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活動水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裝配式活動水池,包括防水布和支撐架,其中支撐架包括4根立柱,八根橫撐,四根豎撐,四根支撐桿以及內擋板構成;在立柱相對應的兩邊上分別設有擋板槽,兩條擋板槽呈九十度;立柱通過橫撐,豎撐,支撐桿和擋板而固定,防水布沿支撐架內表面向上鋪設。本實用新型專利裝配式活動水池,其中支撐板大小相同,厚度相同,由金屬板或塑料板或木板制成。本實用新型專利裝配式活動水池,其中擋板由工字鋼板或塑料板制成。本實用新型專利裝配式活動水池,其中橫撐由角鋼制成。本實用新型專利裝配式活動水池,其中在防水布底部設有排水口。
【專利說明】裝配式活動水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蓄水設施,特別涉及一種裝配式活動水池。
【背景技術】
[0002]水池發展至今,其結構形式主要有開挖筑壩的天然水池,以及現澆鋼筋混凝土水池等。開挖筑壩的天然水池,其結構簡單,施工方便,造價低廉,例如比較常用的普通的農用水池或池塘。這種水池不隔水,必須建于地下水系發達且無污染的地方,實際上是直接取用地下水,對于地下水資源匱乏的區域不適用。當今工業、民用蓄水池幾乎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即水池壁、底均由鋼筋、混凝土構成。這種水池耐久性好,設計施工均較為簡單。但是,鋼筋混凝土水池造價高昂,建設周期長,維護困難。
[0003]上述兩種水池顯而易見不能移動,建造緩慢,在有臨時用水需求時不可能出現;譬如搶險救災,抗旱供水時不能迅速修建。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活動水池,它克服了現有天然水池和鋼筋混凝土水池的缺點,解決了天然水池和鋼筋混凝土水池建設工期長,不能移動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結構,適用于臨時用水需要的水池,尤其適用于搶險救災的大型工業與民用水池。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一種裝配式活動水池,包括防水布和支撐架,其中支撐架包括4根立柱,八根橫撐,四根豎撐,四根支撐桿以及內擋板構成;立柱由角鋼制成,相對應的兩邊上分別設有擋板槽,兩條擋板槽呈九十度,立柱通過橫撐,豎撐,支撐桿和擋板而固定;橫撐,豎撐由角鋼制成,末端有固定孔與立柱連接;防水布沿支撐架內表面向上鋪設,防水布展開為一立體的盒狀結構,防水布底部設有排水口。
[0005]【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裝配式活動水池支撐架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俯視示意圖(圖中突出支撐架連接外形,內置防水布);圖3為圖1中的立柱結構主視示意圖;圖4為裝配式活動水池結構剖面示意圖;附圖標號:I支撐桿,2橫撐,3固定孔,4豎撐,5立柱,6上端固定孔,7立柱,8擋板槽,9立柱,10防水布,11排水口。
[0007]【具體實施方式】由圖1?圖4可見,本發明專利裝配式活動水池包括支撐架和防水布,其中支撐架包括4根立柱;八根橫撐,四根豎撐,四根支撐桿通過固定孔連接,形成一個支撐架系統;在立柱相對應的兩邊上分別設有九十度垂直、相互配裝、并與其連為一體的擋板槽,擋板板2大小相同,厚度相同,由工字鋼板制成。安裝時,擋板可以由上至下插入擋板槽;防水布為預成型的盒狀結構,防水布貼在地面上并沿支撐架內表面向上鋪設,其中在防水布表面上設有排水口,特別用于調試、檢修時,非正常排水。拆卸時,由上至下拔出擋板,整個支撐架便可整齊地折疊起來存放。
【權利要求】
1.一種裝配式活動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布和支撐架,其中支撐架包括4根立柱,八根橫撐,四根豎撐,四根支撐桿以及內擋板構成;在立柱相對應的兩邊上分別設有擋板槽;立柱通過橫撐,豎撐,支撐桿和擋板而固定,防水布沿支撐架內表面向上鋪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活動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由角鋼制成,并在內側面各有兩條呈九十度的擋板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活動水池,其特征在于,擋板由工字鋼板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活動水池,其特征在于,支撐桿由四根鋼管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活動水池,其特征在于,豎撐由四根角鋼制成,并在中間位置有支撐桿固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活動水池,其特征在于,橫撐由八根角鋼制成,并在兩端位置有固定孔。
【文檔編號】E04H7/02GK204252608SQ201420692806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9日
【發明者】孫向衛, 蔣山泉 申請人:重慶文理學院