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包括:底面和設置在所述底面上的至少三個側面,所述至少三個側面中的每兩個側面相互連接,使得所述底面與所述至少三個側面形成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容器,所述底面的上表面設置有用于連接電桿拉線的拉線棒的閉合環。將石頭等有重量的物品扔入該電桿拉線固定裝置中,這樣使得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重量增加,從而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就固定在水底中,閉合環可以用于連接電桿拉線的拉線棒,進而可以實現固定電桿拉線,大大降低了在水中固定電桿拉線所需的費用。
【專利說明】電桿拉線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電桿拉線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電力架空線路輸送的電力可以保證煤礦區的安全生產。電桿是電力架空線路中必不可少的設備,而且每根電桿上會設置不同方向的電桿拉線(一般單電桿采用四方拉線),電桿拉線有固定和調節電桿歪斜的作用。煤礦電力架空輸送線路設計和架設過程中,很難避免不經過采煤塌陷區,架設線路時采煤塌陷區可能有水,由于采煤地表下沉,電桿和拉線都會處于水塘中。現有技術中通過在水中澆注水泥墩,使得該電桿拉線埋在該水泥墩中,從而可以保證電桿拉線的固定。但是,在水中采用水泥墩來固定電桿拉線所需費用太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用于在水中固定電桿拉線并且降低固定電桿拉線所需的費用。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包括:底面和設置在所述底面上的至少三個側面,所述至少三個側面中的每兩個側面相互連接,使得所述底面與所述至少三個側面形成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容器,所述底面的上表面設置有用于連接電桿拉線的拉線棒的閉合環。
[0005]如上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所述至少三個側面與所述底面垂直設置。
[0006]如上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所述至少三個側面為四個側面;其中,所述四個側面包括兩個相向設置的第一側面和兩個相向設置的第二側面,使得所述底面和所述四個側面形成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長方體。
[0007]如上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所述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勾環。
[0008]如上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所述第一側面的頂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勾環。
[0009]如上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所述每個側面通過焊接方式固定設置在所述底面上;或者,所述每個側面和所述底面上設置有螺栓孔,所述每個側面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底面上。
[0010]如上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所述相互連接的兩個側面之間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或者,每個所述側面上設置有螺栓孔,所述相互連接的兩個側面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0011]如上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所述每個側面的邊框由角鋼焊接而成,所述每個側面的中間部分由圓鋼焊接而成;和/或,所述底面的邊框由角鋼焊接而成,所述底面的中間部分由圓鋼焊接而成。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包括:底面和設置在所述底面上的至少三個側面,所述至少三個側面中的每兩個側面相互連接,使得所述底面與所述至少三個側面形成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容器,將石頭等有重量的物品扔入該電桿拉線固定裝置中,這樣使得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重量增加,從而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就固定在水底中,該底面的上表面設置有用于連接電桿拉線的拉線棒的閉合環,進而可以實現固定電桿拉線,大大降低了在水中固定電桿拉線所需的費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截面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截面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圖3中第一側面的截面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圖3中第二側面的截面示意圖;
[0018]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圖3中底面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截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如圖1和圖2所示,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包括底面11和設置在底面11上的至少三個側面12,該至少三個側面12可以與底面11垂直設置,或者,該至少三個側面12與底面11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或者,該至少三個側面與底面11之間的夾角為鈍角,其中,圖1中僅示出了至少三個側面12與底面11垂直設置的情況。該至少三個側面12中的每兩個側面12相互連接,從而使得底面11與該至少三個側面12可以形成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容器,其中,圖1中僅示出了四個側面12 ;底面11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用于連接電桿拉線20的拉線棒21的閉合環13,該閉合環13可以垂直于該底面11,或者,該閉合環13可以與該底面11之間成一定的角度,該角度例如為45度?60度;其中,該閉合環13可以直接與電桿拉線20的拉線棒21連接,或者,閉合環13可以通過卸扣或U型掛環與電桿拉線20的拉線棒21連接,卸扣和U型掛環與現有技術類似,此處不再贅述;拉線棒21可以與電桿拉線20的U型環22連接,電桿拉線20的U型環22與電桿拉線20連接,因此,在本實施例提供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沉入水底后,由于底面11與該至少三個側面12形成了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容器,可以將石頭等有重量的物品扔入該電桿拉線固定裝置中,這樣使得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重量增加,從而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就固定在水底中,由于電桿拉線固定裝置中的閉合環13用于與電桿拉線20的拉線棒21連接,進而可以實現固定電桿拉線,大大降低了在水中固定電桿拉線所需的費用。
[0020]可選地,每個側面12通過焊接方式固定設置在底面11上;或者,每個側面12和底面11上設置有螺栓孔,每個側面12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底面11上。
[0021]可選地,相互連接的兩個側面12之間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或者,每個側面12上設置有螺栓孔,相互連接的兩個側面12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0022]可選地,每個側面12的邊框由角鋼焊接而成,每個側面12的中間部分由圓鋼焊接而成;和/或,底面11的邊框由角鋼焊接而成,底面11的中間部分由圓鋼焊接而成。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截面示意圖,如圖3所示,當至少三個側面為四個側面時,該四個側面包括兩個第一側面121和兩個第二側面122,本實施例中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包括底面11和垂直設置在該底面11上的兩個第一側面121和兩個第二側面122,其中,兩個第一側面121相向設置,兩個第二側面122相向設置,每個第一側面121分別與這兩個第二側面122相互連接,每個第二側面122分別與這兩個第一側面121相互連接,從而使得底面11和兩個第一側面121以及兩個第二側面122形成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長方體,可選地,當第一側面121、第二側面122以及底面11的大小相同時,可以形成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正方體。底面11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一閉合環13,該閉合環13可以垂直于該底面11,或者,該閉合環13可以與該底面11之間成一定的角度,該角度例如為45度?60度,該閉合環13用于與電桿拉線的拉線棒連接,其中,該閉合環13可以直接與電桿拉線的拉線棒連接,或者,閉合環13可以通過卸扣或U型掛環與電桿拉線的拉線棒連接;因此,在本實施例提供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沉入水底后,由于底面11與該兩個第一側面121和該兩個第二側面122形成了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長方體,可以將石頭等有重量的物品扔入該電桿拉線固定裝置中,這樣使得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的重量增加,從而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就固定在水底中,由于電桿拉線固定裝置中的閉合環13與電桿拉線的拉線棒連接,進而可以實現固定電桿拉線,大大降低了在水中固定電桿拉線所需的費用。
[0024]可選地,本實施例中每個第一側面121上還設置有勾環14,用于調整所述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水平,每個第一側面121上設置的勾環14的個數為至少一個,該勾環14用于勾住繩子,使得工作人員通過繩子緩慢地將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沉入水底。優選地,該第一側面121的頂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該勾環14,即每個第一側面121上設置兩個勾環14,這樣可以使得工作人員通過繩子可以平穩地將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沉入水底,即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在沉入水底的過程中保持平衡。
[0025]可選地,每個第一側面121可以通過焊接方式固定設置在底面11上,每個第二側面122可以通過焊接方式固定設置在底面11上;或者,底面11上設置有螺栓孔,每個第一側面121上設置有螺栓孔,每個第一側面121可以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底面11上,每個第二側面122上也設置有螺栓孔,每個第二側面122也可以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底面11上。
[0026]可選地,每個第一側面121與每個第二側面122之間可以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或者,每個第一側面121上設置有螺栓孔,每個第二側面122上也設置有螺栓孔,每個第一側面121與每個第二側面122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0027]可選地,在圖3所示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還提供一種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側面121如圖4所示,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側面121上的勾環在圖4中未示出,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側面122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底面11如圖6所示,第一側面121的邊框通過角鋼1211焊接而成;第二側面122的邊框通過角鋼1221焊接而成,第二側面122的中間部分通過圓鋼1222焊接而成,第一側面121的中間部分通過圓鋼1212焊接而成;底面11的邊框通過角鋼111焊接而成,底面11的中間部分通過圓鋼112焊接而成;這樣使得形成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為網狀結構,在電桿拉線固定裝置沉入水中時可以透過水水平地沉入水底,并且可以浸入水底的淤泥中,還可以降低成本。可選地,第一側面121中與第二側面122相連接的兩個邊框上還設置有螺栓孔1213,例如每個邊框上設置有5個螺栓孔1213,第二側面122中與第一側面121相連接的兩個邊框上還設置有螺栓孔1223,例如每個邊框上設置有5個螺栓孔1223 ;這樣每個第一側面121與每個第二側面122可以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可選地,第一側面121中與底面11相連接的一個邊框上還設置有螺栓孔1213,例如有5個螺栓孔,第二側面122中與底面11相連接的一個邊框上還設置有螺栓孔1223,例如有5個螺栓孔,底面11的每個邊框上還設置有螺栓孔113,例如每個邊框上設置有5個螺栓孔113,這樣每個第一側面121與底面11可以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每個第二側面122與底面11可以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其中,本實施例提供的閉合環13與底面11之間成一定的角度,例如45度?60度。
[0028]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側面121也可以采用如圖5所示的結構,第二側面122也可以采用如圖4所示的結構。
[002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面和設置在所述底面上的至少三個側面,所述至少三個側面中的每兩個側面相互連接,使得所述底面與所述至少三個側面形成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容器,所述底面的上表面設置有用于連接電桿拉線的拉線棒的閉合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個側面與所述底面垂直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個側面為四個側面;其中,所述四個側面包括兩個相向設置的第一側面和兩個相向設置的第二側面,使得所述底面和所述四個側面形成一個用于盛放重物的敞開式長方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面上設置有勾環。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面的頂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勾環。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側面通過焊接方式固定設置在所述底面上;或者,所述每個側面和所述底面上設置有螺栓孔,所述每個側面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底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連接的兩個側面之間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或者,所述每個側面上設置有螺栓孔,所述相互連接的兩個側面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桿拉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側面的邊框由角鋼焊接而成,所述每個側面的中間部分由圓鋼焊接而成;和/或,所述底面的邊框由角鋼焊接而成,所述底面的中間部分由圓鋼焊接而成。
【文檔編號】E04H12/20GK204139697SQ201420454429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2日
【發明者】田剛, 呂春虎, 操禮發, 楊友來, 曹彬 申請人: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