4一傳感器,5—主管道,6—排水管,7—第一排污管,8—一號電磁閥,9—二號電磁閥,10—地漏,11—地下儲--!,12—排污栗,13—第二排污管,14 一第三排污管,15—止回閥,16—液位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雨水導流系統和雨水與污水分離系統以及污水排放系統,雨水導流系統具有安裝在房頂上的雨水斗1,雨水斗I下端設有立式的落水管2,落水管2的末端安裝有翻板閥3,翻板閥3的一側裝有與閥門相對應的傳感器4,傳感器4與一個控制模塊相連接;所述雨水與污水分離系統具有一根水平布置的主管道5,主管道5的一端封閉,另一端分為排水管6和第一排污管7兩根支管,在排水管6和第一排污管7上分別裝有一號電磁閥8和二號電磁閥9, 一號電磁閥8和二號電磁閥9與控制模塊構成驅動連接,所述主管道5的側壁上裝有若干個豎直排布的地漏10,地漏10與地面上方的翻板閥3相對應;所述排水管6與雨水系統相連接,第一排污管7與污水排放系統相連接。
[0014]本實施例中所述污水排放系統具有一個地下儲罐11,地下儲罐11與第一排污管7相連通,地下儲罐11旁邊的地面上設有一個排污泵12,排污泵12的進水口與出水口分別連接有第二排污管13與第三排污管14,其中第二排污管14伸入到地下儲罐11內部,第三排污管13與污水處理系統相連接,在第三排污管13上安裝有一個止回閥15。
[0015]本實施例中所述地下儲罐11內部的污水上漂浮有一個液位控制器16,液位控制器16與排污泵12相連接,所述液位控制器16用于檢測地下儲罐11內部污水的液位,若當前污水的液位超過污水排放系統的目標液位值時,液位控制器16控制排污泵12開始排放污水,若當前污水的液位低于目標液位值時,液位控制器16控制排污泵12自動停止工作,從而達到污水智能排放的目的。
[0016]本實施例中所述主管道5與排水管6以及第一排污管7均埋在地下,所述地漏10的上端具有喇叭狀結構,地漏10的喇叭口端與地面平齊。
[0017]本實施例中所述翻板閥3的閥門上裝有限位彈簧,翻板閥3的閥門在雨水重力的作用下打開,并維持一定的開度,閥門開度的大小隨雨量的大小而變化。
[0018]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方式如下:在沒有下雨的情況下,翻板閥3處于閉合狀態,控制模塊根據傳感器4采集到的當前翻板閥3的閥門的狀態信號,控制第一排污管7上的二號電磁閥9開啟,排水管6上的一號電磁閥8關閉,當發生室外設備泄漏時,有毒有害污水通過地漏10進入主管道5后,直接通過第一排污管7排放到污水排放系統;當下雨時,屋頂上的雨水通過雨水導流系統排出,此時控制模塊根據傳感器4采集到的當前翻板閥3的閥門的狀態信號,控制一號電磁閥8開啟,二號電磁閥9關閉,雨水通過地漏10進入主管道5后,直接通過排水管6排放到雨水系統;同時,控制模塊還可以根據翻板閥3的閥門開度的大小(間接反映雨量的大小),可控制一號電磁閥8和二號電磁閥9延時開關的時間,真正實現雨水和污水的自動分段排放;再次,當在下雨天發生室外設備泄漏時(發生的幾率很小),此時關閉控制系統的電源,從而控制一號電磁閥8和二號電磁閥9關閉,手動控制雨水和室外泄露所組成的污水通過其它污水排放通道,排放至污水處理系統。
【權利要求】
1.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其特征是:包括雨水導流系統和雨水與污水分離系統以及污水排放系統,雨水導流系統具有安裝在房頂上的雨水斗,雨水斗下端設有立式的落水管,落水管的末端安裝有翻板閥,翻板閥的一側裝有與閥門相對應的傳感器,傳感器與一個控制模塊相連接;所述雨水與污水分離系統具有一根水平布置的主管道,主管道的一端封閉,另一端分為排水管和第一排污管兩根支管,在排水管和第一排污管上分別裝有一號電磁閥和二號電磁閥,一號電磁閥和二號電磁閥與控制模塊構成驅動連接,所述主管道的側壁上裝有若干個豎直排布的地漏,地漏與地面上方的翻板閥相對應;所述排水管與雨水系統相連接,第一排污管與污水排放系統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污水排放系統具有一個地下儲罐,地下儲罐與第一排污管相連通,地下儲罐旁邊的地面上設有一個排污泵,排污泵的進水口與出水口分別連接有第二排污管與第三排污管,其中第二排污管伸入到地下儲罐內部,第三排污管與污水處理系統相連接,在第三排污管上安裝有一個止回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地下儲罐內部的污水上漂浮有一個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與排污泵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主管道與排水管以及第一排污管均埋在地下,所述地漏的上端具有喇叭狀結構,地漏的喇叭口端與地面平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化工設備泄露收集與雨水自動分段排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翻板閥的閥門上裝有限位彈簧。
【文檔編號】E04D13/04GK204001141SQ201420409629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4日
【發明者】程效民, 劉文清 申請人:湖北博凱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